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军在韩战中的一次鲜为人知,但却极其重要的一次战斗

(2007-12-12 23:10:26) 下一个
美军在韩战中的一次鲜为人知,但却极其重要的一次战斗


作者: shanghai1228 R , Dec 13,2007,19:26
 1953年的冬天,在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新总统没两天,在遥远的朝鲜战场,美国军队发起了一次代号为“鞭挞行动”的战术动作,美军出动了一个连,在16架飞机和15辆坦克的掩护下对志愿军一个排据点发起了攻击,共投掷了224000磅炸弹、8箱凝固汽油弹,支援的火炮、坦克、重迫击炮和机枪、步枪发射了150000发炮弹和子弹。
但结果,“这场大规模的表演在哭泣声中结束了”,美军共伤亡77人(参战连队的战斗人员基本上伤亡殆尽),中国军队的损失不到65人(美方数字),中国人的阵地岿然不动。

  这种规模的战斗,每天都在发生,本可以无人知晓,问题是范弗里特安排观战的除了第5航空队、第1军和第7师的将军们外,还有……12名记者(以上内容参见《漫长的战斗》美约翰托兰著)。

  美国人对这场战斗的官方解释是对空军轰炸技术和陆军地面战术进行测验,是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

  如果是战术测试行动的话,应当是美国的将军想出了什么新招数,而且这种招数在战斗中证明很有效,有必要加以推广,出现这样的场面才是不奇怪的。如岗村宁次在冀中搞的“铁壁合围”扫荡战术,也组织了一个军官观摩团到现场学习。应该说岗村宁次的战术的确很有效,由于应对无方和缺乏准备,冀中的八路军着着实实遭到了重创,唯一让岗村宁次堵心的就是这个观摩团的下场挺悲惨的,居然在皇军云集的平原被土八路虎口拔牙,毫不客气的消灭了,枉费了岗村宁次的一番苦心。

  而美国人搞的地空协同战术却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就被美国的将军们在二战中玩滥了,根本不值得拉这么多军官到现场观摩。更蹊跷的是记者的出现,按理说战术测验关记者什么事儿?重要的是军官要学习好、领悟好战术的新精神,记者在现场能看懂什么名堂?但既然记者来了,就应该给这些“无冕之王”们展现美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勇”形象才对,如此选择很有把握的战斗才合乎逻辑!而美军偏偏选了个有坚固防御阵地的山地攻防战,此前这样的战斗已经打了很多回,美军通常能有三成的把握拿下就不错了,一线的美国将军应当很清楚才是,完全没有必要去在大帮记者面前出乖露丑。

令人瞠目的是,美军还给每个记者发了一份6页、3种颜色的试验说明书和一份附有主要项目的“剧情说明”,简直是疯了。

  因此这场“鞭挞行动”的真正奥妙是美国的将军们有意借这次战斗向美国人民和美国会证明一件他们不愿意承认、也不好直接说出口的事实,那就是:以美国当时的技术优势,突破不了志愿军的山地防御系统,这个仗已经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毫无意义。

“鞭挞行动”火力不可谓不猛,著名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已经发挥到了极点,对于一个排据点而言已经到了不能再饱和的程度;军不可谓不精,参战部队为了完成战斗任务,甚至在相似的地形里进行过九次演习,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每个士兵都对自己的战斗任务和战斗位置烂熟于心;地空协同不可谓不良,近距离支援的飞机几乎每半小时投下一批炸弹;兵不可谓不勇,美参战部队几乎伤亡殆尽才退下来的,这对美军来说已经非常顽强了。可以说美军的将军和士兵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切,但胜利离他们依然那样的遥远。

  美军请来的记者们忠实地履行了他们的义务,在国内的报刊大肆渲染他们所看到惨况。从来不知道失败为何物的美国议员们终于不能忧心重重“这场情况继续下去,只能使美国人的死亡名单更加增长”。

  显而易见,美军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这在美国的建军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战斗的结果,对整个美国政界军界丧失和中国对抗的战斗意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