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一家

一家之言,细品清茶浊酒; 大家之路,阅尽江北海东。
正文

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

(2007-07-28 17:24:21) 下一个

著名的《读者文摘》杂志,每年都要在全球进行一次有关社会学的测试。去年进行的是文明礼貌测试,测试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开门时,看看有多少人肯为后面的人扶着门。记得去年的测试结果中,好像纽约排在第一,多伦多是第二。

今年,《读者文摘》进行的是一项诚实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读者文摘》在全球不同的国家选了32个城市。《读者文摘》的测试人员,在每个城市的不同地点,同样放了30部中档手机,看看这些城市的市民们,是否会将这些故意遗失的手机,诚实地归还回来。

测试结果:全部960部手机,有654部手机遇到了诚实的人,被送了回来。

68%,一个诚实的比例。

在今年的测试中,多伦多依然表现很好:30部遗失的手机,多伦多市民归还了28部!

而欧洲的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Ljubljana,这个人口还不到27万的小城市的市民好像更诚实,他们送回来29部!他们排在了榜首,多伦多第二。

亚洲城市表现最好的,是韩国首都汉城,那里的市民归还了27部手机,排在第三位。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排在第四位,有26部手机回来了。

加拿大的另一个大城市,蒙特利尔表现也不错,排在第五位,他们归还了25部手机。

去年排第一的美国纽约,今年和印度的孟买、菲律宾的马尼拉一道,排在了第六位,都是归回24部手机。据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今年之所以表现一般,是因为他们一见到陌生的手机,都不敢捡起来,担心是恐怖分子的炸弹,往往去叫保安人员。

保安人员就诚实吗?也不一定。在香港的时代广场,测试人员明明看见了一个保安人员捡起了手机,然后用纸包起来。当记者马上走过去问他时,他竟反问:什么手机?我什么都没见到。如果你丢东西了,应该去问失物招领处。他说话的时候,手机就攥在他的手里。

同样的事情,出现在6个不同的城市,竟然都是保安人员拾机不还。所以,也不能相信穿制服的人。

测试中还发现,是否诚实,和你有没有钱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位52岁的建筑工人,寒酸得已经有6年无家可归了,可当他从站台上捡到手机时,毫不犹豫地归还了它,绝不占有。

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手机故意遗失在一个富人区繁华的高档商场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贵妇人,见到专卖店货架上的手机后,赶紧抄过来就走,记者追都追不上。

而在巴西的圣保罗,一位穷苦的年轻母亲,连抱带拖着三个孩子,把手机送还给记者。她说:我并不富裕,但我的孩子会知道诚实的价值。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个10岁的男孩捡到了手机,他恳求父母让自己留下手机。他的父母开始还有些迟疑,男孩搂着妈妈又亲又啃的,最后父母同意了。

参加测试的这32个城市中,幸好没有中国大陆的城市。不过,台北和香港,表现得也不佳,没给中国争脸。台北人归还了16部,排在第26位;香港人只归还了13部,不幸地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一起,排在了最后一位。

其实,香港市民能送回来30部手机的43%,就算不错了。如果在内地城市,这项测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甚至都不敢去想。

尽管,这项测试中,难免具有某种偶然因素,不算很科学,但至少可以折射出,一个普通人在遇见“外财”时,所面临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是贪心留下,还是拾金不昧。

多伦多45岁的Carlo Thorne,在归还手机后说的这句话,应该代表了那些诚实的人,和他们美丽的心灵。他说:我是在一个道德观念很强的家庭里长大的,所以我一定要归还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捡到东西不还,就和偷盗一样。

没有诚实,人们之间就无法彼此信任。丢了手机,可以捡回来,但绝不能把你的诚实丢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