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悉尼印像〔二〕

(2008-01-07 19:37:02) 下一个

悉尼印像〔二〕

霍华德与陆克文

南太井蛙

 

        在悉尼恰好踫上澳洲大选,自由党联盟的霍华德与工党的陸克文两虎相争,除了在传媒上密集做竞选广告,两雄奔走各大选区拜票,鮮见亍头旗海与文宣口号。两党的竞选政綱并无天渊之别,霍华德老成持重,坐拥执政多年打下强劲的一万一千亿经济政绩,力攻对手缺乏治国经验与人材团队;陸克文年过知命,突现环保、资讯科技新思维,抓住霍华德遏制工会的《工作关系法》,扬言废掉恶法。这两党候选人推选的货色大同小异,但在形像上,年轻的陸克文更显温尔文雅,较得人缘。

         许多澳洲人并不十分愿意过早表明自己的投票意向,所以选前各项民意调查显示,两者之间只有些微差距,媒体上甚至捕捉到两位候选人先后拥抱同一个小孩的镜头,这孩子的父亲以一样的笑容与霍陸二人打哈哈,左右逢迎,并无表态投谁一票,圆滑极了。而事实上很多人早巳选择了陆克文的工党。

        霍华德在选前巳露败象,一日清晨,他往选区拜票,除了与民众握手,也遭到一名普通市民拒绝握他伸出的总理之手,这位市民还严肃地面斥他:「走着瞧,我们会让你下台的!」遭「嗆」的霍华德只得高呼一声:「再见!」转身离去。我的小外孙也特别不喜欢电视上的霍华德,只要他一露面,小外孙拔腿就跑,女儿上班时告知同事,众人笑言:「他输定了!」

       投票日这天是星期六,许多选民衣冠楚楚前往投票站,由于实行强制投票法,加上澳洲民众具备一定的民主素质,投票率高的同时,也没有任何发生暴力干选的恶性事件。只有自由党联盟一名狂热支持者,自制穆斯林社区拥护工党的假文宣,企图嫁禍於陸克林,但次日便被揭穿遭到检控,。

        学过中文的陸克文当选,饱享胜利者的欢悦,那边厢对手霍华德斯人憔悴,大方得体地俯首认输。澳洲左倾的中文报纸以「全澳山河一片红」大标题庆贺之!有位老记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大筆直书:「澳洲人今早醒来才发觉,巳经变了天!」许多华人对有个香港人女婿的陸克文寄予厚望,冀求实施新政,疏美亲中,放宽移民。这倒底是不是言过其实、一厢情愿的臆测呢?

        澳洲与中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国家,陸克文也好,霍华德也好,都是自己国家价值观与社会制度的捍卫者。不久前霍华德还在总理任内,於亚太峰会上同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会面,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胡主席:「 澳中两国之间现在和以后都不可能有一致共识。因为两国之间无论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可幸的是,我们两国的领导人都寻求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所以两国之间现在与未来的关係必將继续友好下去。」这可以说是西方政治家的真心话。
        但澳洲人选了陆克文,自然寄望有所改変,不仅是国内政策的调整,也包括国际事务的改变,变得更有所作为。

        我觉得侨报的張国庆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 陆克文领导下的澳大利亚,将会走更理性务实的外交道路。陆克文关心的是美澳如何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国重新恢复该组织的活力,以及澳大利亚怎样进一步融入亚太经济的发展潮流中,而他的原则是坚持澳大利亚作为中间者的传统外交风格。也就是说, 通过鼓励、促进、中间调节等灵活方式开展外交,达成有利于澳大利亚长远发展的目标。

        对於中国,陸克文一方面要维系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要默认中国的崛起,通过谋求将中国纳入国际主流体系,最大化滋养双赢的澳中关系。」

        張先生还写道:「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担任过驻华外交官的陆克文,深知崛起对中国的意义。他特别指出,中国近代史是充满屈辱的历史,这对中国民众及三代决策者们的世界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中国人想重新站起来,坐上应有的位置。陆克文理解并尊重中国的崛起。」

       我们不妨將这一种观点,视为澳洲今年几年走向的预测。

       五十多万澳洲华人在当地政治土埌里扎根非浅,几年前更自组团结党,与因反移民臭名昭著的韩森抗衡,对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意决志坚。这次大选中,来自港台的华人比较支持霍华德,而大陆背景的移民则属意陆克文。「新快报」的专栏作家黄弼,更撰文与前上议员黄肇强打赌,扬言万一霍华德惨败,他愿意作东请「新快报」主编黄若一起,来一场「三黄宴」!黄若乖巧地在其文后面加了按语:「吃饭当然可以,打赌就不要找我啦!」化解箇中许多火药味。

        霍华德果真连自己的议席都保不住,未知「三黄宴」可曾如约举行?!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