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知道是绿鸟鸡对,还是苏贞昌对?

(2006-12-06 12:02:25) 下一个
苏贞昌的算计:北高选举民进党败北


[9151] (2006-12-06)


  正在民进党“打马”正酣的时候, 苏贞昌在没有告之民进党高层的情况下,指示台湾“行政院会”邀请“法务部”及“主计处”,为“国务机要费”及特别费性质定调,从而从实质上帮马英九解了套。此举引起民进党党内一片哗然,“骂苏”之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抨击苏贞昌的“政治风骨”,咄咄逼人地逼问苏贞昌:这么急着帮马英九解套,是不是自己也有问题?

  苏贞昌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真如一些政治评论家所说,苏贞昌要通过 “两边讨好”的高姿态,一是向阿扁及党内“挺扁”派证明自己的“保扁决心”;二来是想告诉选民,他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政治人物,不愿意看到因为“特别费”风暴而使台湾陷入“政党绞杀”的泥潭之中。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问题是:苏贞昌“讨好”的时间点不对,如果真是向阿扁“表衷心”,为什么早不表迟不表,专选在北高选举的前夕表?所以说,苏贞昌此举向阿扁“表衷心”是假,帮马英九“解套”是真。问题又来了,苏贞昌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帮马英九呢?这不是明摆着,把胳膊往外拐吗?苏贞昌的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北高选举之后民进党的走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贞昌的真正目的是,让民进党在选举中一败涂地,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们可以作如下两种假设:

  一,民进党北高选举取胜,即台北输得不是十分难看,高雄陈菊保住民进党的江山。在民进党四大天王中,党主席游锡堃将是最大的得利者,他将挟“危难之际”的“三军主帅”之功,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为进军2008积蓄强力。谢长廷将以“台北战役”的败军之将边缘化,如果没有惊人之举,甚至将逐渐淡出政坛。吕秀莲既不加分也不失分,继续做民进党内的 “后宫娘娘”,既得不到过多的宠爱,也不会有“废后”之虞。苏贞昌虽然在选举中无功无过,但和游锡堃相比已经是处于下风了。况且阿扁将暂时稳住“大厦将倾”的颓势,党内“倒扁”的声音也将暂时被压制住,阿扁的政治生命将暂时得以延续,“下台”的压力将大大减小。阿扁为了进一步稳住自己的权力,将进行进一步的政治突围,突破泛滥、李登辉、红衫军的防线。阿扁如何突围?换掉苏贞昌是上上策,既可堵台湾政坛的幽幽之口,又可让自己的子弟兵游锡堃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何乐而不为?所以说,北高选举明进党取胜,苏贞昌将在劫难逃。

  二,民进党北高选举惨败,即台北高雄皆输。民进党风光不再,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党内“倒扁”的风潮将真正到来,阿扁会真的被党内外的压力压“扁”,或者鞠躬下台让吕秀莲接位,或者彻底退居台后,做一个真正的政治“傀儡”。党主席游锡堃将负败选之则,辞职下台。谢长廷被边缘化。吕秀莲表面上虽然焕发了政治命运的生机,但她在党内“人不和”,得不到广泛的支持,无疑不能担当民进党冲向2008的大任。阿扁已无暇自顾,苏贞昌反而没有下台之忧,他既得倒新潮流系支持,又无选举败选责任的负担,还挟有最高行政长官的行政资源。苏贞昌无疑会站在民进党内最有利的位置。台湾的政治生态是,蓝绿分明,就算民进党垮台,绿色板块还不会马上消失。所以说,民进党败选后台湾的绿色江山还会存在,收拾江山的最佳人选,非苏莫属。

  从以上假设可以看出,北高选举民进党败北,对苏贞昌最有利。这才是他在选前的非常时刻为马英九“解套”的真正原因。苏贞昌已经得到民进党内改革派的拥戴,已经是这股势力的实际领袖,新潮流系的林浊水、李文忠辞去“立委”,罗文嘉隔海“轰扁”,实际上都为苏贞昌选后布局打下了伏笔。

  黄安靖

《联合早报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