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出喝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Il pleure dans mon cœur

(2006-03-23 21:23:02) 下一个

既然呢,最近讲到了我的老师Sirvent,于是决定再讲讲魏尔伦的诗歌。他是我挺喜欢的诗人,而且,很奇怪的,班上一个很酷的法国男生,一看就应该是喜欢超现实主义,新小说,hiphop那种的,居然也对魏尔伦很感冒。可见人的表里总不太如一的。

话说今天讲课的内容是《il pleure dans mon coeur》,我找到了三种中文翻译:梁宗岱的《泪流在我心里》,不知名译者的《我心中在哭泣》,以及罗洛的《泪洒落在我的心上》,不过,这是我一直这么认为的,要研究一个国家的诗歌,最好翻译是逐字逐句的。例如,在翻译中文诗歌的时候,如果不做意译而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虽然会有字句顺序的颠倒,不过也许意义会更加雅致一点。

还有一个心得是法国诗词(也许西方诗词皆如此)是需要朗诵的,诗的音律性只有在朗诵中才能体现出来,我认为朗诵在西方诗词中比在中国诗词中地位更加重要。想想吧,我们一听什么晚会的诗朗诵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但听法国诗词的朗诵是一种抚摸皮肤一样的享受,有时因为太舒服了才会起鸡皮疙瘩。

我现在来试验一下:
Il pleure dans  mon   cœur

  下雨    在     我的   心里
Il pleure dans  mon  cœur
下雨     在    我的  心里
Comme il pleut sur la ville ;
好像    下雨   在   城市
Quelle est cette langueur
什么   是  这种   倦怠
Qui pénètre mon coeur ?
它  进入   我的   心里

 

Ô bruit doux de la pluie
喔 声响  轻柔的   雨
Par terre et sur les toits !
在  地上  和 在  屋顶上
Pour   un    coeur   qui       s'ennuie,
为了 一颗      心   (这颗心)  在烦恼
Ô le chant de la pluie !
喔   歌唱   的  雨     (雨的歌唱)


Il pleure sans raison
哭泣    没有    原因
Dans ce  cœur     qui      s'écoeure.
在   这颗  心  (这颗心)    在为难
Quoi ! nulle trahison ?...
什么?  没有   背叛?
Ce deuil est sans raison.
这  葬礼 是  没有  原因

C'est bien la pire peine
这    绝对是  更大的烦恼
De ne savoir pourquoi
不知道      为什么
Sans amour et sans haine
无    爱    亦  无   恨
Mon coeur a   tant de  peine !
我的  心  有   这么多的    烦恼


这首诗见于魏尔伦《无言的浪漫曲》。关于魏尔伦,当然他一直在兰波与自己的太太中痛苦的摇摆,因此诗词中才会有“背叛”一说。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无意中还发现了一个网站,上面有当年魏尔伦枪击兰波后,两人被带到警察局里录的口供,以及兰波放弃控告魏尔伦的声明。Sirvent老师一向讨厌我们在介绍诗歌中八卦这些东西,不过,我觉得阅读这些原件使魏尔伦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好,言归正传,这首诗是由四个四行诗组成的,每一句诗都为6个音节,这样,两个6音节的句子就构成了一个12音节的诗行,即为最最著名的亚历山大体,6音节的诗本身是短节奏的,非常能够表现下雨时那沙沙的短促的节奏(这也是我说的诗歌必须朗诵),我想这或许是魏尔伦选择这种简单得近乎孩子气的节律的原因,但是,它同时又拥有了亚历山大体节奏(rythme)和形式的古典美。这些东西,在翻译成中文以后,几乎是很难体会到的。

在研究魏尔伦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援引他的一句诗句“音乐(性)位于其他之上”(de la musique avant toute chose)。这同时印证了我刚才所说的。魏尔伦选择节奏,选择每句诗包含的音节数,考虑了相当多音乐性和音响的效果(sonorité)。如果深入下去,你还可以发现,每一个四行诗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以同一个词结尾,这本身是一种贫韵,不过却体现了雨声的单调与重复。同时,如果仔细阅读原文诗句,还可以发现许多位于诗句之内的韵,如第一句中的“pleure”和“cœur”(“下雨:或哭泣”和“心”),第二个四行诗第一句中的“bruit”和“pluie”(“声音”和“雨”:在法文中,位于词末的辅音是不发音的),第三个四行诗的第二句“ce coeur”和“s’ecoeur”(“这颗心”和“在烦恼”),注意到了吗?这首诗所用的字重复率相当高(总是雨啊,心啊等等),同时,魏尔伦使用了与这些字发音几乎相同的词,有规律的重复这些字句重映了柔和而单调的雨声:音乐性的体现!

