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脸书

(2013-11-23 21:26:10) 下一个

大约一年多前在脸书上注册了一个帐号,用来加入一个群和朋友们交流兴趣爱好。前些日子换了一张主页的照片,是夏天在海滩堤岸上拍的,很喜欢那张照片里的柔美笑容。上个周末我要上传一个文件,忽然发现半个多月前有人给我发了一封信,说是被那张照片里的笑容所吸引。。我查看了一下对方的主页(叫他A吧),觉得还算顺眼靠谱的人,就回了个信息。没想到后来就这么连续通了三四个轮回的信。这是我来美国十几年第一次和一个美国人之间开始私人间的谈话,所以一开始我还有一点兴趣,如果A和我一样,持一种平常心来交往,或许还能做一段时间的朋友。可是,虽则我再三表明在婚恋上我无意找一个异族男人,A还是喋喋不休我的美丽笑容,长篇大论爱情与家庭,却从来不谈及他的生活、工作与爱好。于是这样的联系在我这里嘎然而止。对于我而言,爱情,必然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单是因为生活孤单需要陪伴而去开始一段关系,在我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类似“一见钟情”的事情是可能的,那必须是建立在生活的沉淀与积累上面。依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在女友的办公室里初遇F的那一天和那一幕,那是一个非常不经意的偶遇,但是从遇见的第一眼开始,就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不是爱(因为那时没有的后来焦虑、牵挂与渴望),那是一种温柔而真切的触动。在大约一二年后再次遇到之前,我偶尔会想起他,那时我的眉梢和唇边必然流露出些许笑意,心想如若有机会与此人结识相交,必定是很意思的。。生活真的永远是最丰富的,常常超越哪怕最离奇的想象。后来居然真的又遇见,纵使隔着层层的网、万千的面纱,我依然在茫茫的人群中,一眼认出了他。

无论后面经历了怎样的心劫,我知道这是我的宿命,这段情感在我是必然的。回想起来,初遇时,我定是从他身上也从朋友的片言只语里感觉到了他的“场”,后来也印证了彼此之间颇多的共识与交集。如果这也可以归类于“一见钟情”的话,那么这样的“一见钟情”非但不是盲目冲动的,而是建立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层的理解和默契上面。

即便如此,我从来没有对那段情感有过信心,我能感觉到他的疏离、我的无助。。那不是我能够把握的。现在,当一切已经成为过往,其实我真正钦佩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居然拥有那样超常的感知和预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