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中国反卫星试验让美国患上脑震荡

(2007-04-09 10:41:11) 下一个
“中国进行的‘反卫星武器’(anti-satellite weapon,即ASAT)测试并没有挑战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权力,它所挑战的是美国自我定义的太空控制权,”位于华盛顿的世界安全研究所(World Security Institute)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2007年3月30日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作证时指出。

  2007年1月11日中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反卫星武器测试,让华盛顿顿时患上了剧烈的“脑震荡”。虽然已时隔两个多月,美国那根敏感的太空神经却仍然紧绷着,华盛顿的目光已经从中国军事现代化提速发展的事实,延伸到其意图,以至中美之间未来太空军事误算可能造成危险。美国的军事专家承认,走入太空的中国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强国。但其政策的不透明性与意图之不明朗让美国人绞尽脑汁却琢磨不透。他们提出,加强美中的军事对话或是消除误解的建设性方案。

  “在我看来,任何针对美国部署在太空上的50颗卫星的小规模反卫星武器进攻,都会给美国的军力、甚至国民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顾问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博士说:“我们现在需要‘诊断’出中国军事政策的走向,开出美国未来如何与中国进行战略互动的药方。”由此,他提出,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军方的交流,互换公开出版的军事信息,尤其是中国为太空武器化准备的细节材料。



中美太空军事误算多危险?



  从“神五”升空,到“神六”的发射成功,再到ASAT的测试,中国已稳稳地坐入被发达国家垄断一时的太空俱乐部。正如美国海军分析研究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is)的高级研究员成斌(Dean Cheng)所言,“作为太空领域的一个强国,中国的政治意愿正随着经济影响力的增长而逐渐升级。在后冷战时代,中国正努力实践,以保护他们(正在积累)的太空资产”。

  在成斌看来,ASAT测试明确反映出中国的利益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一支非常专业化的军队,致力于赢得各个层次的国防战争。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中,解放军正向着高科技、信息科技的方向发展,并且意识到,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太空是获取、掌控信息的关键领域,因此,他们的触角也深入到太空领域的军事操控能力方面,甚至是应对信息战、太空战的能力方面。

  “很显然,中国军方对这一点是非常认真的。” 成斌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值得指出的是,这是一支由党领导的军队,因此,军方的意愿从某种领域反映在中国国家政策的决策当中。而反卫星武器的测试是与中国所透露出的这一军事现代化的国家利益一致的行动,是中国发展国防信息化大框架的组成部分。”


  然而,孔哲文则认为,ASAT测试是中国对美国追求发展太空领域控制权所做出的反应式举动。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联合国裁军大会关于太空非武器化的谈判就陷入僵局,美国对中国就此所提出的任何太空非武器化条约或者谈判号召都置之不理,理由是“太空目前没有竞赛,何来军控谈判一说?”。美国在2001、2003和2005年所进行的三次施里弗太空演习都将中国定为假想敌。孔哲文认为,这验证了中国长期以来的恐惧,那就是美国控制太空是为了对付中国,这可能使得中国最终决心必须解决自己在太空的脆弱地位,或者通过外交手段,或者通过军事手段。因为美国长久以来所言所行都在阻挡以外交手段解决太空非武器化问题,那么在中国眼中,采取“对冲”(hedging)措施规避风险、以防万一则成为必需的手段。

  “在中国看来,开发太空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服务,因此,太空主权应由所有人分享。但事实是,美国先进的科技使其在这一开发中处于某种优势地位,更容易受益。中国看到这种不平衡性,决定采取行动应对挑战。当然,这一反应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在太空领域坐上更高的那把交椅,也不是对美国的直接威胁,只是一个有限的威胁而已,”孔哲文指出。

  孔哲文提醒说,如果美国拒绝面对现实,不明白中国所要求的只是太空领域更大的“战略空间”(strategic room) ,就会导致美中间更多的误算,引发未来的太空竞赛甚至摩擦。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猜疑已经开始了。美国航空航天界的权威杂志《空间与太空技术》周刊曾针对ASAT测试着墨提醒道,“这种(反卫星)武器是一种携带动能杀伤弹头的飞行器”。在正视中国太空实力的同时,华盛顿担心的是,一向行事低调的中国如果坚持不坦白自己的实力,有可能让美国对其产生误算,后果或许很危险。

  中国军事专家白邦瑞则倾向于将这种“危险”一分为二地看。“短期来看,这一误算的危险性被高估了。一次单独性打击的危险并没有美国人想象的那么大。但是,长期而言,危险性则很难控制。”白邦瑞说,中国的太空力量还需要时间发展,因为将一个好的想法付诸实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太空领域的广大与独特,让人们很难窥测或是紧密跟踪到其它国家的技术进展。因此,美国应该努力保持太空发展建设的秘密性,同时对别国的发展提高警惕。

