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德国养孩子可得到国家补贴4万6,在中国养孩子到6岁要1万7

(2009-07-14 14:15:37) 下一个
在德国养一个孩子至27岁,可得到国家补贴将近4万6千欧,在中国养一个孩子到6岁要1万7千欧,到24岁估计要15万欧,还是中国文凭,结果还要化15万欧去外国读书,拿外国文凭,一共30万欧,即 300万人民币,呵呵,


在中国,一个孩子养到6岁要花多少钱?

ZT

把一个孩子养到6岁,到底需要多少钱?这些钱到底用在什么地方?近日,上海100位家有适龄孩子的家长共同完成了一份问卷:算算育儿账。

  算账结果显示,如今在上海把一个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以下简称00后孩子)养到6岁,需要17万元,与上世纪90年代将一个孩子养到6岁需要12.2万元相比,上升了4.8万元。而将一个孩子抚养到15岁(初中毕业)的经济成本,则高达30.6万元。

  孩子年龄越小,月开销越大

  完成问卷的100位家长,从衣食住行到教育投入,一起算了一笔关于孩子抚养成本的账。

  通过对这100个家庭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一个90后的孩子,在0-6岁阶段月平均开销为1699元,到6岁的总开销为12.2万元;而一个00后孩子,在0-6岁阶段的月平均开销为2359元,到6岁的总开销为1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显示,孩子年龄越小,月平均开销的数值就越大。

  尽管有些支出过于琐碎而没有计入总支出,但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这个自己计算出来的、肯定缩水了的孩子抚养成本,依然超过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抚养孩子是个‘无底洞’。”有不少家长戏言。

  教育投资随年龄调整

  对100份调查问卷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00后孩子的家长比90后孩子的家长更会花钱;从纵向分析孩子的成长轨迹,则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会不断调整教育投资的方向。

  调查显示,孩子处在0-6岁阶段,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兴趣培养等,琴棋书画、武术舞蹈……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名,且乐此不疲地带着孩子考级、考证。

  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希望孩子的课外学习能够成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因此给孩子报的兴趣班锐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提高班、竞赛班。

  调查数据显示,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与家长在补习班、提高班、竞赛班等业余教育上的投入,成正比增长。

  另外,调查还显示,孩子在公办学校读书的,家长会投入更多的钱在孩子的课外教育上。

  健身投资“少得可怜”

  虽然所有的家长都非常愿意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然而不管孩子在哪个年龄段,都普遍缺乏运动。即使是相对更注重科学养育的00后孩子的家长,用于孩子健身的投资,与其他教育投资相比,也少得可怜。

  调查显示,在参与算账的100位家长中,对孩子比较多的健身投资,就是在夏天帮孩子报一个游泳班,其中还有很多家长是出于让孩子学会一种技能的考虑。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为孩子专门辟出一部分用于运动健身的费用,且这笔费用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学业紧张而不断缩水。

  “00后”的特别开支

  孩子进幼儿园起就有人情支出

  月嫂保姆费支出增幅居前

  从12.2万元到17万元,多出来的4.8万元到底用在哪里?除去物价原因,统计数据显示,与90后孩子相比,00后孩子支出增幅居前的依次为:月嫂保姆费、保险医疗费、生活用品费及交通费。

  请一个月嫂共同照看新生儿,是00后孩子的家长最大的一项新支出。月嫂与普通保姆不同,请一个普通保姆带孩子通常是出于无奈——因为家里没有人带孩子。而选择月嫂,则是出于科学育儿的考虑,更多00后孩子的家长认为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科学的方法比代代相传的经验更重要,因此比较舍得在这上面花钱,希望月嫂从一开始就给予相对专业的育儿指导。与之相对应,这几年月嫂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人际交往支出明显低龄化

  调查同时显示,00后孩子的主动人际交往支出正呈现明显的低龄化。一般而言,90后孩子通常要到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才会产生比较多的人际交往费用,比如生日请客、同学送礼等。然而00后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会主动要求家长买蛋糕送到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分享。

  一位参与算账的00后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从3岁开始,每次家庭旅游,儿子都不会忘记给班级里的每个小朋友带礼物,“如今儿子7岁,4年来,仅仅这一项的开销就超过2000元”。

