闯荡北美

在美国,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谋发展,我虽一直想写些什么记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还真不曾想过要写成一本书。但经过9。11事件......
正文

性格:观赏性之源——边看边聊《风雨乾坤》之三

(2005-07-20 16:51:41) 下一个
性格:观赏性之源 ——边看边聊《风雨乾坤》之三 艺术性和商业性交叉于一点:观赏性。好戏,特别是要让观众陪上十几二十几个晚上的电视连续剧,若无观赏性,观众只需在遥控器上轻轻一摁,就“去逑”了!好戏,必须高潮迭起,悬念丛生,让观众激动而又每每把胃口吊住。 这种观赏性的临界点在哪里呢?回答是在冲突即将爆发、矛盾即将解决的刹那出现了,却又“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冲突未能爆发,矛盾未能解决,情节在这一“延宕”中又继续向前发展,给观众带来更加焦灼的期待。 大家都看过曹禺的《雷雨》,那是一出让观众的心脏常要从喉咙里跳出的好剧。临界点就在周萍和四凤的兄妹血缘关系。只要这对情人发现自己是亲生兄妹,冲突就要爆发,悲剧的结果就会形成。曹禺却总能峰回路转,让结果延宕。这里有一句最著名的台词。当周萍和鲁大海发生冲突,周萍动手打了鲁大海的时候,一旁的鲁妈激动万分,因为她心中明白冲突双方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冲动地喊出了“你是萍……”把大少爷称为“萍”,这将是母子相认,显然悲剧结果即将出现。此时,剧作家举重若轻,把“萍”改成“凭”,让情节延宕了。“你是萍……萍……凭什么打人!” 但这种“延宕”并不是随意构成的,要有根据。这就是人物的性格。鲁妈避免说出自己和周萍的母子关系是出于她对子女的爱,是一个母亲的伟大,她宁愿把一切苦果深埋心中,独自去咀嚼残酷的人生痛苦,决心保护自己的子女。“萍”变“凭”,符合性格逻辑。 在这一点上,《风雨乾坤》有成有败。 当林虹带着姐姐林岚过去写给丈夫司马民望的一沓情书回到家中的时候,心中还怀着在锦江上当受骗的一肚子窝囊气,而丈夫又偏偏指责她到锦江去惹了祸。此时,很可能出现醋意大发,夫妻情感破裂的冲突,更何况女儿还在火上加油。但,多云转晴,观众获得一种感情升华的愉悦。这一冲突的延宕和转化,源自林虹的善良和宽厚,源自她对姐姐和丈夫的理解和深爱。这是“成”。 而林岚和儿子的那场戏却是“败”。 林岚把儿子带到母亲坟前,是想告诉他自己和丈夫胡国民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求得儿子对她准备离婚的理解。但临场时,她吞吞吐吐,儿子没听明白就气急跑走了。她和儿子的矛盾未能解决,情节延宕了。但这不符合林岚的思想逻辑。第一,她对胡国民已是深恶痛绝,胡国民对她的欺凌也已无以复加。第二,她带儿子来坟地,也说明已做充分准备。这吞吞吐吐是没有来由的“卖关子”,不符合人物此时的性格逻辑、心理逻辑。 所以,高尔基说情节是什么?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史。 □沈敏特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