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哥饕嫂

西皮原板:十载奔伐龙虎斗,稻梁谋定始自由。饮游四(呐)海夸缘受,愉乐心神莫要马牛。此一(呀)番怡情来会友,临风近雅意悠悠。
正文

伦敦美食的几道耀眼风景

(2008-07-21 13:04:55) 下一个
by 饕哥

饕家去年夏末的伦敦美食行,只有七天,难免有遗珠之憾。象有名的gastropub ,The Anchors & Hope,以及被Harden’s London Restaurants 2007评为伦敦最受欢迎餐馆的Chez Bruce,都没有机会一试。 这次利用到南汉普顿乘游轮去挪威的机会,全家回程在伦敦小住三日,探访博物馆,扫街,当然还有满足口腹之欲。

搭车从南汉普顿到伦敦酒店已近中午,稍事休息,决定先到Yauatcha丘记茶苑去用午餐。 这次到伦敦,Yauatcha 和St. John是全家都想回头的地方。Yauatcha 仍象以往一样好,venison puff(鹿肉咖喱角,这里的招牌菜之一),sea bass dumpling(蒸石斑鱼水晶饺) 让人欲罢不能,只好分别叫了两客。还有鲜虾韭菜包,干炒牛肉河粉和其他点心,小菜,都相当不俗。 只是这里的服务,仍没脱一般中餐馆的基准,难道主人有“楚人鬻珠”之虞?

晚上则是此行的重头戏 ------ 去Chez Bruce 。这家米其林餐馆开在Wandsworth,不在伦敦城中。从饕哥酒店搭计程车约半小时,才到目的地。一路向南见到市容的变化,几乎担心走错了路。Chez Bruce是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Chez Bruce的主厨是Bruce Poole, 本是历史系的学生。二十六岁才开始做厨,可算是半路出家了。 他的菜是以法式为底, 兼收地中海地区,象西班牙和意大利菜肴的一些手法,做法既精致又简约。他不像有的名厨那样张扬,为人低调,朴实,据说对员工也相当的体恤, 是一位蛮人性化的厨艺大师。他的餐馆同其人一样,装修的简单,整洁,明快,舒适,不见丝毫的奢华。 餐馆的服务亲切,自然,没有一些高档餐馆的做作。他的价位也不算高,在伦敦米其林餐馆中不是最低的也是最低的之一。凡此种种,使得Chez Bruce在伦敦食界很有人缘儿。不仅名流巨贾时常光顾,就是年轻的白领在特殊的日子也能去得起。去年Harden’s London Restaurants Guide调查了八千名经常在伦敦用餐的饕友,Chez Bruce位列十大最受欢迎的餐馆之首。而米其林三颗星的Gordon Ramsay 却只列第七位。单就厨艺而言,Bruce Poole在十大厨师排行榜上也只是屈居Ramsay之后,位列第二名。

图一:餐馆外观 (zt)



图二:煎金枪鱼(seared)沾红甜椒酱,配渍味蟹肉,土豆泥



九成生裹上胡椒等香料煎的金枪鱼,外微焦而内嫩 ,细嫩的蟹肉尤鲜。先吃鱼再吃蟹,中间用土豆泥过渡一下,齐活!

图三:绯鲤(red mullet)鱼片配茄子泥,煮茴香菜茎。



图四:五花肉配焦糖扇贝与土豆面疙瘩(gnocchi)



这道菜很值得一提。五花肉先煮后烤,皮香脆而肉嫩香,焦糖扇贝鲜脆微甜,土豆面疙瘩香浓松软,香芹爽目提神,再点缀一点儿微酸的甜菜根,色香型味俱佳。哇!这是当晚最好的一道菜。

图五:西班牙海鲜饭



这道菜看上去不错,但味道一般。

当晚还有叫其他的头台,法式牛排和甜点, 都是厨师用心之作,没有一样令人失望。

这里的酒单很好。品种多,价格却多不高昂。饕哥点的酒是智利Casa Lapostolle’s Clos Apalta,年份好,入口浓郁,酒体丰盈,有丝绒感和复合果香,回味悠长,配牛排和五花肉都很棒。

Chez Bruce 没有正式着装的服饰要求。炎炎夏日,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好像他的员工也对着装不甚讲究。有趣的是,当sommelier侍酒师过来招呼的时候,饕哥注意到他西装的三个扣子全系上了。中国的农民工也不过如此吧。 过一会儿送酒过来时,最下面的扣子倒是解开了。只是不知这解开的动作是自动的还是半自动的。据说Bruce Poole本人有点儿laid-back,这位sommelier的随意,可否说是 “bottom reflects the top”?

