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19岁变身百万富翁

(2008-07-16 07:00:53) 下一个
他6岁起,就懂得推销自家农场种的西红柿;9岁时,使用经销商身份买产品赚价差;19岁时,他已创立12家公司,拥有人生第一个百万美元。
  
  “You are fired(你被开除了)!”在电视节目《谁是接班人》当中,经历逼真的职场竞争后,美国纽约地产大王特朗普总会在最后一刻,以大老板的姿态指着失败者的鼻子,冷冷地丢出最后的评语。
  在真实世界里,却有一个年轻人敢大声对特朗普说:“我会是你的接班人,成为下一个特朗普。”这个人不但在10年内创立了12家公司。累积超过百万美元的财富,甚至连《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国际媒体都曾报道过他年轻创业的成功故事。
  这个连特朗普都不敢小看的年轻人叫卡麦隆(Cameron Johnson),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不起眼小城罗诺克(Roanoke)市。他的父亲也不是什么大企业家,从曾祖父时代开始,卡麦隆家就是福特汽车的经销商。学校也不是这个年轻人踏上创业之路的助力,卡麦隆读的学校,经常发生打斗,校园暴力时有所闻,9·11事件之后,每一个星期都会发生一件炸弹恐吓事件。他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会如何创业的。
  
  我喜欢人们说,我不买。唯有被拒绝,才是销售的开始
  
  “我对创业很有热情,因为创业让我可以把我的想法变成真实。”他回忆自己6岁的时候,就曾经挨家挨户推销自家农场种的西红柿,“我更喜欢人们说,我不买。”卡麦隆说,他从小看着父亲销售汽车长大,很早就知道第一次拒绝才是销售的开始,“当客户拒绝,你再一直追问下去,才会知道他们真正要什么,过程就像解谜一样。”卡麦隆说。而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在这解谜过程中,用创意找到商机。
  对一般人来说,踏入创业的第一步,是一件困难、甚至令人畏惧的事,但在卡麦隆眼中,“要开创机会,第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害怕开口要求。”
  8岁那年。他就替自己争取到被特朗普注意的机会。1992年年底,卡麦隆迷上电影《小鬼当家二》的场景,想亲眼看看电影中的关键场景广场饭店(Plaza Hotel)里用来拍摄影片的套房,在那之前。这个男孩从没到过曼哈顿,他爸爸开出交换条件:“只要你这学期每一科都拿A,我就带你去纽约。”
  卡麦隆做到了。为争取亲眼看见电影场景的机会。卡麦隆大胆地写信给饭店的主人特朗普,他在信中告诉特朗普,他跟家人将在下个月到纽约一游,“我非常非常想看到拍摄电影用的那间套房。”然而却始终等不到特朗普的回信。
  但是当他们真正抵达饭店的时候,饭店的柜台人员却绕过他的父母,蹲下来对他说:“特朗普先生为你准备了几样礼物。”她拿出电影主角用的同型录音机等礼物送给卡麦隆,还告诉他,特朗普先生已经帮他安排了一位采购专员,在第二天早上FAO Schwarz玩具专卖店开门营业之前,带他进行一趟私人采购之旅,甚至主动安排他住进电影中被当成场景的那间套房。
  
  8岁立志成为特朗普第二9岁用50美元和电脑创业
  
  一走进房间,卡麦隆马上拿着从玩具店拿回来的便条纸写信给特朗普:“谢谢你的礼物,请拭目以待,因为我打算成为第二个特朗普。”
  纽约的经验,给了卡麦隆更大的梦想,第二年。卡麦隆的父母买了一台电脑和打印机给他,拿到电赫的第一个晚上,他用电脑试印各式各样的贺卡。很快地在自己房间成立了一家公司,取了一个非常好记的名字:“Cheers and TearsPrinting Company(欢笑和泪水印刷公司)”,靠着母亲给他的50美元现金和电脑、打印机,他开始踏上创业之路,从街坊邻居的生意开始做起。这一年他9岁。
  贺卡生意他只做了3年,前两年赚不到600美元,但1995年,他却在一年内赚进人生的第一个1万美元。当时豆豆布偶(Beanie Baby)在学校里非常热门,他用赚来的100美元买下妹妹手中的一批豆豆布偶试试市场反应,最后竟透过eBay网站,卖出1000美元的高价。
  
  创业第一课:从了解的产品下手 网络卖布偶
  
  卡麦隆的算盘打得很精,豆豆布偶在市场上的卖价是每个5-20美元,较稀有的豆豆布偶甚至要50美元。可是经销商拿到的价格却是每个2.5美元,换句话说。即使是最差的状况,他都还有一倍的价差可赚。他开始动脑筋想成为豆豆布偶的经销商。如果对方发现他是小学生,恐怕不会出货给他。但他搜集资料之后发现,只要有信用卡就能成为经销商。
  另一个难题来了,在美国,小学生是不可能申请到信用卡的,除非你拥有支票账户,为了这个户头。他被好几家银行拒绝,“跟我妈妈一样,我是个不肯接受‘不’这个答案的人。”他说,最后他终于拿到自己的信用卡,卡车运来他订购的两千个豆豆布偶,塞满了自家的地下室。
  同时,卡麦隆透过自己的印刷公司网站发掘潜在客户,加上在eBey网站上大力宣传自己的豆豆布偶生意,才一个月,他就已经卖掉了两千个豆豆布偶。
  他马上再追加5000个豆豆布偶当库存,为了营销,他还买下豆豆布偶量贩网的网址(www.beaniewholesale.com),让别人更容易搜寻到他的网站。不过一年多时问,他升上7年级之前,已经赚进了5万美元的利润。这段时间也让他学到创业的第一个概念;“从你了解的市场和产品开始做起。”
  但这个时候,他仍在学校上课,白天他跟一般的学生作息一样,早上8点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4点半到5点半到球场踢一个小时的足球,吃完晚餐后,从晚上9点到午夜的时间,就是他经营公司的时间,都是透过电子邮件和网络做生意。
  
