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民黨「民進黨化」?老K拿香跟著綠營拜

(2008-01-16 13:20:40) 下一个

從鵝鑾鼻一路騎自行車到淡水後,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馬英九展開了以前台灣沒有政治人物試過的「長住計畫(LONG STAY)」,一開始還被民進黨謔稱為「攏是假(台語諧音)」。當時,馬英九陣營從主帥到幕僚、發言系統,沒有人強硬的回擊,外界一度存疑,馬英九一再強調要打一場「不一樣的總統選戰」,到底要怎麼個不一樣法?
「馬蕭配」在「謝蘇配」成形後,一度從領先二十個百分點跌落至近十個百分點,但長住計畫進行下來,面對民進黨強力動員的「入聯公投」遊行,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民調差距,反而又拉回之前的近二十個百分點。國民黨能立於不敗之地,關鍵之一是他們學會了民進黨拿手的「藉議題操作造勢」,甚至還有「青出於藍」的趨勢。

馬英九敢用「非政壇人士」的作風,讓國民黨能有新的思維面對選舉,動員將近六萬人的返聯公投,就是國民黨新的創舉。在遊行前,國民黨本土派本來有人質疑是不是該「拿香跟拜」,但馬陣營負責議題操作的前台北市副市長金溥聰、學者高朗、朱雲鵬,以及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楊渡等幕僚都認為,如果放棄在這個議題上和綠營競爭,公投將永遠成為國民黨的罩門,更等於將選票拱手讓人。

馬幕僚指出,公投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之一,國民黨理論上是「鐵輸」,但因為民進黨操作過頭,惹惱老共、得罪老美,大概只拿了六、七十分,得分不算高,國民黨就算再差,也有四、五十分,差距不大。再者,國民黨以在野之姿對抗執政的資源挹注,動員人數不相上下,氣勢也不見得真輸了。國民黨原本「插科打諢」的招式,使來卻意外有效果,雖然「夠瞎」,但也算得上「猛」。

國民黨不但學會了搞公投凝聚選票,還能舉一反三,發揮「公投邊際效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次公投遊行中,國民黨正副總統提名人馬英九、蕭萬長、黨主席吳伯雄及眾多立委腳上穿的「藍白拖」。

「藍白拖」這個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塑膠拖鞋,發想於楊渡。楊渡說,要比本土,「符號」是必爭標的,國民黨既要親民、又要創意,還有什麼比藍白拖更直接?他大膽在主管會議中提出後,秘書長吳敦義、副秘書長伍錦霖、廖風德等人都被說服,往上呈報給吳伯雄也獲得批准。於是,「藍白拖」竟然成為遊行中打敗民進黨「布希鞋」的黑馬。

除了穿起藍白拖,在吳敦義主導下,國民黨也開始在中南部以合法電台反制地下電台。國民黨透過買時段的方式,找年輕人以台語製播節目,「置入性行銷」國民黨的理念和候選人。國民黨的青年團更早就透過網路等管道攻佔年輕族群,「受夠啦!(sogola)」網站中有許多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反諷影片、短文,留言版更是與「綠網軍」戰得難分軒輊。網站中點閱率最高的「LP(love & peace愛與和平)之聲」,前身是為頗具知名度的「趕羚羊之聲」,以嘻笑怒罵的台語廣播劇吸引了不少聽眾,效果遠超過黨內預期。

國民黨「拿香跟拜」,似乎越拜越有心得。但光靠比議題、比創意,就能贏得明年的總統大選嗎?時間還有半年,真正的肉搏戰,只怕還在後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