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面对事实真相的隐瞒不是泼冷水中朝五此战役后之景之叹1

(2004-12-16 17:08:58) 下一个

【原创】面对事实真相的隐瞒-不是泼冷水-中朝五此战役后之景之叹

 

19515月下旬,中朝军队发起的五次战役以失败告终。在朝作战的志愿军,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英勇了。那种咄咄逼人、连续不断的进攻浪潮不复再现,而是一溃千里。 横贯朝鲜半岛数百公里长的战线上, 志愿军部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崩溃景象:武器装备丢得到处都是,伤员尸体被大量遗弃。 队伍似乎失去了指挥、失去了方向,更为严重的是到处可见三五成群零零落落的志愿军官兵主动向联军要求投降。所有的这一切我们可以从几个领导人之间的电报中得以推测出。

 

1529日彭德怀电各兵团、军及中央军委。指出部队「作战指挥存在严重的缺点。对公路未控制足够兵力和火力,而高级指挥机关过早离开部队,使建制也紊乱」。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军、师指挥机关确有扔下部队不管,只顾自己逃跑的情况。如果一个部队的指挥机关带头这样,那么可想而知的是部队的战斗力还能保持几成?除了180 师的情况外,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指挥员临阵脱逃。

 

261日彭德怀给毛泽东的电报中称:「三兵团损失很大,四处溃逃,企图回国现象严重,现正派人分途拦挡归队」。 三兵团司令员是谁啊,是陈赓啊。陈的勇猛大家都知道的,是位「令敌军闻风丧胆的杰出战将」, 眼下他指挥的部队都成了这模样,其他兵团能好到哪里去?另外,要「分途拦挡归队」是怎么回事, 用重机枪还是轻机枪去「拦挡」,还是架起高音喇叭去做思想工作。要不就拦住鸭江,一个不放。呵呵,可见军心大乱啊。

 

3、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回忆:战场局势骤变,联军逼近金化铁原地区。位于空寺洞的志愿军司令部前方暴露、安全堪虑。因此不得不把在后方休整的42军紧急调来护驾。 42军是处于什么样的情况啊,42军在前次战役中受重创,此刻正在整补,并不适战。 彭德怀不到十分无奈的境况下不会去调用这样的部队。而志司前方有的是部队。 前方本有志愿军三个兵团十来个军,加上人民军的若干军团,此时竟无法从其中抓一两个军来保卫总部,要靠从后方调残兵来救驾。这很不寻常。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志愿军各部队一味夺路狂逃,连总司令也顾不上了。这也太不象话了,也可以看出老彭很仁慈的,没有拿几个人开刀问斩。

 

4、部队士气低落。彭、毛、斯大林之间的电报都提及志愿军部队里出现了「严重右倾情绪」的情况。「严重右倾情绪」,翻译成白话,就是厌战逃命的意思。 历史上因为犯右倾逃跑主义的人多了,老毛也被扣上过这个大帽子。

 

5、最高指挥官战役决心丧失。616日彭德怀电毛泽东:「如敌6月下旬在元山登陆(6月可能性小,7月可能性大),南北对进,平康、元山线及其以东必须放弃」。 彭原来决心以五次战役给联军以重大打击,使其无法发动元山登陆。在经历失败后,彭放弃了这个目标。可见战场形势令他很失望,因此判定战役目标落空。 所幸联军并无登陆元山的计划,并且主动停在了三八线附近。

 

6、老毛急于寻求停火。和几个月前坚拒停火的态度判若两人。他不好意思直接向联合国要求停火,却在613日发电报指示高岗去请苏联出面「向美国政府试探停战问题」。 毛显得相当焦急,只求停火,其他条件统统放弃。尤其不再坚持把解决台湾问题和联合国的中国席位问题作为停火先决条件。老毛甚至主动为此找了颗酸葡萄,在电报中说:「联合国实际上已成为侵略工具,所以中国现在不认为进入联合国的问题有特别意义」。 真不明白主席为甚么前不久会那样强硬地要求加入该「侵略工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