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正国 英文名字Chinese decent

我的中国!中国呀,你不该诞生了一个叛逆-孙中山?!
个人资料
正文

转载-五雷轰顶中共暴力土改五十年祭.

(2008-01-05 02:18:38) 下一个
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本真人的家,祖上留下几十亩瘦地,竟被一绳子拉十三丘田,可见田之小!连田埂都算田亩(凑田亩数)!很早这些流氓阿飞就来,父亲还没有起床,就强行拖去看涨田(以后入社时期,测量土地亩数),竟反面宣传,老地主不愿起来,光着屁股上田埂……2008,1,5.送交者: 伏虎 于 北京时间 01/05/2008 (30 reads) [累积50445分 给伏虎发悄悄话][博讯论坛] 五雷轰顶 ZT:中共暴力土改五十年祭. 2008-01-01 21:42:54 [点击:49] (泰国)乃木 距今天五十年前,即大陆全面“解放”的,第二个年头-一九五0年的“今冬明春”,中共,在全国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土改”,是中共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确实十分诱人。在当年六月三十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的,“土地改革法”宣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籍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家具、多余粮食,及其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保护工商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地,其他财产……”对於,在“土改运动”中的过激行动,中共辩称,这是铲除“三千多年,封建势力”所必须的。但,运动,主要仍是按照政策,以理服人的“文斗”方式进行的。 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有关“土改”,斗地主这种种暴行,前人,多有所披露与论述,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实际执行的土改政策,中共搞的是,“村村见血”的,红色恐怖,即,每一个村,都要至少枪杀一个地主,以“立威”,藉以发动农民,“积极参加运动”。这个政策的荒唐,与非人性在於,必然害死无辜者。就以笔者故乡-村子为证:二个真正有些恶行的“地主恶霸”,一“解放”,就闻风逃亡香港,排“老三”的地主,即是一个连蚂蚁,都不敢踩死的老实人,当他被拉去枪毙的时候,吓得全身直哆嗦,腿,都瘫软不能走动。中共此一“绝招”,正与日本鬼子进村时,必先杀一个村民,以便顺利拉壮丁,去为其作苦役,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命令第三列队,第一人出来“砍头示众”,可怜,被无辜杀害的是,“一个单丁”(现在叫“独生子”),而又新婚不久的青年。“杀鸡儆猴”,正是一切暴力统治者,之真传衣钵。 除了在“斗争会”上,残酷斗争、折磨地主分子之外,即使在平时,工作队,与贫偏农们,随时随地可以,对被划为地主的家庭,成员施行人身侵犯。“查夜”,是使地主们闻主丧胆的,一种虐待方式。腊月寒冬,把地主一家老幼叫起来,都只穿着内衣裤,站在凛洌的北风中,再用竹片抽打白白的双腿,叫你好受!笔者,邻村一家地主的五个女儿(包括未成年者),就被“查夜”的“贫协”会员,当着她们父母的眼皮底下给强奸了。这,就是毛泽东式的“好得很”啊!不言而喻,中共五十年前,在神州大地,主展开的“土改运动”是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痞子运动。 土改运动中,为了防止地主们,把“浮财”(金银细软)转移他处,或者藏了起来,并迫令他们交出,而对地主当家人,实行严刑迫供,手段极其残酷,骇人听闻;对於工商业地主,则通过“城乡联络站”,到城市抓人,一旦被“城乡联络站”传叫去,是十去九无回。能,以一笔巨款赎身而回者,算是万幸。此一行径,竟与绑匪无异! 由於“土改”的残酷,与非人道,令地主恐惧而又绝望,是以自杀者,屡见不鲜。其时,广东省潮阳县,棉城镇的一个池塘,天天有浮尸,地主,全家老幼绑着绳子自杀者也!弄得那个池塘的鱼,好久无人敢吃。 必须指出的是,中共的暴力土改,发源地东北。中共,嫌当年南方土改不够劲,特地由中南局头头,曾经在东北搞过土改的陶铸、赵紫阳坐镇广东,於第二年(一九五一年)搞“土改覆查”,祸害尤深。 中共,对地主的最後处理是:一、扫地出门。即将地主全家,赶出原居住房屋,没收所有生活资料,包括御寒衣服,和必不可少的用具;能安置在破庙;楼宇,就是莫大的恩典了。二、将地主份子,及其“没有改造好的子女”,定为“阶级敌人”,实行永远的专政。地主,作为“五类分子”之首,在“社会主义,太平盛世”的遭遇,尽人皆知,笔者,就不再在此“罄竹难书”了。 中央,如此挑动农民斗争地主,目的在於,制造仇恨,把广大农民,绑上内战的战车,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惧怕国民党反攻大陆,“还乡团”回来算帐,只好“积极参军”,跟着中共,去干“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勾当。这个情况,中共用来美化土改的,御用作品(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者:丁玲)。