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欢历史与军事。我是《几曾回首》的版主,欢迎来论坛上贴讨论。
正文

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内幕

(2007-02-11 14:03:27) 下一个
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内幕

日本投降后,斯大林继续使用旅顺基地

旅顺口是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隐蔽险要,终年不冻。中国清政府于1880年建造旅顺港,费时10年,耗资430多万两白银。

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辽东半岛被日本强行割让,但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以3000万两白银让中国赎回。沙皇俄国乘人之危,借口保护中国,于1897年12月强占旅顺、大连,并于次年3月迫使中国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条约规定,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租借给俄国,为期25年,其中旅顺口及大连湾内一个港口专门辟为军港,仅供中俄两国兵舰使用。

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败北,旅顺基地转为日本人占有,1945年8月9日,苏联以百万大军进入东北的情况下,迫使蒋介石政府的代表于1945年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关协定规定,旅顺口作为纯粹的海军基地,仅由中苏两国舰船使用,为期30年。

此后,旅顺、大连地区实际上成为苏联的军事管制区。

1949年初,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关于旅顺海军基地的处理意见,斯大林表示,由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已经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和约,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但如果中共认为苏联军队立即撤出旅顺地区为宜,那么苏联准备满足这一愿望。中共当时根本没有海军,自然无法接受斯大林的“好意”。

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旅顺口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党内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在这方面,当时在苏共领导核心中最不起眼的赫鲁晓夫特别需要得到中共的支持。因此,在1958年兼任部长会议主席之前,赫鲁晓夫主要是利用党的渠道向中国通报各种情况,以求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通过这条渠道推动向中国提供大量经济的和军事的援助。交还旅顺口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苏联派遣了庞大的政府代表团访华,而率领代表团的不是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却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作为给中国准备的厚礼,赫鲁晓夫多方奔走,四处游说,促成了大量援华项目的确定。此外,苏军提前从旅顺海军基地撤出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不过,事情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从政府的角度看,苏联当时尚未把对华关系摆在显著的地位。笔者在俄国解密档案中发现了一份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有关措施的决议草案,从草案内容看,苏联政府最初确定的出席中国五周年庆典活动的政府代表团规格较低,团长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团员有苏斯洛夫、卡巴诺夫、亚历山德罗夫等。

但接着又出现一份文件,完全改变了问题的性质,这就是1954年8月5日苏联外交部第一远东司司长库尔久科夫关于苏联代表团出访北京的有关事宜给副部长维辛斯基的请示。根据这份文件,苏联代表团访华决不仅仅是参加庆祝活动,而是进一步改善中苏关系的重大举措。

远东司起草这一文件的背景如何,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表达了赫鲁晓夫力主改善中苏关系的意图。不过,这一文件在外交部内遇到了阻力,而不同意见主要是针对旅顺口撤军问题的。于是,9月9日远东司再次提交的报告,以及9月15日葛罗米柯给苏共中央关于参加中国五周年国庆事宜的请示及所附决议草案,都没有提到旅顺基地的问题,代表团的规格也没有提高。

在目前笔者收集的俄国档案中,没有关于此后情况变化的材料,但当事人的回忆弥补了文献上的缺憾。苏联对外贸易部主管对外经济联络的副部长科瓦利在回忆中谈到了苏联代表团赴中国之前的准备工作。

代表团的准备工作由赫鲁晓夫的支持者米高扬全面负责,经济援助方案的制定由科瓦利主持,外交方面的事务由外交部部务委员费德林负责。赫鲁晓夫从一开始就不断详细地过问援华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一次又一次地召米高扬去汇报。赫鲁晓夫“处事果断,几乎重新审理了每个工程项目”,直到9月25日,即代表团出发的前两天,苏共中央主席团工作人员还在进行有关协定最终方案和其他有关文件的修改和整理。看来,外交部9月15日方案是被苏共中央否决了。因为9月24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确定的方案,代表团团长已经改为赫鲁晓夫本人,而且包括了交还旅顺基地的内容。随后,尽管以伏罗希罗夫为代表的一些人对归还旅顺基地持反对意见,赫鲁晓夫仍力主归还,并表示,没有包括归还旅顺基地这些实际内容,苏联派如此高级的代表团去北京参加庆典、同毛泽东会谈,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赫鲁晓夫的带动下,其他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也发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见。最后,伏罗希洛夫勉强在文件上签了字。

苏联军队撤出及旅顺基地的交接

国庆活动结束后,中苏双方开始进行会谈。赫鲁晓夫在10月2日与毛泽东的第一次正式会谈中,便谈到了旅顺口问题。据赫鲁晓夫本人的回忆,当苏方提出从旅顺口撤军,并将基地及其设备无偿移交给中国时,毛泽东最初曾表示犹豫和担心。毛泽东提出:现在是否有必要这样做,因为美国可能会利用苏军从旅顺口撤出之际,在这个地区向中国发动进攻。赫鲁晓夫说:“毛泽东同志,我们不大相信美国人会这么做。不但如此,我本人坚信,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然,对此不可能有任何保证,因为美国执行的是一条侵略政策,而且在朝鲜的战争才刚刚结束。但是,我们也正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调派军队,这与撤军是同时进行的。如果发生敌对性进攻行动的话,我们当然会帮助你们的。”最后,毛泽东表示不再反对苏联撤军了。然而,双方在旅顺口武器设备的处理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周恩来提出,中国希望苏军撤出时,不仅将基地的设备留下,而且把炮兵武器也留下。赫鲁晓夫表示,所有的设备都可以无偿留给中方,苏方也同意把重武器留下,但要付钱。周恩来坚持想无偿得到这些武器,赫鲁晓夫没有让步。

1955年1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从朝鲜东海岸回国,接管苏军在旅大地区的防务。2—5月,中央军委又陆续调空军、海军和公安部队进驻旅顺口,并组建了海军旅顺口基地。5月25日至27日,苏联驻军指挥机关及陆、海、空三军约12万人分批撤离。

摘自《文史博览》

沈志华/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