还有一样儿让饕哥印象深刻的,是他的cheese board,就摆在饕哥身后不远处的台上。看得出,店家是深以自己种类繁多为傲的。各种奶酪暗香浮动,气味逼人。这使饕哥不由想起了中国的油炸臭豆腐,爱者喻之香,恶者曰其臭。这些奶酪浓烈的混合型气味儿也够让那些不喜欢奶酪的人适应一阵子的。还好饕家是吃奶酪的,没有一般外国人遇到中国臭豆腐的惊艳之感。不过要是闻着郁郁的奶酪吃着淡淡的鱼鲜,一定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应当说,Chez Bruce这样高水准,高名望的餐馆,走的却是朴实的中档价位,堪称伦敦美食界的一道特殊风景,值得推荐。

读过饕嫂去年伦敦美食随笔的朋友也许记得,The Anchors & Hope是饕家向往的gastropub。通常,酒馆的菜,只是佐酒而已,价格不贵,厨艺简单,重点在酒而不在菜。而gastropub,即所谓的美食酒馆,则酒食并重,不过食物的价位仍要低于正式的餐馆。这家店,上次没有去得成, 这次来还是不顺。

The Anchors & Hope是地地道道的英式餐饮,也是伦敦城中美食的又一道风景。物美价廉,食客如云。 他不接受订位,食客一般要等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才能有位子。

饕哥嫂对The Anchors & Hope的酒馆食物,尝鲜心胜过美食情。原计划只是去吃午饭,晚餐本想回头光顾St. John,谁知这天是星期一,他们不做午餐。可谓乘兴而来,一波又起。想想去年就折腾了一次,这哪儿成啊! 不行! 于是叫门。经理是个明事理的,破例帮我们预留了晚六时的位子。St. John只有被牺牲了。好在Tate 博物馆就在附近,正在展出Cy Twombly 的作品,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消磨了几个小时。

The Anchors & Hope的酒菜没的说。 很值得这一波三折。服务生就像邻家的大姐和小弟,相当朴实自然。菜式讲究新鲜原味,量大声洪,颇有“大碗酒,大块肉”的爽朗。饕家好不容易吃上了这一餐,难免多叫了一点儿,大姐还善意提醒了一番。饕哥笑着把故事一说,大姐于是更加殷勤。

图一:蒸蟹(brown crab)



只有一个字形容:鲜!饕哥吃蟹是不沾mayonnaise的。先吃原味儿,最后挤点儿柠檬汁儿。这只大蟹只有十英镑。这个价位,在伦敦较好的餐馆,通常买不了一个头台。感觉上一英镑在英国的购买力,与一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好像相差无几。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来曼哈顿的英国人多如过江之鲫,而去伦敦的美国人快成恐龙了。

图二:英国腌肉配小扁豆(lentil)



这是大姐推荐的地道英国菜。腌肉爽滑有质感,咸香不腻。

图三:焖炖羊脖,配法式奶油烤土豆



焖炖羊脖是特色菜。是不是满有农家菜的架势?夏天吃有点儿热。入口绵软如丝,而且香浓异常。

图四:Artichoke vinaigrette



这道菜是这里的招牌头台之一,据说经常供不应求,虽然味道一般,但vinaigrette沾酱不同凡响。

这顿饭吃得尽兴,大快朵颐。岂止一个爽字了得!有四句打油为证:

虎噬龙吞不可当,海陆横陈夜生香。四外喧声山泊梦,酹酒犹在忠义堂。

大姐服务的周到令饕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当然,饕哥的感激之情也会表达到实处。餐后走出来,看到大姐的笑容灿烂如花,饕哥开心又做对了一件事。遗憾的是,饕嫂向往的Haggis不属夏令菜单之列,这是否意味着下次去伦敦,再去第四次呢?

一年内两次来伦敦捕捉美味儿,颇有不虚此行的感觉。伦敦人的文明教养,包括计程车司机的礼貌谦和,都给人以“裕而知礼“的感觉。某种意义上,还真有点儿老北京的味儿。上海,纽约之外,伦敦可算是我们最喜欢的国际都市了。去机场的路上,饕哥郑重地问女儿: “能不能帮爸爸一个忙------明年报考牛津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annauk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贴!
一个非常会生活的人。
那只大螃蟹十镑真不贵,我在fish marke买一只还要5镑。
馋猫加菲 回复 悄悄话 牛津不在LONDON啊,干嘛不让您家千金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或者帝国理工。这两个也非常好啊。

下次去LONDON要好好试试您提及的店。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