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因为工作,我认识了周健 /庞建宏

(2009-10-03 20:49:27) 下一个

因为工作,我认识了周健

庞建宏[1]


布里斯本,是一个温暖、迷人的阳光之城。如果说因为布里斯本的阳光明媚和四季繁花盛开使这座城市显得格外温暖,那么即将在这里举行的纪念已故科学家周健博士的活动将使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倍感温暖。

我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虽然对昆士兰连年的干旱以及政府的限水措施感到无奈,甚至曾经考虑去另一个城市发展,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我所热爱的工作,我相信这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协调管理负责人,能够从事由该中心主任Ian Frazer教授和周健博士共同研制的癌症疫苗的相关临床研究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正因为主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特别是与中国的临床试验合作项目,我有机会认识了周健并了解他对宫颈癌疫苗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深深地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为他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而感动。虽然,我从未见过他,也从未与其一起共过事,但在我的工作中,听到最多的是他的生平故事,影响我最深的是他对科学研究的那份执着和追求。对我而言,他并不陌生,他依然和我们一起工作着。

2005年底,美国默克公司郑重地宣布子宫颈癌预防疫苗临床试验成功。2006年,基于“病毒样颗粒”技术,子宫颈癌疫苗加德西终于面市。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癌症预防性疫苗,是一项非常振奋人心的突破,而创造这一突破的研究者之一——周健,却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研究造福人类。全世界每年有25万名妇女深受宫颈癌的困扰,她们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很多人被该病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宫颈癌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期待宫颈癌疫苗能够早日在中国上市,使中国人能够早日受益,这也是周健生前的愿望。

1999年周健追悼会的悼词中,Ian Frazer教授将周健形容为“热情而崇高的架桥人”。是啊,他架起了我们的祖国中国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多方面合作之桥。正是有了周健生前所做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国内频繁的科研合作,周健的母校温州医学院也与本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几年来,我经常随同Ian Frazer教授访问温州医学院,在旅行途中我和教授无话不谈,教授常会谈起他与周健的过去。在温州,现任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院长以及课题合作的项目负责人都是周健生前的同窗好友,每次见面总会和我提起周健。他们至今仍然非常怀念周健,并经常在温州医学院的网站上发表纪念专辑,让更多的温医学子了解这位杰出的校友。每当他们谈起与周健的往事时,也让我不由地跟着一起走进了他们同学的情谊之中,深深地被他们的友谊感染着。就这样,让我认识了周健并越来越清晰地熟悉着周健。所以,每次来到温州医学院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当陪伴或者代表Ian Frazer教授出席一些会议的时候我总是会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国内政府部门领导人谈起周健。曾经有位来澳访问的国内领导人问我:“莫非你和周健是同学,也毕业于温州医学院?”我告诉他,虽然我毕业于国内别的医科大学,但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已经紧紧地将我与周健温州医学院联系在一起。我一直以能为Ian Frazer教授工作,能沿承周健博士的工作而感到自豪。

我相信,我认识的周健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在澳华人的骄傲,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每一位从事医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继续奋斗。而我也将沿着这位科学家的足迹,在癌症疫苗的临床研究工作中继续贡献我微薄的力量。


[1]庞建宏博士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亚里山大公主医院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协调管理负责人(Dr. James Jianhong Pang, PhD, MD, Diamantina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logy and Metabolic Medici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incess Alexandra Hospital, Australi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