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當心,綠色的政治枷鎖

(2007-02-03 20:47:51) 下一个
2006.11.07  中國時報
當心,綠色的政治枷鎖
邱莉莉/台南市(民進黨籍市議員)


陳總統提出薪水減半、奉天及當陽專案繳庫、國務費入不敷出等理由,說明沒有貪汙的動機與事實,這樣的回應,基本上符合深綠民眾對國務機要費起訴案一貫的判斷思維,但基層對於陳總統祭出一審宣判有罪即下台的猛藥,卻是喜憂參半。

「下台條件說」固然讓扁和民進黨一時迴避外界席捲而來的撻伐和質疑,但等待司法判決的期間,總統和黨儼然被戴上一副政治枷鎖,政策推動和政治邉拥目臻g都可能受到侷限,是否會因此產生實質上的「跛腳效應」,黨員與支持者內心普遍存在著疑慮。


扁下台與否的話題,在基層民進黨員間其實已開始引起激辯,但他們的理由不是如藍軍或紅軍的「反貪腐」或「執政無方」,大前提是建立在阿扁該如何自處才有利本土政權延續,如果陳總統只是等待司法判決而消極作為,那麼有一群人就可能因此弱化挺扁及認同民進黨的意志。

和上次「向人民報告」不同,即便是基本教義派,支持者再次表明阿扁目前不需下台的行動方向雖不變,但強度已明顯削弱不少,也就是說,光透過「刺激/反應」被動化解外在環境挑戰的政治操作模式已逐漸出現邊際遞減效果,他們期待的陳水扁是有如聖經約書亞紀所言「你當剛強壯膽」般堅毅果決,而非只是以未涉貪汙弊端為標準自我要求,從「下台條件說」以及螢光幕上回應國務費弊案的種種解釋,他們還是看不到理想的阿扁。

除非陳總統短期內能提出讓支持者信服的改革政策、實現當初政黨輪替的理想,認為阿扁留任對民進黨總統勝選是加分的,否則黨員不滿的議論聲浪勢將愈來愈強。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觀察的限期可能會因逐項選舉來臨的壓力而比司法一審判決來得短,這是陳總統與黨中央認為可暫時脫身的當下,應該警覺到的基層聲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