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亚裔学生真的比白人厉害吗?

(2007-10-09 11:00:59) 下一个
         目前在美国,到处都在谈亚裔的教育成就,称亚裔就是当年的犹太人。刚刚来的中国人,秉承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价值,对孩子管得严,最后孩子上了名校,难免有些沾沾自喜,觉得“美国人那一套不行”,不太反省自己的问题。

      离波士顿20多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阿克顿(Acton),近年涌入了大量的中国人,不仅抬高了当地房地产价格,也使当地学区成为全马萨诸塞州的第一,风头正旺。我曾碰到波士顿地区的一个中国家长,女儿钢琴弹得出众,功课优异。她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别看那个区的名次。那个名次还不是全靠咱们中国人?2005年他们高中4个上哈佛的,3个是中国孩子。那里的房价已经太高了。但咱们中国人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学区马上就会上去。”

      这番自信,当然有些事实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这些中国家长,都是硕士、博士,在国内常常是最顶尖的,这样才能在出国竞争中先声夺人,最后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本身就是百里挑一、经过严格选拔的人才。其子女从遗传的智商到家庭文化条件上都非同一般。当地的白人则许多是平民百姓。这无非是以上马对下马的比赛,说服力自然要打折扣。不可轻易得出“美国人那一套不行”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中西对教育的理解,自古以来就不同。中国人的教育基本就是读书,西方则从古希腊开始,就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要借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这种不同,经典地反映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场景上:美国白人家长开车送孩子去踢足球,马路对面全停满送孩子上学后去补习班的亚裔家长的车。而许多白人家长对亚裔的最大抱怨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和亚裔在读书上这样死拼下去,还有没有时间打球了?他们担心自己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会因丧失。

      我们总觉得美国人过分讲求个人主义。但美国人让孩子打球,就是教育孩子怎么融入群体,并通过自己对这个群体的贡献和牺牲来赢得大家的承认。这里培养的,是领袖才能、和同伴的纽带、对集体的忠诚、对对手的尊重,乃至公平竞争、无论胜败都要维护自己的荣誉的基本道德品性。相反,亚裔关在屋子里,脱离群体,为了自己的前途苦读书,给人一种不关心别人、只顾自己的印象,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同。当年美国白人对犹太人也有类似的看法。

      亚裔在美国教育、科技、商业等领域都甚有表现,但在政治上表现不佳,难以胜任公共领袖之责任,也和这种狭隘的教育有关。所以,许多亚裔孩子功课非常出众,似乎在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但大学毕业工作后,却并无惊人表现。这恐怕不能全怪人家“歧视”,还是自己的教育有问题,不懂得怎么和人家“混”、怎么在公共生活中获得承认。亚裔的这些弱点,那些推崇亚裔的白人常常是看不出来的。要知道,在美国的精英教育中,通过体育培养的人格,是统治者的人格。亚裔的教育,培养的还是高级的被统治者——技术人员。亚裔要在美国主流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就首先要改革自己的教育观念,接受美国精英教育的基本价值。这样,自己文化中的传统优势才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精英的阶梯》 薛涌著 新星出版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最后的恐龙 回复 悄悄话 值得深思
睿ma 回复 悄悄话 All,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三更半夜瞎溜达 回复 悄悄话 同意上马对下马之说
LittleWinter 回复 悄悄话 “亚裔在美国教育、科技、商业等领域都甚有表现,但在政治上表现不佳,难以胜任公共领袖之责任,也和这种狭隘的教育有关” 完全同意
laoyangdelp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同意这一段:“ 这番自信,当然有些事实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到,这些中国家长,都是硕士、博士,在国内常常是最顶尖的,这样才能在出国竞争中先声夺人,最后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本身就是百里挑一、经过严格选拔的人才。其子女从遗传的智商到家庭文化条件上都非同一般。当地的白人则许多是平民百姓。这无非是以上马对下马的比赛,说服力自然要打折扣。不可轻易得出“美国人那一套不行”的结论。”

China town里全是中国人,可是旧金山中国城附近的高中却不好,因为虽然同是中国人China town 那里的是普通的移民,而硅谷的中国人,不论是台湾来的或大陆来的,多是留学移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