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咀外文嚼汉字(311)“生首”、“鹤首”

(2023-12-19 21:30:58) 下一个

  徳利花瓶鹤首长,
  麒麟吉報友安康。
  不知凫短东瀛谚,
  转瞬杉松変梓桑。徳利:酒壺,麒麟:长颈鹿;
鹤长凫短。二零二三,改“头”换“面”,“生首”“首”,日本特有。
  “生首”(namakubi):2023年接近尾声,也许是偶然,连看了两场
电影。一是英国的电影《拿破仑》,二是日本的北野武的《首》。两部电影开头的背景画面都有“断头”,“斩首”的血淋淋,令人惊惊,恐怖血睡的场景。日本叫“生首”(Namakubi)是汉语里的"刚割下的头颅":severed head a freshly severed head(刚割下的头)画面。  
  
《拿破仑》电影开始于拿破仑目睹了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勒瓦特被断头后的首级(生首)。“法国大革命”上万人人头落地。历史学家们说这个开场是“错误”的。按照史实,年轻的拿破仑没有机会见证皇后被砍头,他大概率是在尚未被摧毁的杜乐丽皇宫花园里看到被推翻的路易十六遭批斗。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来到巴黎的拿破仑,当时是24岁的青年,而电影里扮演他的华金·菲尼克斯,现年49岁,导演在拍摄现场没有对演员进行年轻化的妆造,于是观众看到年龄错位的拿破仑出现在错位的历史现场。不是一部以还原或再现传主形象为目的的常规传记片。拿破仑出场时已经定格在他一生的终点——一个被欲望支配的枭雄,他是完成式的。这不是对拿破仑人生故事的叙述,而是历史观层面的评论和非议。
  
日本的北野武的《首》从织田信长,杀人如麻,明智光秀,丰臣秀吉战功证据的首级骨头嘎吱作响、箭声呼啸、割断脖子,这些战斗的场景令人窒息。
  北野武自得其乐的武士电影,眩晕复杂情节和暴力中充斥黑色幽默。
  这就是2023多见的不平凡的“首”,预兆着改“头”换“面”,面目一新。日语成“首”意思的“炒鱿鱼”,或翘“首”以盼的大好年华将纷至沓来!
  在法国废除死刑前,以断头台斩首是该国执行死刑之唯一合法方式。 提起断头台,人们常常会把它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当时,一个名叫约瑟夫·伊尼亚斯·吉约坦(1738-1814)的医师最早提议使用这种快速执行死刑的机器以减轻死刑执行过程中的痛苦。在当时,断头台不是一种残忍,反而是一种进步。
  1792年4月25日,经过改进的断头台正式启用。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亲自过问、参与了断头台改进工作的路易十六,后来竟也成为走上断头台的人,最后他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死,于1793年1月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著名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丹东等,也由于严酷的政治斗争被推上了断头台。断头台从诞生之日起到它“光荣退役”,历时约200年。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断头台从此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每一天,都会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到法国旅游,去其博物馆参观,当人们看到断头台时,仿佛就能感受到那个风云激荡时代的恐怖气息,这种气氛令人不寒而栗。
  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同年10月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断头台处决;至1794年为止三年内,断头台斩首反革命份子保守估算超过六万人。
断头台在拿破仑时代传入德国,到纳粹时期仍有使用,主要是对付判死刑的罪犯。若对付政敌则多用毒气、绞杀、枪杀,例外者为白玫瑰为首成员六人,包括萧尔兄妹,1943年2月22日受审后数小时遭受断头台处死。
  吉约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过世,享年77岁,非如传说中的死在源于其姓氏的断头台。他的后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以免和断头台扯上关系。法国大革命时期,被人蛊惑失去理智的老百姓,对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科学专家、学者无比憎恨,而拉瓦锡又因小人陷害,这位近现代的化学大家,被送上了断头台。虽然有很多人帮他求情,但依旧无济于事。
  日本的“生首”也即“首级”,是指以斩敌首多少论功晋级。其斩下的人头为“首级”。生首,“砍脑壳”,在川渝地区常用,表骂人(深恶痛绝)。一般用来诅咒人会倒霉,会有报应,不会有好结果。旧时的成都市民(尤其妇女)对所深恶痛绝的人往往咒骂为砍脑壳的!而世俗的老成都人对事物的赞美也有一句话:宰干了!
  1933年,
四川大军阀刘文辉与邓锡侯两军激战,刘部不支,败退雅安。石少武被擒后遭到砍头的处决。其人头装于木笼内,挂在少城公园示众多日,市民莫不为之拍手称快。那人头经多日日晒风吹,渐渐干瘪,市民当中就传出了一个歇后语--石少武的脑壳(宰干了)。于此可见,成都市民对他的痛恨程度是不一般的。
  在古代斩首首级如切瓜瓜,斩首也称“砍头”、“杀头”或“问斩”。 英文称beheading或decapitation。斩首的历史相当长,古代多国均有斩首的刑罚,与绞刑一类有相当长历史的刑罚一样。


