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慢性肾炎蛋白尿

(2008-06-21 19:32:55) 下一个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加味黄芪赤风汤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赤芍10 g、防风10 g、金樱子20 g、芡实20 g、穿山龙20 g、地龙10 g、白花蛇舌草10 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车前子、茯苓;伴有血尿者加小蓟、仙鹤草、三七粉(冲服);腰酸困者加杜仲、川怀牛膝;头胀头昏、血压高者加生牡蛎、天麻、杭菊花,或者配合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尼群地平片口服。中药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30 d为 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所有患者给予低钠、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限制活动时间。尿常规每周检查1次,24 h尿蛋白定量每两周检查1次。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持续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按以上标准判定,50中完全缓解12例,占24%;基本缓解15例,占30%;好转17例,占34%;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完全缓解12例中,系膜增生性肾炎6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1例。基本缓解15例中,系膜增生性肾炎5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2例。好转17例中,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节段性硬化1例。无效6例中,膜性肾病1例,局灶节段性硬化1例。
  
  3 典型病例
  
  3.1 病例1
  患者,女,42岁,干部。3年前因眼睑浮肿被诊断为肾炎,曾经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就诊时,症见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头昏头胀,纳差,神疲乏力,腰困膝软,小便泡沫较多,舌胖色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测血压150/95 mmHg。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证属脾肾气虚。治宜益气健脾,益肾活血,祛风利水,方用加味黄芪赤风汤:生黄芪20 g、赤芍10 g、防风10 g、金樱子20 g、芡实20 g、穿山龙20 g、地龙10 g、白花蛇舌草10 g、冬瓜皮15 g、茯苓12 g、仙鹤草20 g,三七粉3 g(冲服)、杜仲12 g、川牛膝10 g、怀牛膝10 g、天麻10 g。服7剂后症状减轻,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服24剂后,症状俱消,尿常规连续检查正常,后巩固治疗两周。随访半年未复发。
  3.2病例2
  患者,男,22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年余。近日因劳累病情加重。诊见:血压150/100 mmHg,神疲乏力,纳差,头昏,心烦易怒,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多,舌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沉细。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2.54 g,肾功能正常,肾穿刺病理诊断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湿阻血瘀。给予加味黄芪赤风汤:生黄芪20 g,赤、白芍各10 g,防风10 g,金樱子20 g,芡实20 g,穿山龙20 g,地龙10 g,白花蛇舌草10 g,冬瓜皮20 g,茯苓12 g,仙鹤草30 g,三七粉3 g(冲服),川牛膝10 g,怀牛膝10 g,生牡蛎20 g(先煎),天麻10 g。服药两周后,水肿减轻,尿蛋白(++),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1.37 g。以原方随症加减治疗两个月,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红细胞(-),血压正常。随访半年未反复。
  
  4 体会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正气亏虚为主,兼有湿邪和瘀血。其病变过程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上多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点,尤其病久多虚多瘀。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识要》,用于治疗气血痹阻所致瘫腿诸疾,“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2]。笔者认为,黄芪赤风汤与慢性肾炎“虚”和“瘀”的病理特点也完全合拍,故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观点,用病证相结合立法,自拟加味黄芪赤风汤。方中重用生黄芪益气补虚,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且有一定利尿作用;芡实、山药健脾升清,补肾涩精,减少蛋白尿;赤芍、地龙活血化瘀,增加肾血流量,抑制和排除免疫复合物,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能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和增强吞噬细胞活力从而达到抗感染作用;穿山龙、防风剔除肾络风邪,使邪去正安,穿山龙具有免疫抑制作用[3]。诸药相伍,既能健脾补肾,又可祛风利水,活血解毒,虚实兼顾,攻补并施。临床应用本方常可收到满意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