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一個“理性的”大陸人的“理性討論”

(2007-03-01 11:34:24) 下一个
参考: 一個理性的大陸人,所展現出的理性討論 -Karajan1-
 2000年的台湾大选,国民党意外落败,民进党意外上台,曾经让我们震惊,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思维惯性。记得1999年末,原来单位曾请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来做台湾选情分析的报告。他曾预言,民进党最早可能在2008年上台,民进党的上台即意味着台独,台独即战争。
  民进党上台了,战争并没有爆发。看来学者更喜欢发表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来吸引眼球。
  但2000年台湾大选和政党的轮替给我当时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说实话,我一直不相信中国人可以搞出民主来。一个世纪来,民主曾经在中国有过太多的失败。一代代的民主先驱终于没有摆脱中国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地从民主回归专制,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回归到了王朝更迭的恶圈。
  然而,拥有着庞大国军和深厚统治基础的国民党终于不可想象地和平下台了。在国际政坛上,台湾以其新生的民主赢得了不少的尊重和对大陆的政体的挑战。我知道,台湾的民主会让台湾离大陆更远。后来,台湾的大选和民主政治中充满了丑陋、阴谋和搞笑,并通过媒体不断地放大,曾让我以旁观者的冷眼着实幸灾乐祸一番。民进党上台六年了,台湾不仅政治乱,经济也很糟糕。这个曾经象征着年轻和清廉的民进党政权在迅速腐败变质。台湾的民主乱相似乎在证明着我曾有的宿命论:拥有腐败基因的中国人搞不成民主。
  然而,在台湾民主的乱相中,我却依稀看到台湾的民主进程已经诞生了一个框架:民选的政府、民选的议会、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和国家化的军队。台湾在一代人之间迅速建立起了民主政治的框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我们放眼历史,如果我们把台湾的民主建设看作几代人的百年奋斗,那么今天的台湾民主乱象只不过是一个民主过程的开始,是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美国的民主也经历过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渴望民主制度在华人世界的最终建立,渴望着我的中国专制宿命论的破灭。
  台湾的民主曾给予台湾人道德上的优越感,也增加了中国用武力实现统一的难度。两个专制的政府间的长期对立曾使武力解决争议成为首选,尽管武力不是一个最佳选择。而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增加了武力统一的非道德性,缩小大陆使用武力的空间,却增加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条件正在不断增多: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台湾经济对大陆经济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台独意味着经济上走向绝境,对大多数的台湾人来说不会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中国军力的不断发展会让我们拥有相对军事优势,也让台独成为一种不计后果的冒险。
  然而,大陆硬实力的发展只能遏制台独的倾向,还不足以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还缺乏对台湾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即我们的软实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陆拥有的中华文明的正统感。当今中国的文明缺失令人失望。很可惜,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继承我们可能还没有台湾做得好。二是中国自身的民主发展。一个民主的政体会让中国在成长中完善,在完善中繁荣,在繁荣中真正的强盛。
  中国的民主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愿这是一个和平演变的过程。两岸的统一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武力只能是一个不得以而为之的选择。

文章通過台湾民主制度的進歩和大陸専制的対比,指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增加了武力统一的非道德性,缩小大陆使用武力的空间”,最後論証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是大陸的民主化進程。
一篇很好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結論在倒数第二段:“大陆硬实力的发展只能遏制台独的倾向,还不足以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我们还缺乏对台湾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即我们的软实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陆拥有的中华文明的正统感。当今中国的文明缺失令人失望。很可惜,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继承我们可能还没有台湾做得好。二是中国自身的民主发展。一个民主的政体会让中国在成长中完善,在完善中繁荣,在繁荣中真正的强盛。”
従内容来説,我提両個小問題:
① 専制政府対民主政府的道徳劣勢的論証需不需要前提条件?換句話説,民主政府是否一定対専制政府擁有道德優勢?
② 専制政府和民主政府間的道徳関係説是否適用在大陸和台湾的這個場合?換句話説,大陸和台湾之間的道徳関係是不是専制政府和民主政府間的道徳関係?不可否認在過程中有民主和専制的碰撞,但是不是主要矛盾?