  在法国大革命时,当时的人发明了专门用来斩首的机器:断头台。


  在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犯人的首级有时会被插在高竿上,悬于公众地方展示,以儆效尤,远望人头像是夜枭站立于树端,称为枭首。虽然其他地方亦有类似枭首的行动,但通常只发生在战场上;枭首刑是把人犯绑在十字架,以矛自脖内端剪下头,略异于斩首。斩首的刑罚已经很少使用,原因是其场面过于血腥,且难于清理,亦有不少人认为违反人权。貴族階級使用斬首刑;平民使用絞首刑;Bois de Justice/「正義之柱」
guillotine; gibbet断头台(断头台(源于法国);切纸机;裁切机;(议会中)规定截止辩论的时限;)断頭台(徳語: Richtblock)。

  法国也在1981年废除死刑(至少废除了斩首),现时只有部分伊斯兰教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也门等以斩首作为处决囚犯的其中一种合法方式。虽然合法,但并不常用。
到了21世纪,斩首被部份人士,如恐怖分子等当作私下处决人质或敌人的方式,甚至成为恐怖袭击的手段。2004年便有多名外国人,多数是一些参与伊拉克战争国家的平民,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掳为人质,并在退兵要求得不到其国家所属政府答应后,在录影机前以斩首处决(严格而言应为“割首”)。
  中国:关羽、文天祥、秋瑾、刘胡兰、谭嗣同。韩国:金鲜一
  法国:路易十六、拉瓦锡。英国:查理一世。日本:后藤健二
  “鹤首”(Kakushu),在日本是翘首以待的意思,在汉语里只有“皓首”,“白发”的意思。
中文“鹤首”意思是白头。皤然鶴首,至哉龍德。“鹤首瓜”和古代的兵器“狼牙棒”很是相似.鹤首瓜酷似仙鹤,具有观赏性,造型周正、外形美观的鹤首瓜被作为了古玩。
  日语主要是“切盼”,“急待”……没有“鹤首以盼”的说法
  因白鹤的脖子太长,被英语里引用成大吊车、起重机和“鹤”相同的“Crane”。
“鹤首”(Kakushu):待、待構、待受、控え、待設、待伏、待侘、待倦、待疲、待明、待機、心待、満待遠望、待焦、待兼、待望、切望、熱望、希求、一日千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文明与文化都是神灵的创造或启示民众而创造的,芸芸众生传宗接代,代代延续,繁衍生息,一旦被毁灭,或者一旦被毁灭性地打击,神灵将会报复其加害者。中华文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告诉人们这样一个规律:毁人者必自毁之,努力创造者神必助之。
  夏灭周,周灭商,春秋战国各自杀伐此消彼长,秦灭六国毁六国文明不过廿余载自灭,楚灭秦不过十多年被汉灭,汉末行不道毁灭人性被曹魏灭,晋灭魏,隋灭晋都是冤寃相报,创造文明者虽短犹长,而靠毁灭,侵略维系的江山终究不牢,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侵略中华文明的外族人终究被天谴,其末代皇帝都很悲催!
  世界文明亦遵此规。
  西班牙灭了印加文明被神诅咒而渐衰退
  葡萄牙侵略者
  1505年葡军侵占蒙巴萨。1528年,蒙巴萨人民拒绝向葡殖民者缴税,遭葡军镇压,蒙巴萨被烧成焦土。1586年,阿曼苏丹派军援助蒙巴萨将葡军驱逐。阿曼军撤后,葡军又占蒙巴萨。1591年,阿曼又派战船5艘援助蒙巴萨,将葡军打败。1592年,葡军再次将蒙巴萨夷为平地。1631年,优素福苏丹领导蒙巴萨起义军攻占蒙巴萨,葡增援后将起义军打败。1698年,阿曼再次派兵援助蒙巴萨将葡军击溃逐走,从此葡势力退出东非。
  澳门自明朝时被葡萄牙人侵占,直至1999年澳门回归,共计被占据时长为446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