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绪龙卷风(张忆家)

(2007-10-13 21:47:01) 下一个
在心理治疗的领域里,一般专业认为最难治疗的一个诊断项目是边缘人格违常(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美国精神医学协会诊断手册第四版里,给边缘人格违常的现象列出的诊断标准是─人际关系普遍不稳定的模式,自我形象混淆、情感不稳定和显著的冲动性情,这些议题会在迈入成年期时于许多情境中(至少符合下列五个项目)显示出来下列现象:

甲、为要避免实际的或想像的被抛弃的情境,当事人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尝试各种举动以挽回可能被抛弃的关系〈并不包括自杀或自我伤害的举动〉。

乙、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将对方放在极度推崇的地位或是一文不值的地位,在两极之间打转。

丙、对自我形象的观点混淆、捉摸不定。

丁、在下列的可能导致自我伤害或面临严重后果的行为中,至少有两项的举止:花钱、性行为、使用毒品、莽撞驾车、暴食.

戊、重复出现的自杀行为、威胁自杀的言词或自我伤害的举止。

己、因显著的情绪反应造成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周期性的郁闷不乐、不安、易怒、焦虑〉

庚、慢性空虚的感觉。

辛、不合宜、强烈的愤怒或是难以控制愤怒(经常发脾气、易怒、经常卷入拳脚殴斗).

壬、疏忽、压力导致的偏执成见等。

请教专业人士 

列出诊断标准是希望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相关的议题,切忌读来为自己或是他人贴标签。当我们怀疑自己或他人有这类的问题时,最保险的方法是向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士提出询问。其实诊断的实际效用不如治疗来得贴切;诚然,若没有先做出诊断,哪来随后跟进的治疗?然而诊断的工作该是专业人员的责任。若在这方面的领域有疑问的话,千万不要做自己的心理学家或是精神科医生。

边缘人格违常最难治疗的原因乃在于他们没法处理自己的情绪,过度敏感、情绪反应相当激烈,而且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情绪才能回复常态。而他们常以自杀或自我伤害这类激烈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些行为的严重程度不见得会要人命,但是做多了、做久了,依然会致命。而且周遭的人在看到他们这种举止时,会想法干预,希望他们不要做得那么绝。通常非但没法制止他们,反而会觉得在旁观、干预的过程中,自己的精力被掏空、情绪遭浩劫。

笔者有一次在对质有这样人格特质的个案时,一言不合,对方觉得受到冤枉,站起来,立刻冲到窗户旁边,用头直撞玻璃,直等到玻璃裂成碎片,刮到额头,鲜血涌流,她才停止,后来得在额头缝上七针。当她躺在那里等医生来看她的时候,情绪异常平静,然而很快的又会再卷入情绪表达的龙卷风中。比较常见的是他们手□上一连串的割痕,彷佛戴了一圈圈的手炼,其实是一次次的自戕留下的痕迹。

他们常觉得无法面对排山倒海而来心灵的伤痛,因此藉著伤害自己的身躯,使得肉身经历痛苦,以转移注意力,不用面对无法舒缓的心灵伤痛。并且过去的创伤因为没有以“往者已矣”的态度来面对,因此与过去创伤有任何的关联或连想的人、事、物,常会引起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应。

学习调理情绪

那么一个人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引起边缘人格违常的议题?一般认为无法调节自己情绪的倾向其实是有生物基础的,这并不是表示这类的特质会遗传,而是有些人先天具会有这种特质,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受肯定、情绪脆弱、过度敏感,很容易导致他们无法调理自己的情绪。当他们经常并长期处于情绪龙卷风的状态时,周围的人会觉得自己不但得小心

参考书目:
Marsha M. Linehan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Press, 1993

张忆家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州费城天普大学辅导心理学系,持有加州心理学执照。现于加州大都会州立医院担任临床心理辅导,主要治疗精神分裂、忧郁及躁郁等重症患者。并在洛杉矶开设心理治疗门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