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好的时光是不是咖啡时光

(2007-01-28 21:25:06) 下一个

一、最好的时光是不是咖啡时光

 

在三月上旬,我无意中同时看了两部由台湾导演侯孝贤参与制作的电影。一套叫《最好的时光》,是他执导的。我是冲着它得奖的来头才看的,根本没留意谁是导演。另外一部叫《咖啡时光》,但我并不是为了他才去看的,只是为了看一部日本电影。等到片尾,才知道监制和脚本都是侯孝贤,心里还真有点惊讶。

 

            《最好的时光》讲述三个不同的时代背景的故事,分别是台湾解放时期(注一),清末民初和现代。用最直接的分析方法的话,就是三个故事代表三段最好的时光, 或者说,这三个故事共同阐述了同一段最好的时光 。会不会觉得这种看法有点闷呢?不如我们换个角度看,后现代的,怎么样?J

 

            你是不是很看不起后现代的写意绘画?作品看起来既没一点艺术功底又没什么意思,却偏偏让批评家赋予浓郁的艺术含义,更糟糕的是各大后现代艺术展览的介绍中,我们这些观众通常被暗讽为一群最没艺术眼光和气量-俗话说,就是不解风情-的围观者,真冤枉。

 

失落了画意,但你是不是又不想读懂后现代的诗情呢?在两年前刚开始接触英美现代诗歌的时候,我才发现当中非但没一点诗情,还充满暴力和色情。有一部分后现代诗歌舍弃内容而追求形式,开始玩文字游戏( 注二), 让你心不甘口不服,“这也叫诗?肚里没墨水还美其名曰后现代呢,还不怕我们这些现代人唾骂。”

 

            不过我发现后现代的小说还挺革命的。老实说,我所了解的后现代的小说家是有真本事的。读者还非得将后现代以前的小说都略知一二,包括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风格,才能对作品有总体上的把握。我这几个月正在看两本后现代小说理论,其中有一句话提醒了我,说的是后现代很注重颜色的运用。我的理解是后现代对感官效果(颜色,气味和声音等等)的强调。所以在一些绘画展览中,我环视一周已经可以将整个画展看完,不就是色块,色条或色点嘛?不然就是色色的人物裸体。《最好的时光》中颜色的运用如韩国导演许秦豪的《春逝》一般出色。李英爱扮演的女主角出场是穿黑色外衣戴红色的围巾,第二次出场换了一条绿色围巾,然后一连串的绿色套装,后来她与男主角分手后不穿绿色衣服(春逝了!),但她买的车是绿色的,最后她与男主角在繁花盛开的一条主街上再见面。春天又来了,人生如自然界一样又迎来另一个循环。在《最好的时光》中的第一个故事中,舒淇与扮作一个日本人的女配角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第一个镜头舒淇是穿小圆点的衬衣和西装裙,女配角出场穿连衣裙,腰部有一个很大的红色圆点,舒淇从头到尾都是穿蓝绿色,女配角则一律红色。

 

一本西方艺术史提到,后现代也很注意次序。舒淇与女配角做同一套动作,只是顺序刚好相反。女配角在片头捡球看信,舒淇在片尾看信捡球,两封信都是张震写的。我认为这一段处理得太过于明显,痕迹太重,有点卖弄。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很唯美,很注意细节的处理,等等。

 

第二个故事是侯孝贤的典型作品。虽然我没看过《海上花》,但我已经可以想像到他对清末民初这个时期的偏爱,所以在这一段他的处理手法很自然,也很传统。故事中舒淇是弹琵琶唱戏的青楼女子,她的常客是张震。沿用中学时候学的方法,故事里面有三条明暗线交织。张震是康有为百日维新的那一派人,他从舒淇口中得知另一个青楼女子有了身孕,于是安排为这位女子赎身。张震拥护自由,他反对娶妾,帮助康有为在革命失败后去日本。但讽刺的是,他帮助他人得自由却没为舒淇争取自由,舒淇只好通过琵琶泣诉对自由的渴望。

 

颁奖典礼的花絮说舒淇的对手只是差她一票而落败,我猜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段故事的对话全部有文字代替,银幕上演一段戏再出一段对白,模仿默片的表达方式,也切合民初生活那种慢的感觉。但这只会令演员的表演大打折扣,而突出了导演的地位。这令我想起当年(1996年)关锦鹏执导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类似手法。有文章批评说他亦步亦趋地照搬张爱玲的小说原话部分台词,还将原话写在银幕上,唯恐不够原汁原味。

 

我不是很明白《最好的时光》的最后一个故事。如果第一个故事是男女主角终于走到一起寻求爱情的真自由的话,那第三个故事可能是关于看似自由的假自由。表现舒淇的镜头多是侧面,很少正面,最深印象的正面镜头是最后一个镜头,舒淇为一位威胁要为她自杀的女孩子而苦恼。故事情节又倒叙,又顺叙,很多长镜(一个镜头演几分钟的戏),看得我也很苦恼。 

           

在我还不知道《咖啡时光》是侯孝贤包办监制和脚本的时候,我心里就老是琢磨怎么这部日本电影有这么多中文元素, 这对于一个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的民族来说简直是历史性突破。片中的男主角是由日本人饰演一个台湾人,更令我疑惑的是日本女主角说话时有明显的中文口音,在片尾唱中文歌曲有日文口音。这部片子有太多长镜(与《最好的时光》的最后一个故事一样令我苦恼),太多没有下文的细节描写,太多重复的象征性镜头。看完这一百分钟的电影,我觉得自己很失落,几乎看不懂当中的意义,白白煎熬了一百分钟。但片中一个老是重复的镜头似乎提示了一切。这个镜头描写的是在高楼大厦耸立的市中心几列火车穿过凌空而立的高架隧道的情景。这意味着故事情节也可以走向不同的方向,而且看不到结局。(唉,太落后了,怎么还停留在现代化的阶段?)后现代很重视“另一物”(otherness) (注三)。电影中的观众和文学中的读者都是作品中的心理战的敌方,老想攻城,夺取财物(作品的意义)和统治权(作者的用意)。可惜敌方不了解,守城的可能摆了个空城计。侯孝贤可能就是存心让我失落的(失落我一个,还有千万人!),所以所谓的“咖啡时光”只出现了一次无关重要的喝咖啡的情节。电影给了观众一颗期待的心,导演/编剧却利用它去寻找电影外的意义。(这句话是不是颇有顾城的风范?)

 

那最好的时光是不是咖啡时光?当然不尽是也。最好的时光,以我愚见,是想像读这篇文章的你怎样受我折磨的时光。JHooray!

 

注一:其实我没有查考那个时期的官方用名,这篇文章只是随便写写,请见谅。看到男主角去当兵的情节,我联想到“解放时期”这个名堂。

 

注二 : 美国有一个诗歌流派叫L-A-N-G-U-A-G-E,名字上已经玩文字游戏了。我写过一篇关于这个流派的作业,也学着玩英文和法文的语言游戏。那篇文章的题目是“De-Poetry or De Poetry”De这个前缀在英文中表示否定,但在法文中表示从属。我想讨论的是到底L-A-N-G-U-A-G-E这个流派是对诗歌的否定, De-Poetry, 还是在诗歌的领域中的创新,De Poetry

 

注三:我不清楚otherness的中文翻译。《汉英字典》将它译作“另一(物),不同(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