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包围伪军据点(十四)

(2007-12-14 06:35:35) 下一个

   包围伪军据点           刘振墉
                 (苦难的年代之十四)

   
大概是在1944年,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的事。

 

那天我已经到了学校,还没有上课,只见校外的大路和小路上,走着

一群群的农民,有老有少,大部分是男的,都扛着锄头、钉耙、扁担等农具。还有人敲着锣,喊:“包围西河湾据点去”。敌伪军据点在我们学校南边约四里路,只听得那边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早将我们的心抓去了,老师只好宣布放假。

 

磨头镇近旁的西河湾据点是个神秘而又恐怖的地方,我从来没敢走近过,今天跟着无数的大人们,大胆地一直走到据点边上。据点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里面有两三个炮楼,边角上另有两间低矮的平房,有几个没有枪的伙夫在近旁淘米洗菜,看来这里是他们的伙房。炮楼为园柱形,不过两三层楼房高,侧面上留有许久枪眼(射击孔)。看得出炮楼是旧砖头砌的,怪不得鬼子伪军到那儿修炮楼,都要拆毁一大批老百姓的住房。据点的四周非常空旷,民居、树木甚至连坟堆都没有,大概全被日伪军推毁了吧,看不见一个拿枪的敌军,大概都隐藏在炮楼里。

 

那天到的老百姓很多,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竖着的锄头、扁担像树林,声势很大。有时听到几声枪声,也不知是外面打的还是里面放的。枪声一响就有人往外溜,但总能很快稳定下来。据说有乡保长代表民众向和平军提条件,要他们不得下乡扰民等等。伪区长出面讲话,他站在八仙桌上,我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人小,从人缝隙间一直挤到靠近八仙桌。区长个头很高,讲话时脸色煞白,讲些什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时间久了,我怕家里人不放心,又听到一阵枪声,不少人向外涌,我也就回家了。

 

此后和平军下乡的次数明显的少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安稳得多。

 

 从这天起,我一直迷惑不解:抗日,抗日!怎么今天连一个日本兵都没有看到,全是和平军,这怎么还叫做抗日。许多年以后学了历史我才明白,我们中华民族,虽然是产生民族英雄的民族,也是出产汉奸、败类和卖国贼的民族,民族英雄只是一个一个地出现,而民族败类和卖国贼却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产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