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中英新型关系具有示范意义

(2015-10-16 21:02:29) 下一个


金秋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盛情邀请,将于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评社香港10月17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开启英国之行,成为10年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中英双方普遍认为,此次访问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会进一步助推双边合作,乃至中欧之间的交往。

      法国《欧洲时报》10月16日载文《中英新型关系具有示范意义》,文章说,中国人对英国的情感具有独特性。近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最早敲开中国大门,迫使中国割让香港,之后又联合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英又作为同盟关系相互支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又是相对较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从1972年中英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关系算起,至今已建交40多年。

      近年来,中英关系不断升级,大局向好,在贸易、投资、金融、文化、人员往来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但是,中英关系在逐渐站稳脚跟的同时,在局部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西藏问题、香港问题就是其中的两个方面。2012年,卡梅伦政府与达赖喇嘛的会晤遭到中国强烈抗议,一度导致中英关系陷入困境。

      就在这样“大局”与“小局”中,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迎来了第二个十年,而2015年又恰是开局之年。从近两年双方日益频密的互动来看,中英有意在多年维护的基础上推动双边关系走向纵深,这很有可能成为外交关系处理中的某种示范。基于此,此访备受期待。

      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是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七国集团成员,理应包含在其中。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习近平有着经典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因此,从中国角度看,习近平的英国之行将力求为深化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从已经公布的行程中也可以明晰看到,这次访问内容丰富、亮点频出,不仅经贸大单可期,双边、地区、全球话题也将是核心看点。

      对英国来说,重视幷强化发展同中国关系,也有很强的战略必要性,幷具备更好的现实基础。近年来,伴随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都在思考未来发展,幷尝试各种改革。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一个共同点就是进一步强化同中国的合作。这方面,本来就推崇开放经济、自由贸易的英国走在前列,尤其在金融、投资、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作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英国“率先吃螃蟹”的做法被认为具有很强示范性,带动后续欧美阵营的加入,也表明英国政府希望能与中国建立更多更好合作。

      就英国内部来讲,随着卡梅伦的连任,其内外政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幷且因为过去五年的经验积累,卡梅伦政府对中国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也更加认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在政策选择上,更多对中国采取富有建设性的合作政策,而非将中国视为对自身的威胁。这样的趋势应该会延续下去。

      从国际视角来看,尽管“英美体系”的牢固性仍然很强,幷且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也一直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影响因素,但在多极世界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英国的政治领袖们也更积极地追求自主权,加入“亚投行”是一例,近年来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从历史渊源,还是现实利益,抑或战略驱动层面观察,中英合作的态势都有强化之趋势。自今年以来,英方开始使用“黄金时代”等词汇形容英中关系,这一表述也陆续得到中国外交层面的认可,此次习近平访英也被普遍认为将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其最大看点何在?简言之,应该在于两国之间新型关系的构建,很可能成为中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一种示范,成为西方国家处理对华关系的一种示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