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南调整军事战略 强势海军监控南中国海

(2007-05-15 06:18:31) 下一个
越南调整军事战略 强势海军监控南中国海
中军网 www.milchina.com 


 

越南海军正在建造三十至四十艘四百吨级的军舰,并计划投入38亿美元,在越南东北部建造一座占地三千公顷和可停靠四万吨级战舰的大型军港,同时还要更换一批远程对海警戒雷达,用以加强对南中国海海域的监控力度。

  科技日报报道,由于越南独特的海上战略地位,在南沙地区又与中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因此,其海军发展的动向格外令人关注。新军事战略要求海军的发展,必须以捍卫海洋权益为使命,其作战能力要能有效应对主要来自海上的威胁,进而为越南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保驾护航”。据估计,越南这个军港一旦建成,不仅缓解了越南战舰只能停靠在南部金兰湾基地的困境,而且还极大加强了越南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越南军队战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越南面向21世纪的“新全民国防军事战略”显示,该战略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要求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把“保卫海洋领土和海洋资源”作为新军事战略的重心,将应付海上突发事件和局部战争作为作战重点;强调海战场的战略价值,提出依靠海上防御纵深来缓和陆地防御纵深较浅的新安全思想,改变过去战略部署上的“北重南大中间轻”的态势,将作战区域局限于本国的领土领海范围内,重点加强中部地区和越占岛屿的兵力部署;注重质量建军和“全民性”国防建设,裁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注重诸军兵种的协调发展和海空军优先的发展原则等等。

  由于在东盟国家中的整体实力并不属于一流,越南发展海军还有以海军为先锋不断向海洋扩展,借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从而成为21世纪东盟乃至亚洲海军强国的多重意图。

  目前,越南海军是一支以轻型装备为主体的近海型海上力量,现役舰艇普遍存在型号老化、武器落后和吨位较小等缺点,远远不能满足越南海洋扩张战略的需要,甚至难以执行愈来愈多的海上巡逻、侦察、护航、护渔和打击走私等任务。

  为此,越南海
军制定了“三步”发展规划,坚决走自行研制与向外购买相结合的道路,准备列装从飞机、轻型护卫舰、大型驱逐舰到导弹艇、潜艇等一整套的海战利器,提高海军的立体作战能力。

  从俄罗斯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海军的空战能力大大增强,而购买苏-30MK、米-28H、卡-31和苏-39等先进战机的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水面舰艇仍以俄制导弹艇为主,除购买俄制4艘“毒蜘蛛”级导弹艇外,利用俄罗斯的技术在国内建造的6 艘BP50型导弹艇和KBO2000型导弹护卫舰也已进入现役,水面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原来越南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较差,但自从购买了朝鲜的2艘袖珍潜艇后,潜艇作战能力已初步形成,准备组建潜艇部队,而购买俄罗斯的“基洛”级柴电潜艇,则对增强潜艇战力大有好处。

  最近,越军声称,越南海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届时,越南海军的远洋护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将接近现代化海军的要求。

  目前,越南的海上民船动员机制较为完善,很多渔业公司属军事编制,拥有大量的武装渔船,战时有义务配合海军作战。除内部挖潜外,近年来越南还积极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瑞典、朝鲜、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军事合作,甚至试图以允许美军重返金兰湾为代价,进一步加强越美两国间的海军合作,并一直积极要求参与美军东南亚的各种演习,实现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愿望。

  然而由于军事技术障碍,越南的工业基础很差,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和生产能力有限等弊端。目前,越南只能生产一些轻型武器弹药和两千吨以下的中小型船只,仅能修理部分型号的作战飞机、舰艇,不能生产大型舰只和重炮,而舰载雷达、导航和声呐等电子信息系统则完全依赖国外。虽然越南正积极引进技术和外资,提高生产能力,使军事工业逐步由维修型向技术改造、制造与维修相结合型过渡,但因经济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恐怕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