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不修正要打到二00八嗎?

(2007-02-03 20:48:58) 下一个
Posted on 2007-01-04 17:53 夏珍 閱讀(3031) 迴響(0)

正常人總是安於現狀,畏怯風險,面對改變,總有莫名的不安,甚至恐懼。不安到了極致,不問改變的利弊得失,即使談不上改變,只是「口頭調整」,都一腦袋的排斥。結果,我們就失去了各種變得更好的可能。
 
 行政院長蘇貞昌為了兩岸政策鬆綁,從上任思量到一二九選後,終於拍板。不論是已經開放的八吋晶圓廠登陸,或者規畫中的人民幣在台兌現,乃至兩岸民間仍在協商的包機與第一類大陸觀光客來台,都不是新案,非但如此,還都是研議經年的老案,從業界到政壇,利弊討論已久。就因為冠上一個「蘇修路線」,半年才搞定,搞定之後,不論是陳水扁總統或蘇貞昌本人,都一再聲言,「沒有蘇修路線。」
 
 廢話!陳水扁上台六年多啦,這些政策從他上台前就開始研究,早落實,那還需要蘇貞昌去「修」?蘇貞昌不過是把陳水扁早該做的事,終於做了,做之前還「特別報告」,案經國安會、陸委會、相關部會共同研商確定。蘇不修,難不成要等二年後馬英九來修?

 面對台灣這個僵滯的局面,笨蛋才會再等二年。馬英九真的有點笨,但沒那麼笨,卸下台北市長專任黨主席之後,立刻提出新的朝野互動關係模式,被外界定位為「馬修路線」。馬英九的反應,和陳水扁、蘇貞昌差別不大,立刻聲言,「沒什麼馬修路線,我一向如此,從未改變。」

 廢話!馬英九真沒改變,只是一貫拉不動立法院。馬修路線究其實,不過就是立法院長王金平一而再、再而三期待的:國會理性監督,該通過的法案要通過,該審查的預算要審查。馬英九若早一年多做到,那還有什麼修不修的問題?就像他自己說的,「當時」對藍委杯葛行政院長謝長廷上台施政報告,「就不以為然。」做為黨主席,對本黨國會議員的議事舉措,第一時間毫無置喙餘地;事隔數月,再談自己的不以為然,莫怪藍罵綠譏。

 最笨的是,馬英九自以為聰明,要幫民進黨和共產黨「牽線」,儘管擔任過陸委會主委,馬英九從未登陸過,他的大陸經驗可比大多數民進黨人湺嗬病W约簺]經驗沒關係,他還忘記深讀自己倚重的策士寫的書,綠營天王個個都曾經赴大陸參訪,甚至接受招待,民進黨各派系幾乎找不出來在大陸沒線的,大陸人士的紙條甚至都能出現在陳水扁的口袋裡,他牽什麼線呢?

 但這不是馬修路線的重點,重要的是「做個負責任的多數黨」,不論在中央或在地方。重建朝野關係,這不是民進黨講了六年的話嗎?馬英九突然肯幹了,民進黨卻被嚇傻了。

 譏嘲馬英九的藍綠立委,在藍多的是本土派,講白一點,都是王金平人馬。馬英九推不動朝野協商議事時,這群人總挑王馬心結;怪了,馬英九配合國會議長,推動國會議事,這群人還是能嗆馬,說馬英九搞不清楚國會生態。他們顯然不知道,國會生態搞成這樣,除了他們,沒有別人。
  
 馬英九錯了嗎?蘇貞昌錯了嗎?其實,他們都沒錯,他們只是把早一點做不到的事,下定決心就去做了。結果,不習慣的反而是一路死腦袋搞藍綠對抗的國會議員,他們就靠對抗、對罵上電視扣應、拉攏選票,兩軍主帥都要談和解,他們還能活嗎?藍委甚至說,「難不成以後霸佔主席台,都要向馬主席報告?」這很奇怪,身為國會議員,除了霸佔主席台、上電視扣應,總還有其他職權行使的辦法吧?

 任何政治領袖,有勇氣走修正路線,都是值得肯定和佩服的,柴契爾如此、布萊爾如此,迄今柴契爾主義對英國社會的影響依舊深遠。尤其是,面對僵化的既有體制或政治菁英,膽敢抗戰、甚至攻擊,並以此推動改革,這就是造成社會改變的開始。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真有所謂的「蘇修」、「馬修」,套句國民黨立委批評馬英九的話,蘇貞昌和馬英九實在是「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多啦。他們從不攻擊他人,只小小地「挑動」既有的僵化體制,甚至連坦承自己的「修正路線」都不敢,不敢講沒關係,只要肯做,就還有點希望。至於他們「路線微調」的目的是不是為了二00八?不知道;但是,有調整、肯調整就是對的,難不成,台灣還要打到二00八、二0一二?

引用: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ctsummer/archive/2007/01/04/2986.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