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子晓:成功的面试

(2007-05-20 07:18:21) 下一个
子晓:成功的面试

成功的面试

我其实根本不是个有远大目标的人。成为什么“绝灭师太”,原本非我所愿。硕士毕业那一年我就不依不饶的盯着导师,告诉他我不想再读下去了,我要去找工作。导师让我盯得没办法,只好对我说:“你去找就职担当吧!”

在日本的大学里,每个系每年都有一个教授担任当年度的“就职担当”,负责当年的毕业生的就职工作,“就职担当”由系里的教授轮流担任。应该说在日本,好一点的大学的工学部,“就职担当”并不难做----自有很多企业找上门来,本科、硕士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

那年的就职担当是我们一个学科的教授,教过我一门课,对我的印象挺好的。所以我一去找他,老教授当即答应:“没问题!正好有一企业找我要人,我看挺适合你的。我和他们联系一下,争取下星期来面试吧!”

我美美地等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消息来,再跑到老教授那里一问,老教授还挺火的:“你不读博士,想要就职,和你导师商量过没有?”

我一脸无辜:“商量过啊!他让我来找你的!”

老教授更火:“那是他不同意你半途而废!要我来拒绝你呢!”

就这样导师点“火”,老教授冒“火”,大“火”烧了我硕士毕业的就职路。 因为日本是个十分讲究“人情”,应该说是“信誉”的社会,没有导师的推荐,就职之路会很难。而且从那一年起,我在的那个学校又有了一个新的不平等规定:留学生想要就职担当介绍工作,一定要有自己导师签名盖章的“同意书”。大约就职担当的教授也不愿意做别人的挡箭牌吧!

扯远了,回到正题。两年半以后,当我再找工作时,导师早忘了当初的承诺,开始跟我打起官腔:“你就职比较困难:第一,你是外国人吧?第二,你是博士吧?(他早忘了那时他说的外国人博士更好找工作。)第三,你是女的吧?(我一个女的,他还不是硬留我给他多干了三年?)第四,你是妻子是妈妈吧?(废话!是女的当然得当妻子当妈妈!)”

不过,导师说是这么说,看得出为了我的工作他还是蛮费心的,当我拿着他盖章的“同意书”一見就职担当,就知道导师已经事先打好招呼了。

我在企业资料办公室呆了一下午,把那里的就职指导,求人信息,企业介绍翻了个透,后来想想这一下午还是很重要,很值得的。从大的方面讲,它让我大致知道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大致了解了求人市场的情况,也看到了一线曙光--“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从小的方面讲,大致明白了企业欢迎的怎样人,知道了履历书该如何写,面试时该注意什么--“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然后,回去工工整整,详详细细地打了一份履历书。其实,写履历书也是比较有讲究的。比如,申请学校、研究所等地方的职位,履历书应该强调自己的研究能力,可以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尖端性复杂性上加一些笔墨。如果申请一般企业的研发工作,则应该多强调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般企业对博士有些的偏见,觉得他们有点眼高手低,知识面窄,搞的东西光花钱不赚钱。
说实话,我当时已经对学校里的高端研究有点生惧生腻了,所以,一开始钉上的就是一般企业的研发工作。

这样,在履历书上有的放矢做一些挽救。我把自己来日本前在国内开发的产品作了一些强调,虽然行业都不一样了,而且那也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但至少说明咱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啊!说改行咱不是也改行成功了吗?当然,发的论文无论大小也一篇不拉地全写上,这是咱这几年的辛勤劳动啊!还有,做助教、带实验、得奖学金、受表扬等等等等,鸡毛蒜皮全部罗列上去,有利无害。不过要简明扼要,不可又臭又长,更不可喧宾夺主。

履历书交上去没多久,就接到了我现在的公司要求来面试的通知。一看是这家企业,说实话我还是挺高兴的,也挺有信心的,因为专业太对口了,如果成功可以少吃一些转行的辛苦。

不过,因为有上次失败的面试的教训,我还是没敢高兴得太早,更不敢一根筋到底,还是把这家公司的其他产品也好好研究了一下。新干线上也没有象上次还看论文准备,而是尽量使自己放松。
下了新干线,面试的通知书上的交通案内是让坐巴士去公司的,看看刚走了一辆巴士,乘下一辆要等挺长时间的。(日本巴士是有时刻表的,而且因为电车和私家车发达,巴士趟数并不是很多。)那是夏天,担心自己一赶一急,又象上次狼狈的面试一样出汗成个大花脸,所以还是叫了一辆出租车,给自己在时间上心理上留了些余地。后来,人事部的人知道我是乘出租车来的,连出租车费也一起给我了,当然这是后话。

