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俄美军事大较量:大打高难度的“斯诺克”!

(2007-08-09 12:04:37) 下一个

  明天,上海合作组织在俄罗斯的“和平使命-2007”反恐演习将正式开始。今天,我在凤凰卫视作了一期评析美国所谓的“军事专家”称中国已拥有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的节目。这两件事情我认为都与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安全有相当大的关系的。

    先说弹道导弹打航母的事情。不久前,美国国际评定策略中心副主席理查德·费舍尔发表文章称:中国已经拥有了可以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而我在节目中基本否定了他的这种说法。如果经常泡军事论坛的网友可能都清楚,理查德·费舍尔最近很多有关中国军事装备的评论分析都来自大陆军迷网上的讨论,他的话猜测性很大。同时,更主要的他的目的是制造“中国军事威胁论”为美国军火商向国会争得更多纳税人的钱,更多的武器订单。
    当然,我否定他的分析更主要的还是我认为:中国大陆不可能把反“台独”军事斗争的成功仅仅寄托在研制出所谓“可以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上。实际上,与其投入高成本研发打航母的弹道导弹,从投入和作战效能上看,远不如把投入用在弹道导弹突防、甚至打击卫星上去。而且从长远来看,以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和贸易量,要在太平洋方向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安全环境,至少要在关岛以西与美日形成军事平衡甚至相对优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仅靠一两个类似“弹道导弹打航母”这样的“独门绝活”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拥有强大的独立的军重工业。
    说到这儿,我们看看这次以中俄为主的上合组织联合反恐演习,其中只有中俄是作为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而中国出动的主战装备至少大型运输机和运输直升机都是俄罗斯造的,其他的主战装备又有多少是我们完全“原创”的呢?这恰恰表明,我们的军重工业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加快走。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很多网友为什么那么把希望寄托在“打航母的弹道导弹”上呢?这无疑是因为1996年李登辉访美挑起台海危机时美国来了航母而我们只能试射弹道导弹这个逻辑起点。如果不是十几不研制新型飞机和先进舰艇,我们当时真的有必要试射弹道导弹吗?
    但是历史不电子游戏可以重来,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的境地:美国和日本明显地利用台湾给在我们面前制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类似台球上的高难度的“斯诺克”。这个高难度的“斯诺克”后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难度的“斯诺克”——人民币升值、食品安全、苏丹达尔富尔……。这些“斯诺克”难道仅仅都要靠一个类似“打航母的弹道导弹”的独门绝活去破解、去转守为攻吗?
    现在我们再看看这次由俄罗斯主办的上合组织联合反恐演习。虽然参加国特别俄罗斯都强调演习不是针对第三国,但是从俄罗斯对演习地点的选择、兵力的配置,难道没有向美国和欧洲传递什么的意味吗?俄罗斯最近频频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设置的“斯诺克”——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颜色革命、科索沃独立(如果11月美欧绕过联合国支持科索沃独立很可能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鼓励“台独”势力的“斯诺克”)……。俄罗斯不仅展示了独门绝活——弹道导弹、核潜艇,而且还以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在北冰洋插国旗给对方反手作了“斯诺克”。那么这次上合组织在俄罗斯境内靠近中亚举行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美国的战略评估中,会不会是一次俄中联手趁着美国在中东比较“颓”时要给它作下的一个“斯诺克”呢?同理,在中国的战略评估中,美国正在关岛的演习会不会是其趁着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利用台湾问题正在给中国作下的“斯诺克”呢?
    说到中、俄、美、台湾地区还有中东,不能不让人想起49年前8月份发生的一件军事上的大事——炮击金门。老友杨浪兄在他的《战争边缘——对炮击金门的战略回顾》一文中这样写道:
    实际上,金门炮战在军事上对美军在中东的牵制作用是有限的,至九月初,美军在台湾海峡集结的60余艘舰艇、430余架飞机中,只有“埃斯克斯”航母及其辅助舰只是从地中海地区抽调的。但是当黎巴嫩新政府成立后,美国失去了继续干涉的借口,在没有达到既定目的的情况下,于10月8日宣布从黎巴嫩撤军,艾森豪威尔的“新中东政策”寿终正寝。美国对中东军事干涉的失败,其内因缘于当地复杂微妙的局势变化,其外因也与苏联集团的牵制有关,从这个意义上,中国沿海的军事斗争起到了政治上道义上的支持作用。在当时条件下,这种作用当然可以归于两大冷战集团对峙的背景之下。
    美、俄、中、台湾地区、美国对中东军事干涉、中东撤军……。50年前后的历史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当年我们试图利用台湾给美国在中东作一个“斯诺克”,而49年后台湾却很可能被美国利用给我们作一个高难度的“斯诺克”。
    看高手打台球就是看一门艺术,看高手玩战略同样是看一门艺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