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修憲既已喊卡 就順勢收攤吧

(2007-02-03 20:47:41) 下一个
2006.10.06  中國時報
修憲既已喊卡 就順勢收攤吧
中時社論


真的很難理解,一個正面臨內外危機交相衝擊的執政黨,既不理會它的治理危機,也不願面對它的貪腐沉痾,卻一再傾全黨的政治資源企圖去拆解國家的根本大法。而這其中最大的荒謬是,管你府院黨折衝來、討論去,就算得到再高明的結論或共識,也根本沒能耐將之落實。畢竟目前任誰都知道,管你什麼憲改草案,出了民進黨的大門,大概程序就算是走完了。弄到最後,講好聽說是要在未來選舉時給藍軍壓力,講難聽就是留給深綠選民一個交代罷了,就這樣,再多也沒有了!

不諱言地說,蘇與謝聯手擋下游所推動的獨版憲改草案又怎麼樣?能有什麼更崇高的意義值得去大書特書?這些天王們難得聚在一起議事,有多少更重要的政務該討論?他們知不知道,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五月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已從十一名掉到十八名,上個月世界經濟論壇(VEF)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的總排名也從第八名掉到第十三名。而國際透明組織剛出爐的貪腐指數印象報告,台灣的排名更是大幅超前,這些難堪的數據所描繪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正在大幅退步的台灣!身為執政黨,又言必曰愛台灣,天王們有機會能聚在一起難道不該為台灣多想些對策嗎?為什麼思來想去揮不掉的念頭,永遠都是想找憲法的麻煩呢?


好吧!且讓我們再一次點清楚這次炒作憲改議題的幾個荒謬性:第一、是永遠搞不清楚想做的與能做的差距究竟在那裡!民進黨從陳水扁到游錫堃,心中真正想要做的,從來就是要制憲公投,就是要直接處理領土與主權的課題,畢竟也惟有處理這些課題,才能掀起綠營支持者的動員熱情。問題是這些課題不論你再怎麼迂迴,就是會碰到美國「四不」的紅線,而美國狠話已經先撂了,甚至都講到質疑陳水扁「領導能力」的地步了,再說下去就更難聽了。你好膽就跟美國說不嘛,既然是基本價值就該堅持到底呀,臨到節骨眼還是不敢,還是變成要「再研議」,於是一切又倒回原點,再一次印證搞制憲公投、想動憲法總綱,是「作不到就是作不到」!而且是每試探一次,就與所追求的目標距離更遠一點。而最荒謬的地方就在這裡,不需要等多久,新一回合的試探又可能要啟動了。

第二個荒謬在於,永遠都不掩飾地把憲改視為餵養權力之工具。想奪權的時候旗幟鮮明地主張總統制,把內閣制判批得一無是處,要捍衛本土政權的時候,又處處挑總統制的不是,把內閣制的好處全捧上了天,若是把民進黨歷年提出的憲改草案找出來比對比對,只能用處處可見「昨是今非」來形容,也處處可見同樣的人在不同的時空下做出立場截然不同的主張。問題是如果修憲的權謩訖C者已經這般「昭然若揭」,憲政體制的選擇只是在配合個別政黨的現實需要,請問別的政黨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陪你玩呢?

這就推到第三個荒謬了,明明知道現行憲改的門檻極高,也明明知道要順利進入修憲進程不可能只有一個黨唱獨角戲,更知道居多數的藍軍對修憲倡議的反應一直都非常冷淡,民間更是嗅不出有要急迫修憲的氛圍,那麼民進黨這一頭熱的修憲究竟是所為何來?難道只是為選舉?要知道只要馬英九與泛藍陣營一天不想搭理,憲改在立法院連成案機會都沒有,管你開一百次憲改會議都沒用。聰明如民進黨如何可能會看不清這一點?

先不談憲改內容,就談純權值牟呗运伎及桑∶襁M黨這回玩憲改如果進不能達到制憲目的,退又不能形成堵馬的效果,外部惹得美國不快,內部營造不起正面討論的氛圍,那它其實只剩下轉移焦點一個作用了,問題是,台灣的主流民意,會願意接受因為要憲改,所以可以原諒所有的貪腐作為?會願意只是因為要催生新憲,就必須容忍所有低劣的政績?再重複一次我們以前說過的話,如果結論是「再研議」,那何妨見好就收吧!歷史上從來沒有外部環境不容許,內部共識未建立,外加一個聲望根本不足兩成的總統,還有本事催生新憲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