虽然一路提醒自己保持镇定,一进面试场,还是吸了一口凉气。原来面试者并不只我一人,面试官也是黑压压地坐了二三排,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公司当年度招应届毕业生的最后一次面试,要人的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都来了,搞研发的,搞管理的,搞营业的,搞人事的全有。我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反正大家七嘴八舌的问题问得我头昏脑胀,原本20分钟的面试被延长到一多个小时。(不过最后被录取了,应该算是幸运吧。)

其中问问题最多的就是我现在的顶头上司。我当时在学校为了写毕业论文,查过不少资料,也读过不少文章,自以为是这方面的行家了。听了他的问题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行家,有很多的实战经验,也有很多的实际问题。他“老人家”拿着我最新的学会论文,一步一步地推理,一点一点地“消化”,我那天一篇论文没拿,一张OHP没带,结论理由好说,推理公式可就要命了,反正最后还是被问出了一头汗。

后来就有人事部长出来“救命”:“问了这么多专业问题了,咱们谈谈别的,你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这下总算抓到救命稻草了,赶紧接着他的话题,大谈特谈:“我喜欢旅游啊!”爬过什么山,去过什么湖,有过什么奇遇……这比谈那枯燥的论文强多了。

“你为什么要在日本就职?”

“在日本学校里学了不少东西,我还想在实践中运用运用啊!”

“你将来打算回中国吗?”

这是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就我对日本人的了解,如果回答是,他们也许会想:你在我们这干不长,我还要费力气培养你。而且,干不长,意味着责任心也不强,反正到时候要走人的。如果回答否,他们也许会想:日本有什么好?连你自己的祖国都不要了?

所以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可以不去正面地回答是或者否,可以含糊一些,婉转一些。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从感情上讲,如果是树,那儿是我的根,肯定是想归根的。但是从实际上讲,我学的这些东西,做实验用的元器件另部件全是日本产的,技术也是日本的发达。在日本,特别是在贵公司,我本人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也会为贵公司做出贡献。”

我只是说了自己的心里话,但我明显感到几位主考官对我的回答是满意的。

我用墨较多的在国内干的东西果然被注意到了,有考官问:“那是个什么样的产品?”

一听问题就知道反正他不懂,咱就可以放心大胆,侃侃而谈。侃完了加一句:“这是好几年前干的东西了,技术也许早发展了,现状不详,如果您感兴趣,我可以再去调查一下。”给自己留点退路。
“如果来本公司你想干什么?”

“当然想干自己的老本行,这样可以很快上手。不过,读了这么多年书实在是想工作了,如果老本行干不了,稍微转一点,比如**** 也可以,以我现在的基础,我想我能很快上手。”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名字的:“你的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意义吗?”

我就说我的名字是祖父给起的,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对于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根据出身的年月日时,我的生辰八字“火”旺而“水”缺,祖父给我起一个带“水”(我的真名带三点水偏旁)的名字,让我每天沾着“水”,这样的我就“金木水火土”一样都不缺了。

日本人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佩服甚至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咱们从老祖宗那里稍微拾到来一些,就能把他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面试结束,问问题最多的“顶头上司”立刻带我去参观了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算是对他刚才“穷追猛打”的补偿。从他说话的语气上我听出他已经在考虑我进来之后的安排了。如今想来,遇到这样有学问没脾气的顶头上司是我的运气,再有两年他该退休了,现在已经有好多小一些的公司争相请他退休后过去做指导了。也许以后可以以“我的老板”为题专门写写他。当然这是后话。

回学校不久,我收到了“内定通知书”。半年后,我来公司报到,开始了至今为止(还远远没有结束)的“八年抗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hxz 回复 悄悄话 你现在还在日本吗?我还以为北美女人是居住在北美的女性的文章集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