  白邦瑞在今年1月份中国ASAT测试之后,受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之命,领衔起草了一份对中国ASAT能力和意图的评价报告,引用了大量中国作者自己的公开出版物说明为什么他认为中国发展全面ASAT能力以威胁美国是蓄谋已久。孔哲文在提交本次听证会的书面证词中,在最后两页对白邦瑞的报告中所出现的疏漏和误翻提出了反驳,认为这些无意或者故意的错误可能导致对中国太空意图的曲解。两位作者将在不久出版的《中国安全》季刊就此专题进行笔头的交锋。

  孔哲文坦言,中美太空军事误算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美国很难知道中国究竟是怎么想的。从中国出版的相关著作中能看出,多数人仍然认为中国的太空技术是防卫型的,而非进攻型的。换言之,中国只有在感到自己的太空主权受到威胁时,才会做出应对性反应。这种姿态在2001年的EP3海南撞机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EP3事件发生在2001年4月1日。当时,美国海军的一架EP-3型侦察机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一架“歼八”战斗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30公里)的海域上空发生碰撞(中方称出事地点在中国沿海空域)。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后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为死亡,而美国的军机则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美军军机机组人员随后被扣留多日。中美双方就此事周旋良久才得以妥善解决。

  “中国认识到,中国在太空投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越来越大,这反而将中国放在一个脆弱的位置上。如果不发展一定的太空技术保护自己,今后会遇到来自美国的更多挑战,因此进行了反应式的军事太空能力发展,”孔哲文说。



军事不透明:中国文化vs.政策秘密



  避免军事误算最根本的方法莫过于增进中美两军的交流,加强双方的军事透明度。但是,美国专家苦恼的是,他们不知道中国每年持续增加军费到底为了什么,也不知道中国到底掌握了多少导弹与核武器探索的信息和能力。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感叹道,中国每每让美国冥思苦想,甚至浪费金钱进行不一定必要的太空发展项目,为何中国的军事战略如此不透明呢?

  “一个根本性的常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是完全透明的。”白邦瑞回应说,“对于中国的行事风格,一种理解是,中国人比较内向,或许怕暴露了自己的军事弱点而丢面子;另一种可能则是,中国人有什么不想让人知晓的东西要隐藏。这就不是文化上的因素了,而更像是政策上的秘密性。”

  白邦瑞以ASAT测试为例说,当外界对中国的反卫星武器测试一事施加压力时,中国官方则表示,他们对此事也十分惊讶!这一反应似乎更让美国人怀疑中国在刻意掩盖些什么。“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外界压力能对中国造成任何影响,让中国公开他们的秘密”。

  成斌则推断道,中国的ASAT测试是无意识地显示了自己的太空力量。中国的政治体系在处理非典等问题上表明政策的确不够透明,因此他们有可能只是延续了这一行事风格。谈到这一举动的决策过程,成斌认为,“中国的核心领导层或许知晓此事,但不知道具体的发射时间、地点和如何发射的细节”。

  作证的军事专家们承认,中美两国之所以对彼此的军事意图猜度重重,是因为双方的军事思维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就像白邦瑞所言,从中国过去与印度、越南的战争中能看到,发生冲突时,解放军可以为了给别国一个教训而出兵,得胜之后却立刻退回本土,丝毫没有要改变别国的企图。这决不是美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在美国历史上也绝没有这样的战争。

  但即使存在种种思维差异,成斌基本上能假设,中国进行反卫星武器的测试是自然之举。中国的发展重点仍然是战略核武器和高科技力量,而非躲过美国的注意,把什么东西发射上天。



“互动”是避免猜疑的解药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军事交流一直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晴雨表”,2005年初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访华更被视作五角大楼“鹰派”软化的里程碑式表现。既然中美军事利益不尽相同,行事风格和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分歧,美国专家们在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也开出了“互动”的药方。

  “美国应该加强与解放军、发表反卫星武器试射相关文章的作者的对话,”白邦瑞在作证时提出。在过去的10年中,五角大楼的交换项目不可能接触到中方的ASAT专家,因为中方屏蔽了这些人员参加中美交流的机会。如果这些专家能够被请到美国来,就能知道美国国会过去是如何限制自己太空项目的发展,而中国给华盛顿带来的“太空脑震荡”可能造成怎样的后果。

  孔哲文同样认为,美中两国之间存在一个“安全困境”。美国担忧中国不断上升的太空实力发出阵阵威胁,而中国则认为自我发展对美国太空霸权而言是正常反应。因此,“美中应该通过更多的军事交流建立相互间的信任,这有利于打破双方在太空领域的不断循环的安全困境”。

  同时,白邦瑞建议美国加强与日本、印度、欧盟和俄罗斯在ASAT方面的多边外交,了解这些盟友对这一领域的意见与建议,以及未来中国是否会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压力对象。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应该在一个可能的ASAT协议框架下对中国进行实地检测和查证,推断中国对美太空武器活动和计划的反应与决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