我一点都不认为这些在中文翻译中体现了出来,虽然罗洛和梁宗岱都是很不错的译者。但这和译者无关。

好,现在正式进入诗歌的分析。这首诗歌是很简单的,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去分析:头两个四行诗和后两个:头两个描写的是外部的景色与音响:雨,后两个四行诗转入对内心景致的描写:柔和的痛苦与悲伤。

首先是第一个四行诗:
Il pleure dans mon cœur
下雨     在    我的  心里
Comme il pleut sur la ville ;
好像    下雨   在   城市
Quelle est cette langueur
什么   是  这种   倦怠
Qui pénètre mon coeur ?
它  进入   我的   心里

要研究这首诗,首先我要解释一下法语中的“无人称句”。简单说来,当中文说“下雨了”的时候,这个句子是没有人称的。在法语中,我们有类似的表达方法,只不过,法语需要一个形式上的主语“il”,翻译成中文,il可以代表“他”或“它”。同时,在法语中“下雨”(pleuvoir)和“哭泣”(pleurer)是相近的,特别是在它们做了第三人称单数变位的时候(pleut ,pleure)可是,我们只能说“il pleut”(天在下雨,pleut为pleuvoir的变位形式),却不能说il pleure(这时il只能解释为他在哭泣,pleure为pleure—哭泣的变位动词)。所以,你们发现了吗?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就出现了一个文字游戏:il pleure(第一句,哭泣),和il pleut(第二句,下雨)。那么对于第一个il pleure,我们应该怎么解释呢?它就包含了丰富的含义:可以是作者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表达方法:我的心在哭泣(下雨),好像城中飘着细雨。它拥有了“哭泣”的含义,又拥有了“下雨”的表达形式,还需加上它们发音的近似。这种音响,句法,文辞的相似性更加强调了本诗的意义。

另外,正如我刚才所说的,“心”(coeur)这个词在这首诗中重复率特别高,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一个词总是处在韵脚,或者在朗读时需要停顿的位置,如第二个四行诗的第三句“pour un coeur”,第三个四行诗的第二句“dans ce coeur”,第四个四行诗的最后一句“mon coeur”,这种重复强调出了主题:这是一首关于“心”的诗。即使纯粹从形式上和音响效果去考虑,cœur一字的安排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了。

所以,正如中文诗词一样,法文诗词中每一个字词的安排都是有目的性的,这同样无法在翻译中体现出来。

而我特别喜欢是这一节中的第三句的 “langueur”一词,中文翻译成“凄楚”,“(荆棘般)的烦扰”,ok没有问题,不过,langueur所含有的是一种倦怠,懒散的含义。好比黄昏听着寒冷的雨声,坐在渐渐暗下去的屋子里,心中的空空落落,无爱无怖,无思无觉,最深沉的痛苦仿佛已经变得很轻。我非常喜欢这种彼特留克式的感觉:举重若轻。这是含蓄的好处了。

在第二个诗节中,我们轻易也可见作者在“雨”和内心情感之间的随处转换。是雨的歌声,还是哭泣之音?“雨”与“哭泣”已没有办法分开对待。

第二个部分:

 
Il pleure sans raison
哭泣    没有    原因
Dans ce  cœur     qui      s'écoeure.
在   这颗  心  (这颗心)    在为难
Quoi ! nulle trahison ?...
什么?  没有   背叛?
Ce deuil est sans raison.
这  葬礼 是  没有  原因

C'est bien la pire peine
这    绝对是  更大的烦恼
De ne savoir pourquoi
不知道      为什么
Sans amour et sans haine
无    爱    亦  无   恨
Mon coeur a    tant de  peine !
我的  心  有   这么多的    烦恼
 

如果仔细观察,第三个诗节的第三个诗行是以问号结尾的,最后一个诗节的最后一句却是感叹号。这就好比作者在整首诗的篇幅中寻找着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我感觉如此的痛楚,是因为雨吗?”如果不是,那是因为“背叛”吗?哦,什么痛苦比得上得知爱人的冷淡之后的凄凉?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我是有体会的。心里空空荡荡,因为无论你是怎么样,美丽,富有,才华,你都没有任何的方法去减轻这种“葬礼”(deuil)般的痛楚,你只有时间。因此我也特别喜欢“deuil”这个词,中文翻译成“悲哀”“忧伤”,怎么能表达出精神上的失去爱人(就好比丧礼一般)的痛?而这种痛又是用一种如此单纯到了近乎孩童涂鸦似的的形式去表达的。也许,这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精神的彼特留克”吧?

同样的,在第二部分中,除了第一句依然提到了“雨”,雨在这一部分完全消失了。雨完全让位于忧愁。这种忧愁,首先是“倦怠”,现在变成了“丧礼”,诗句在发展,情感在变化,用的词越来越“重”。好比啜泣中含着某些短暂的时刻:无喜无忧,无爱无恨,无思无眠。作者在最后发出“我既无爱亦无恨,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的悲伤”这样的感叹,把想像的空间留给了我们。罗兰巴特说:“作者已死”,是读者在创造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而不同人则有不同的解读。对于我,魏尔伦是如此之温柔。我一直愿意把他想像成一个中年男人,沉浸于写“醉舟”和“沉醉的早晨”的兰波的青春,毒药般的青春之中。当我的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我便觉得中年人对年轻人之爱并非如此的猥琐,它是一种挽留,一种哭泣,一种天下大定以后内心的空落,一种明白了“人生不过如此”之后最轻的重,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没有任何爱应该是猥琐的,我不是,你不是,魏尔伦当然也不是。

注:
彼特留克:他与但丁一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之父。相信网上一定会有他许多的介绍,他的作品,生平等等,在此不再赘述了。说些中文介绍中可能没有的东西:他对于法国的文艺复兴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里昂派诗人,如Maurice Scève, Louise Labé,简单来说,彼特留克式的句子就是词句的反差,如“我在感觉寒冷的同时经受着酷热”,“快乐中夹杂着痛苦”,“笑着哭泣”等等。同时,彼特留克式的爱也是柏拉图式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惠兰 回复 悄悄话 今天才看到你写给我的评论和祝愿,真的很感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