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无悠先生商榷--给孩子“多多灌输

(2007-03-07 11:29:48) 下一个
这大美帝国的法制观念,其它的人情世故,仁义礼治信附之之”。您前面说的我基本都赞成,只是对“仁义礼治信附之之”有点儿想法。本人不才,说不出什么道道儿,刚好看到篇有关文章,现摘录一段,仅供参考。
“天地之间人最贵。人贵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只有人才思考核心价值和生命的目的。人固有物质之需,就像需借助舟楫以达人生之彼岸。如沉湎于舟之奢华,甚或追求多几只船儿,则成了物欲的奴隶。人亦有精神之需,唯此方能达成超越物欲的生命的意义。人性善恶这个哲学问题争论了几千年了。其实,一个人如能看淡物欲,就已经近善而远恶了。传统社会。不论是东西方,都是从人心,道德角度来看待,约束物欲的。近代西方“人性恶”的哲学渐占上风之后,将人的自私与功利伦理化,将人的心性,道德虚无化了,而希望通过法律外在的威慑来制约物欲。如此背道而驰恰恰加速了人类道德的下滑。老子曰:"失道而后得.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司马迁又悄然续上一句:"失礼而后法''.当核心价值不再成为好坏的标准,善恶交由法律裁决,人类的道德标准也就一路下滑,从"不犯法就行''到"没人看着就行''到"没被逮着就行''到"逮着能买通出来就行''.有人会说:民主法制可以防止,战胜独裁呀.是的,民主法制可以抑制个别的恶人,却不能阻止整的社会道德的恶化.在西方民主国家,社会道德日下不也成为人们公认的问题吗?这不是指摘民主法制,毕竟民主法制是一种世俗的社会形态或生活方式,而人心道德是超越世俗,源于更高的精神境界.一个知道人生真实意义的人,其良知是不受任何社会制度所左右的.这种良知是人最珍贵的,是人类重新走回道德社会的希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