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孔庆东那厮又开骂了

(2009-12-23 14:29:17) 下一个

下面的文章节选自孔庆东的最新博文。

这厮又开骂了,连政府都一勺儿烩,这样的博文在国内都可以公开发表,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抱怨国内没有言论自由。
========================================================================
    12月22日是冬至,傍晚的课上我说没有钱请这么多同学吃饺子或者汤圆,就请大家到“茶馆”里喝杯清茶吧。这天讲老舍的《茶馆》比较得心应手,但是远没有我当年在中学时讲得好,因为当年是用一周的语文课来讲,可以细细品味每一处精彩也。

    晚上与家人吃了饺子,并到北大旁边的“蚁族”生活区逛了一圈,看了那些年轻人简陋的苦乐交织的生活,告诉家人这里才是中国的缩影。我课上对学生说,明年 630万本科毕业生,其中大约一半找不到工作,大家放心,党和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一定会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比如就可以学习当年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都给你们工作,但是没有工资,或者一份工资三个人轮流领,或者每年八个月给工资,另外四个月当志愿者,或者当月领给5折,年底领给7折,5年以后领给9 折……同学们都欢欣鼓舞,都说党和政府能让我们过上《茶馆》里那种好日子,真是谢天谢地谢谢政府的祖宗八辈啊!

    12月23日,早上匆匆吃了两片面包,喝了半杯凉开水,就奔赴北大开会,讨论北大应该继续保持清高的校风还是像兄弟院校那样一切以眼前利益为重。不同的意见都各有道理,北大永远没有“一个声音”的时候。中午跟高大哥一起吃饭,彼此畅谈甚欢。下午去锻炼,出了一身臭汗,感到格外舒服。特别是看到居委会的标语写着“开展全身健民”,“不要与百生人说话”,“文明溜狗,保持清结”等,让俺怎能不开心呢?

    晚上看新闻联播,说李长春同志在国家大剧院观看的歌剧《乡村女教师》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这简直是狗屁不通!“现实主义”是创作方法或者创作思潮或者创作流派,跟他奶奶的题材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不能怪中央电视台,一定是李长春同志身边出了白痴了。另一条新闻称颂澳门在亚洲首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孔和尚感到很奇怪。人家朝鲜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免费的啊。还有本和尚,俺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博士,20多年受的都是“免费教育”啊?小学中学时,每年象征性地收几块钱的学杂费,大学以后,每月国家倒贴给俺助学金,上学等于上班,难道社会主义的免费就不叫免费啦?怪不得张宏良气愤地写下《开放瓦罕走廊—— 60年后美国大兵要重返中国》的战斗雄文:“美国在完成了对中国经济殖民化之后,终于亮出了最后底牌:要求美军进入中国,建立军事基地。……为解决阿富汗10万美军补给问题,美国政府要求借道中国新疆瓦罕走廊,向驻阿富汗美军运送物资。……噩梦终于敲门了。”

    洒家脾气不好,不管这些国家烂事儿了。还是说说郁保四取个乐子吧。今天说一段郁保四跳舞。郁保四北大毕业后,仍经常麻烦老孔为他做这做那。一日托人捎来字条一张:“孔兄,北大周末若有交易舞会,请给弟弄票两张,我挟师姐同往一游。”老孔回复曰:“北大周末确有舞会,但只进行交谊,不得进行交易。特别是挟持师姐前来,企图贩卖与他人者,均由燕园派出所当场拘留,师姐没收,另罚暖水瓶6只也。”

    说两句郁保四,俺的心情好多了。后天晚上洒家要去教堂放放焰口,念念大悲咒,就不来书院了。《中学生》09年12期,刊载了洒家的《圣诞与荒诞》。此文实在太经典了,几乎每年荒诞节前夕,都有报刊登载一下。强烈建议各地教堂将此文镌刻在十字架后面,由唱诗班齐声朗诵,阿门,善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