  在討論這篇文章的観点之前,譲我先帯大家認識一下這位作者。作者在提到中国民主進程的時候是這様説的:“台湾的大选和民主政治中充满了丑陋、阴谋和搞笑,并通过媒体不断地放大,曾让我以旁观者的冷眼着实幸灾乐祸一番。民进党上台六年了,台湾不仅政治乱,经济也很糟糕。这个曾经象征着年轻和清廉的民进党政权在迅速腐败变质。台湾的民主乱相似乎在证明着我曾有的宿命论:拥有腐败基因的中国人搞不成民主。” 這是作者眼中的台湾民主,是他的判断,是他的認識,対此我不想做什么評価。但是,在這里作者也明確地提到他是個宿命論者。
  接下来,作者又説:“然而,在台湾民主的乱相中,我却依稀看到台湾的民主进程已经诞生了一个框架:民选的政府、民选的议会、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和国家化的军队。台湾在一代人之间迅速建立起了民主政治的框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不錯,他対台湾民主改変了他的観感。但是,這也不是重点。我想説的是,一個人的観点是非常容易改変的,毎天都会変,但他的思維方式却有可能一輩子不会変。作為一個宿命論者,他的特徴是什么,従消極的角度来説,就是逆来順受。説清楚這一点之後,再来看他這類的論点就可以看得更明白了。
①搞不清楚自己的立場
  両岸統一,到90年代以後,基本上是由大陸採取主動的。大陸開給台湾的条件是一国両制,就是你自動帰属中華人民共和国管轄的話,大陸譲台湾擁有除外交以外的一切包括軍事在内的自治権。前提也非常清楚,就是在和平統一的前提下,這個条件是可以兌現的。台湾開出什么条件,有一個条件是大陸民主化。需要強調一点的是,這只是一部分台湾人的想法哦,并且這部分台湾人在台湾説了還不算哦,直接点説還不是負責人。可是大陸有的人対方的目的和形勢還没清楚就開始退譲妥協了。
我問大家,你会不会選這様的人代表自己的利益去談判?我是不会。真要譲他去了,我怕談判還没結束,自己的家産就被他敗光了。
  大陸民不民主化,関台湾什么事。一国両制説的非常明確,不改変台湾的政治体制。如果統一後,台湾人愿意為大陸的民主化進程去尽自己一份力,大陸人民非常歓迎。并且大家都看的到,大陸政府做了許多事去回应這一部分台湾人的訴求,這是一種善意的表現。我個人認為可以做到這種善意的表現就行了,今天又不是有関大陸民主化進程的談判。
②軟骨頭永遠都是軟骨頭
  我給大家説一点歴史,共産党集中了百万軍隊渡江前,為了更快結束内戦,同時和当時的国民党政府代総統李宗仁和退居幕後指揮的蒋介石進行和平談判。蒋介石的条件是共産党不能過長江。叧一方面李宗仁也非常犹豫,他想維持在両湖両広的統治,和共産党組織一個両方平等的政府。当時,黄紹紘対他説了一番話,大意是這様的,蒋介石的数百万軍隊都在東北被共産党消滅了,就広西那点兵能有什么作為。是問在軍事上都敗了,今時今日還能苛求政治上的絶対平等吗?(後来李宗仁答应和談,条件是出任新政府的国家副主席,維持広西軍隊的編制,但控制軍隊的白崇熺不同意,没有成功)。
  今天,大陸無論在軍事,経済,科学技術等総合国力的各個方面都全面超越了台湾。台湾人想了無数点子,オ找出民主政治制度這個籌碼来。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有大陸人代表台湾人的利益来講民主。我们今天不是生活在夢裏面,是生活在現実生活当中,現実生活中有這様的談判吗?
我問大家,你会不会選這様的人代表自己的利益去談判?我是不会。在自己占優勢的情況下,別人都是条件越給越低,他是条件越給越高。他除了会講演無数代表対方利益的理論,做只属于自己的夢以外,還能為人民做什么。


題外話
  対台湾的Karajan1网友説几句:
  我建議向有理走遍天下网友学習。有理网友在ZT的時候,都会用一句到両句話簡単表明一下自己的感想,這様譲別人非常清楚什么是文章的観点,什么是他自己的観点。這点我個人非常欣賞。
  我説説看完你的ZT,我想過什么,你就知道這様做的必要性了,特別是対一個想和大陸网友友好交流的台湾人来説。我真的很会胡思乱想的:
①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両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是大陸的民主化進程
②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有的大陸人意識到大陸的民主的滞後
③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不是所有的大陸人都是支持武統的
④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想武統的大陸人都是不理性的
⑤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譲大陸人自己在那吵起来
⑥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大陸缺乏对台湾在道德上的优越感
⑦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説明台湾的民主进程已经诞生了一个框架:民选的政府、民选的议会、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和国家化的军队
⑧ Karajan1想通過大陸人写的這篇文章称賛這個大陸人対台湾的理性認識
⑨ Karajan1想・・・・・・
  我写這篇読後感花了好長時間去想你希望別人通過這篇ZT了解什么。所以可能無法正確地去談你想談的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让我再爱你一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路过,所以飘过的评论:对于这条评论思考了几天,都未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好作罢。有机会碰上再向您请教一二。
路过,所以飘过 回复 悄悄话 形而上学,民主是万能之钥,可以开启地球上任何一道紧锁的大门。
是不是地球人民主了,就永远没有战争了呢?
如果是,我的预言将是“当民主打开地球上最后一道紧闭的大门的那一天,就是美国,中国,俄国全面销毁核武器的那一天”
让我再爱你一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ameleo的评论:thank you very much
cameleo 回复 悄悄话 很同意本文观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