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瑟潺湲

风过瑟鸣,漫弹人生;时光河畔,流水潺湲;炉围灶旁,我煮沉浮;原创到底,勤写广读;博客精神,佳文美图。
正文

地震了,搬家了

(2006-12-27 10:44:28) 下一个
    





                 
                   06年的岁末,决定将新建的网
               路小家
搬到文学城,这是一个英
               名的决定 。

                  互联网的不可靠性再一次在
           台湾恒春的地震中被证明。

                 我的部落窝需要一个更安全的
            港口。




 


                    

      这就是在26日八时于台湾恒春近海发生连续三次的六、七级地震,威力累计相当于六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力,成为此小镇百年大震。所幸的是,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伤不甚严重:2死38伤。
             
        
       可是跨过烟波缥缈的太平洋,很快就感受到了此次地震的威力,莫非是这震中迁徙?其实是大洋两岸的互联网通信被地震损害了,整个东亚的海底通信光缆在这场地震中也成了受害者。当然也只有在我们频频点击国内网页却屡屡无法登陆的时候,才会想起铺设在大海中的光缆在这无形的互联网中所起的有形的、关键的架构作用。中国大陆出发的诸多光缆例如中美光缆、亚欧三号、亚太二号,flag光缆都途径台湾海底光缆系统,在地震中纷纷断裂,互连网上的好速快车也就随之瘫痪。
          
         2001年2月9日中美光缆就曾在上崇明岛附近受损,经十三天左右才得以修复。如果说上一次只是中美光缆扭到了一跟小手指头,这次可是某个关节脱臼,也不知何时才能复原了。时隔6年,互连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是今非昔比。海那边人们抱怨不能登上国外特别是美国网站,海这边也无从故里一游。互连网就是这么脆弱,以互连网为基础的经济实体叫苦连连。

         说起维修破损的光缆,是不是像大海捞针一般绝望呢?是不是训练海豚特种队去作业呢?据说海缆并只算是浅埋于海底淤泥中,甚至有不少地方距离水面只有几米,并且还装有反射仪。然而要维修海底光缆,也不是仅由人力就可以解决的,一定要有专用光缆维修船配置能潜水扫描的机器人才能找到破损光缆的精确位置。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能将光缆挖出,用电缆剪刀将其剪断,帮助将破损的光缆拉出海面并在切断出安装无线发射应答器,云云,接好测试后还将修复好的光缆重新安放回原处。
           
         科技发展的水平越高人们受到科技的局限越大,这悖论是无法解决的。在这互联网脱臼的时候我将博客建立在北美大陆这旮沓上,不用飘扬过海的去添砖加瓦,也算是明智一回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