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者称台当局“逢中必反”把台湾推向绝境

(2007-02-27 07:33:36) 下一个
中新网2月2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刊载台湾政治大学研究员蔡逸儒的文章指出,胡锦涛春节时对乡亲讲话,说是只要民众反对的政策,政府马上就改。而台湾,大家还在为2008年尔虞我诈、机关算尽,真要让人觉得天做孽犹可违,自做孽不可活,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两岸强弱已然易势。
  
  文章写道,北京如今强调以和为贵,对内要建立和谐社会,国际上要追求和平,两岸之间希望和解。除此而外,还要在世界各地广设孔子学院,意图振兴中华文明,显见大陆这些年的进步真是不可以道里计。其中重点还不只是作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变化,这才惊人。
  
  回过头来看看台湾。文章说,国民党撤退抵台之后,政策基本上是反共但不反华,双方对追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仍然是一致的。等到两蒋过世,李登辉主政之后,台湾的发展过程产生了异化,随后民进党当局上台,更进一步把中国“污名化”,两岸的“法统之争”变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文章说,如今,短视的民进党当局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竟然陷入“逢中必反”的困境,把台湾推向绝境。
  
  从1995年的“江八点”对台示好,到1996年李登辉掌握大权,算来到今天已经超过十多年的时间。文章表示,台湾本可善用两岸关系的改善来为自己的发展找出路,结果却搞成今天的局面。借用外国的说法,台湾是活活地把本来可以是十年发展的黄金时期变成“失去的十年”,将来历史终究会对此有个评断。
  
  文章说,台湾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在经济上,由于台湾有个广大的大陆市场和投资机会,台北本可以有不少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在政治上,台湾其实也可以有很大的回旋空间。但民进党当局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为了夺取政权,区隔其与国民党的差异,非要走一条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绝路。在政治上要追求“台独”,在经济上要搞“戒急用忍”,与北京对抗的结果非但没有伤到对方,反而让自己从政治到经济到安全不断受挫。眼见别的地方都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努力做出最好的应对策略,却看到台湾的自我边缘化,实在让人叹息。
  
  文章认为,只要中国不接受,国际社会没有放弃“一个中国”的政策,“台独”必然就是一条死路,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增加紧张与冲突。台湾的民进党当局误把手段当成目标,不断强化具有排他性的所谓“台湾主体意识”,而不能、不愿建构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两岸共同论述,两岸关系终于走入险境而难以自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