  创业第二课:不盲目扩张引进购物网广告
  
   靠着网络。升上中学之后,他开始做更复杂的生意。这时候,他开始学习创业的第二堂课:小规模经营,谨慎控制开支。卡麦隆不是程序高手,但1998年时,他却成功开设一家提供过滤垃圾邮件服务的网站。
  他的公司通常是一人公司。他的方法就是把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人员。当时他只是个初中生,在网络上找到值得信任的程序设计师也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卡麦隆先从做过他要的程序项目设计师下手,找到一位住在佛罗里达的程序设计师,向对方解释他要的功能后,对方报价,结果卡麦隆总共花了4500美元建起整个网站。
  网站上线后,因为是免费服务,推出1年后就累积了1万名用户。握有用户之后,他聘请一家网络广告公司做代理商。当广告公司卖出广告之后,他才要付出35%的营收做佣金;他没有再花钱扩大市占率,而是想办法从这1万名用户身上挖出更多价值,他引进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广告,结果到1999年时,他只要1年付180美元频宽费用,就能靠自动运转的网站,1年赚进1.5万美元。
  
  创业第三课:聘专家当老师 16岁时成功反击福 特侵权诉讼
  
  随着网络产业发展,卡麦隆创立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他直接聘请律师、会计师和工程师。直接跟他们学习。聘雇这些人占去他大部分的成本。这些专业人士也是他做生意的导师。例如律师经常提醒他要签定什么样的合约、做什么样的准备,才不会惹上麻烦,像申请网址之前。要先查自己申请的网址有没有被申请为注册商标,以免惹上官司。
  因为有专业人士教他的实战经验,1999年福特汽车告他侵权时才能从容应战。当时,福特刚成立一个名为“领先汽车集团”(PremierAutomotive Group)J的子公司,卡麦隆正忙着投资网址获利,他马上买下相关的三个网址。结果在他16岁那一年,福特寄出律师函要他赔偿3000美元外加自愿放弃这三个网址,否则法院见。
  卡麦隆马上通过律师反击,证明福特当时忘了把领先汽车集团的名字申请商标;如果福特告上法院。他也将会对福特起诉,“到时候将演变成戴维和哥利亚巨人的大战,对福特的媒体形象恐怕不利。”他说。当时他才16岁,1年半后,福特同意和解。养成学习的习惯、每天了解最新趋势则是他在创业中学到的第三堂课。
  
  创业第四课:善于应变17岁结束网站发掘礼券新商机
  
  当创业规模逐渐变大。“如何应变”是他创业中学会的第四堂课。2000年网络泡沫,他17岁那年,网络广告急速萎缩,许多网络公司倒闭,原本靠网络广告获利的商业模式不再可行,卡麦隆把所有网站都结束,重新发掘新机会。
  2003年,他看见一个eBay无法跨进的新市场:礼券市场,他评估,这是一个价值400亿美元的市场,每个美国人手上都多少有几张自己用不到的礼券等着被换成现金,如果在eBay上拍卖,一张礼券要抽走15%的费用。而他们只收eBay一半的费用,想要开发全美国的礼券市场。
  一般全国性网站要在全美国打开知名度,光营销费用就要花掉数百万美元,卡麦隆却用自己年轻创业的经历当免费营销的素材,花1.5美元请公关公司执行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媒体宣传活动。因为他的特殊创业经历,连《纽约邮报》、《时代》杂志都来采访,6个星期后,网站开始营运的第一周,就吸引10万人上站。只有两个人运作的网站,一天营业额却有1.5万美元,那一年。他在商业概论课只拿到B的成绩,却同时赚进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美元。
  就像卡麦隆一样,成名之前,特朗普也是擅长以小搏大的创业家。1974年时,特朗普也曾用类似的方式,先取得宾州铁路公司合作,再用宾州铁路公司的支持,说服纽约市政府授权他从承租人手上征收财产,再拿两方的支持向银行团融资,并引进凯悦饭店集团代为经营,成功改造纽约中央公园旁的卡马多饭店。特朗普投入1000万美元。最后却获利8500万美元,也因此在纽约的地产商中一战成名。特朗普代表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家,卡麦隆则是网络时代无本致富的代表。
  卡麦隆的这种创业模式着想要培养成大公司,最大挑战是创业者能不能从天马行空的创意人,变成耐烦的执行者。这将是卡麦隆未来的功课。他的礼券网站因为和创投方意见不合,最后选择结束。现在他又创立两个新网站。替全美车商提供方便的网络营销工具。问他未来是不是仍然只追求获利,不在意规模?他还是不犹豫地说:“有一天我也会创立大公司,成为第二个特朗普。”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