获斯大林文学一等奖),《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获斯大林文学三等奖)有很生动、老实的描写。 一九五八年,中共挟“反右”的余威,藉口台湾的国民党,即将反攻大陆,迫令沿海地区的“地、富、反、坏、右”家庭,迁徙至内地山区。荒山僻壤,人地生疏,谋生困难,又受当地人的欺侮,地主家庭,又遭受一次劫难。至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地主家庭成员,惨遭杀害者,就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小事一椿了。 也许有人会说,土改,有其正义性。旧社会农村中,地主阶级为富不仁,欺压乡民之行为,也是不可宽恕的。这种用“正义复仇”,来为“暴民政治”作辩解的说法,我们,不用太多的理论,来予以反驳,只看事实,後果就可以了。“土改运动”,是中共治下,一系列侵犯人权,罔顾法治、“多数暴政”的政治运动的滥觞。一是“正义性”,一是少数人受害(地主阶级,相对农村,村民毕竟是极少数),遂使暴力土改运动,在人权意识阙如的,中国广大农村,顺利展开,中共,也就达到其包藏祸心的目的。加上毛泽东在一九二七年,写的那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用群众斗群众”(也叫“人民欺负人民”)的治国术。(群众专改)的法宝,到了“文革”时期,更登峰造极且“放诸四海而皆准”了。顺便一提:一九六八年,在广东省澄海县,县城游斗“余(锡希)林(兴胜)反革命集团”、“黑帮份子”时,有一百多名县、公社中层干部,被活活打死。知情者指出,这些被打死者,无一不是当时“土改”斗争地主时,大打出手的“积极份子”,因“立场坚定”,而节节升官者!是“现世报”?还是“暴力循环”?!不管如何,中共治下的,每一次政治运动,总是有一批人被整,另一批人整人,“被人剃头者,人也剃其头!”这种情况,正是中共暴力土改,闹的恶例所致。人民互相斗争,互相戒备,互相约制,使得最高统治者,得以稳坐钓鱼台。所以,毛泽东念念不忘“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可谓“真理”,神乎哉! 可恶,而又可笑的是,在中共带领农民中的痞子(中共,称作“流氓无产者,”丧尽天良,残酷地,牺牲了地主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之後,并没有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更没有,把广大农民,带进“社会主义天堂”。相反地,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即完成“土改”,六、七个年头之後,中共,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社化”等手段, “把分到农民手中的土地,夺了回去。现在,是实行“土地国有化”,农民一年到头,辛苦耕耘,汗水淌下的,充其量是“承包责任制”的,国家土地而已! 革命,干了五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问一问,目前农村中,农民所受到的、被中共,“党”“官”贪官的盘剥、欺凌,与之“解放前”,受到“地主”“恶霸”之欺压相比,该不该再革命?该不该再“解放”?!中共,如何面对此一问题?对於,这五十年来含冤负屈,枉杀惨死的地主份子,及其家人,不有愧意?!对於台湾,几乎与中共(大陆),同时进行的和平(向地主,赎买土地分给农民)土改,以至像泰国,这样一个没有通过“土改”,以“解放生产力”的农业国家,现今之经济、发展,与社会状况,与中共,今天的现实相比较,又是如何呢?为什么?江泽民还会在湖南“革命老区”,听到老农呼吁,农村要出现陈胜、吴广这一类“农民革命领袖”,来解决问题?! 五十年不短,中共政权,现在的中下层干部,有好多“土改”时,尚未出生呢!他们,可能不知他们所维护,与效忠的政权,是如何“为不义、杀不辜,而得天下者”。有人要办 “文革纪念馆”,而不可得。笔者建议,先办一个“土改纪念馆”吧,这个纪念馆,就办在传媒、资讯、“北春”上。趁当事人,有些还健在,大家都来写“土改回忆录”,也让我们的子孙後代,知道中共“土改”,是怎么一回事。 * close全部跟贴 o 土改,是迫于历史承诺的权宜,收归“国有”,才是中共“革命”的本质- 漂流之心 [70 b] 2008-01-01 22:02:49 [点击: 23] (781329) + 很多国家,都有土改,都有收归国有,为什么没中国那么暴力,血腥? 季逵 [0 b] 2008-01-01 22:05:49 [点击: 6] (781330) # 土改,如果采用赎买方式,不会有什么大的暴力- 漂流之心 [78 b] 2008-01-01 22:20:46 [点击: 24] (781338) * 抢则抢矣,何必杀人? 博讯螺杆 [86 b] 2008-01-02 00:15:26 [点击: 24] (781370) * 你,这还是简单的土匪论?还是现象? 季逵 [66 b] 2008-01-01 22:23:31 [点击: 24] (781339) o 阶级斗争,是维护统治的手段,即,把反对威胁他们统治的人- 漂流之心 [66 b] 2008-01-01 22:31:33 [点击: 20] (781340) + 造成暴力血腥的原因,是手段,不是目的。 季逵 [92 b] 2008-01-01 22:37:04 [点击: 23] (781342) o 现象,实质,标,本- 季逵 [120 b] 2008-01-01 21:55:14 [点击: 26] (78132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