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风光

古今中外事,都付笑谈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学中文三难!

(2007-02-25 16:29:22) 下一个

这篇说中文难学,针对的对象是客居他乡的中国父母或老师,说的是对有英文背景的中国子女(学生)教汉语的难。今天先讲三难,以后有时间在继续“发难”! 

第一难: 不讲"道理"

(1) 中文的用词缺少一致性。某人有好事发生,我们说那是吉星高照运气好。一天与朋友相聚在麻将桌上。赢钱的高呼手气旺,输钱的直叹手气臭。麻将桌上比的是手上运气的好坏,麻将牌是用手推的嘛,这不难理解。可同时我又想到了中国人的足球情节。足球用脚踢,中国足球队赢球时,我们可以说他们脚气旺吗? 输球时能不能骂他们脚气臭? 大概不能,脚气就是香港脚,脚气旺就是脚气臭,一回事,跟脚上运气无关。 

(2) 中国有人爱狗有人骂狗,这本也算正常。文化大革命时,被揪对象的子女常被人骂是"狗崽子",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人饱受屈辱。但关于狗还有另一说: 中文里,狗,犬是同义词。讲歉虚礼貌的父母在和别人交谈时,常会把自己的子女称作犬子。可"犬子"不就是"狗崽子"!  

第二难: “逻辑”不清。

(1) 得病的人总希望恢复健康。可日常话语中,人们的讲得就有点儿不那么回事, 请看下面两句对话

     A先生: 嗨,阿B,你姐的病最近恢复了吗?
     B先生: 你姐的病才恢复呢!

二位就这样掐起来,多冤那。也难怪,要恢复的是健康,谁愿意恢复病呢

(2) 再看另一场景: 公园里,柳荫照水。小河边插一警示牌,上写"小心落水"。可这是要告示寻芳的人们要小心地往水里落,还是要警示游人注意危险以免落水

(3) 你宅心人厚,经常从市场给邻居朋友捎带东西。朋友来你家和你清账,你跟朋友客气说,咱们自家人,不用算得那么细。你儿子在一旁想,明明来的是外人,非说是自家人。算账还不用算得太清,可昨天还教我要亲兄弟要明算账呢。接受美式教育的儿子,能不晕嘛? 

第三难: "词性"难分。

(1) 中学的儿子(或女儿)要按 part of speech 分个中文词性,你怎么办? 举例说,female and male, 中文词有公母,还有雌雄。人可以一决雌雄,但动物一般只分公母。能换着用吗? 一决公母,分出雌雄如何?  

孩子知道他/她有外公,但为什么外婆不能叫做外母? 同样,mother 中文叫母亲,但father 能叫公亲吗? 再有,孩子有了清楚的概念: 父母是夫妻。在家听到妈妈管爸爸叫老公,可爸爸叫妈妈"老婆" 为什么不是老母?

 孩子跟你回国探亲,见识了中国的"公厕"现象,他问: 有母厕吗? 你怎么回答?  

(2) 一二三是数词,简单。三个轮的车叫三轮车,自行车两个轮,为什么不叫两轮车? 独轮车一个轮,叫一轮车行吗?  

(3) = good, = old,是形容词没错。你确定? "这首歌好好听阿",孩子听到这句"现代汉语"要你解释,你说的清? 那好,"妹妹好可恶!" 是妹妹好了才可恶还是可恶了就好? 有位年长的老师教孩子中文,孩子问,"老师老吗?" 你还告诉孩子,老师是老老师,有经验要好好学? 您先把词性解释清楚了。 

(3) 动词? 更乱了。为什么孩子学画画,可不学字字而要学写字。上厕所小便可以说尿尿,那大便能说...? 说了糙话还得请你原谅,但愿你能看到那不太糙的理。 

中文的难,罄竹难书。要说清汉语难在哪儿,这题目大了点。还是用李咏的"典故"做个结尾吧: 独木桥,一头老虎蹲上头,一老头想法要过桥,还真过去了。

: 怎么过去的?
: 晕过去的。




http://club.pojaa.com/viewthread.php?tid=6799&extra=page%3D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yma 回复 悄悄话 你这个三难是针对一点不会中文的。如果中国孩子从小在家说中文,这三难都不存在。
边城秀才 回复 悄悄话 尹君的口头语很幽默,我想,这看来是常常品味汉语的结果,今天一看此文,果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