  刚进幼儿园就开始送礼

  与孩子人际交往支出相对应,00后孩子的家长给老师送礼也越来越货币化。另外,虽然给老师送礼的现象一直存在,但与90后孩子的家长多从小学开始给老师送礼相比,00后孩子的家长礼送得越来越早了:调查显示,00后孩子刚刚进幼儿园,就有家长开始张罗着给老师送礼。

  调查同时显示,虽然不会直接送钱,但00后孩子的家长更喜欢送与货币等价的商场购物卡,且普遍认为与其送些老师不喜欢的东西,不如送一张数值比较体面的购物卡更实惠。

  “邮寄儿童”数量在增加

  调查还显示,随着新上海人的增多,部分00后的孩子还有一项支出——寒暑假回父母老家的交通费用。

  吴女士和老公都不是上海人,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双方老人都回了老家。“平时孩子由钟点工接送,寒暑假就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吴女士说,开始时孩子至少要一个大人陪同,一来一回费用很高,后来孩子大一点了,就自己飞来飞去做“邮寄儿童”,“仅孩子回老家的往返费用就超过2万元”。

  记者手记

  养孩子省不得,更惯不得

  在完成问卷的100位家长中,在外企工作的秦女士有记账的习惯。她告诉记者,账本并不是为了孩子才做的,记账也不是日后要和孩子算账,“记账会让自己更了解钱花在了哪些地方,让自己不要过分宠溺孩子,减少乱花钱的份额”。

  确实,每一位家长都是心甘情愿地为孩子花钱,或许还有人会说,17万元怎么够?但养孩子并非钱花得越多就养得越好,金钱的投入多寡与孩子的优秀程度从来都不存在正比关系。

  因此每位家长都不妨准备一个账本,记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钱?花在哪些地方?让数字提醒你——是不是让孩子学得太多了,该让他休息一下了;是不是对孩子太百依百顺了,该给他做些规矩了;是不是孩子太疏于运动了,该陪他一起去健身了……

  如果你觉得传统的账本已经out,你可以选择电子账本;如果你想偷懒,网上有各式各样的记账软件可以选择,只要点击下载,就可以轻松记账了;如果你是Excel高手,你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设计个性账本;如果你感觉自己财商较低,你可以到一些专门的“晒”网上,从“高手”的育儿账本中偷师……

  当然,你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记账,美其名曰“培养财商,从娃娃抓起”。

  相关链接

  关于孩子抚养成本的其他调查

  200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其主持的一个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把孩子从0岁抚养至16岁,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所有数据皆参照2003年的物价水平得出)。

  而最近公布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0-6岁)》则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大到6岁,平均需花费11.8万元。对此,有相当一部分上海网友认为,11.8万元这个数字比较保守。据《新闻晨报》

  延伸阅读

  一项调查显示:

  中国人为孩子储蓄多

  为自己养老准备少

  汇丰银行最新的一项全球退休生活调查显示,在中国内地,虽然很多受访者视退休为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但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尚未为退休做好准备,对退休后的财务状况也没有清晰的概念。

  汇丰银行的这项名为“未来的退休生活”的年度调查,是有关老龄化和退休生活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已连续进行了5年。今年,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调查。

  在中国内地的调查发现,仅有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退休生活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三成多(3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退休生活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划;而其余59%的受访者虽然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有一些计划,但当被问及退休后的财务状况时,他们之中90%以上的人表示没有清晰的概念。

  汇丰银行的调查还表明,中国内地的受访者中,为孩子进行储蓄的比例高达41%,是所有参与调查的15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而以退休为目的储蓄的比例仅为14%,低于23%的全球平均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内地,虽然长期以来城市人群依靠政府养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退休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退休不仅意味着养老,更意味着另一段高品质的人生。因此,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可以保障退休后基本需求的养老金之外,自己的财务准备也非常重要。

  在如何为退休做财务准备的各种方式中,中国内地受访者首选的依然是缴纳养老金,约34%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这说明人们目前的观念中,虽然已经意识到要为退休做准备,但仍然希望政府在养老中扮演主要角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