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澄清被俘国军的二个问题——《南太平洋祭》(13)

(2011-07-01 06:43:14) 下一个


第二章 
中国抗日战俘的来源(8)

澄清被俘国军的二个问题

     从上述中国战俘的构成,可以看到,他们的来源是很清楚的:即除了部分是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被俘的国军官兵之外,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第三战区中于苏、浙、皖等省对日作战被俘的正规军和各类游击部队和自卫队。可是当亚包的中国战俘资料于2007年在笔者的博客披露出来,而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被网络大肆炒作之后,却出现了他们中有许多(包括遇难战俘)“还包括第一次入缅甸作战的远征军,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十八军”等说法[1]。很显然,这些说法都是望文生义,捕风捉影,不认真核对史实的结果。

     第一个导致误解的是新编第30师。

     可能有人在1943年以后的印度缅甸战区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的序列里,看到有新编30师在列,就顺手将其归入了远征军之列。实际上,该师编入新一军序列是在1943年被空运到印度之后的事情。但在1942年以前,该师长期驻防于浙江,列入第三战区所属之第88军的部队序列,并在该年5-6月份还参加了惨烈的浙赣会战。而且,被日军押送到新不列颠岛的中国战俘,也是在1942年底之前出发的。因此,在亚包中国战俘中的新30师官兵,是来自华东战场,而非缅甸战场。确切地说,他们当时不是孙立人新一军的部队,而是何绍周第88军的部属。

     另一个导致误解的是第67师。

     没错,第67师原属陈诚的第18军。1937年淞沪抗战时,罗卓英奉命率领第18军与日军第3师团和第11师团血战罗店,名声大震,当时第67师师长是李树森(后黄维接任)1938年莫与硕担任师长。但19396月,第86军在浙江编成,为第三战区主力,莫与硕任副军长,这时,第67师已脱离了第18军序列,归属于第86军。后来莫担任该军军长,第67师遂成为莫在第86军的基本部队。也就是说,浙赣会战时,第67师早已脱离第18军。如果还将1942年时的第67师称之为第18军序列的部队,显然是时空不清,对那段时间的军史不了解之故。

附:其它盟国战俘劳工

     在西南太平洋海岛上浓荫蔽天的热带丛林中做苦工的,并不仅仅限于中国战俘,还有许多盟国的战俘。前述四行孤军幸存者田际钿,在他的口述访谈中就曾提到,“在岛上一起服苦役的,还有英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战俘。”[2]


1942
1月,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亚包。(照片来源:http://www.japanfocus.org/data/japmarinesattack-rabaul1942.jpg)

     确实,在日军陆海军重兵集结的亚包港及其周边地区,为日军服苦役的战俘劳工并不仅仅限于这1500多名中国军人。除此之外,还有数量大约是中国官兵一半的英军战俘以及高达6000人的英属印度帝国军队的印度兵战俘。他们都是在1942年初于新加坡被日军攻占时被俘,之后被日军从新加坡的战俘营中挑选出来,在194210月以后被分别运到亚包及其周围地区和岛屿做苦工。[3]根据澳大利亚的记者战后于19459月进入亚包所见,除了上述数量众多的印度兵战俘之外,还有一些欧洲白人和印度尼西亚战俘,比如说荷属东印度军队的战俘。[4]美军战俘数量不多,主要是那些因空袭亚包而被日军击落被俘的飞行员,但数量不多。[5]澳大利亚军队的战俘,在日军19421月底攻占亚包之后,于短时期内被日军关押于当地并奴役做苦工。在该年6月份时,就将其全部装船,准备送往被日军占领的中国海南岛做苦工。但运送这批澳大利亚战俘的日本轮船,在菲律宾海附近被美军潜艇击沉,船上的全部澳军战俘葬身海底,无一生还。[6]

     到战争结束时,按照日本人提供的资料,在亚包生存下来的盟军战俘,计有:28名欧洲人(其中有18名英国人、7名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以及荷兰人各1)5463名印度人、1387名中国人(显然是包括战俘劳工和平民劳工)688名马来人和607名印度尼西亚人。[7]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在亚包构筑的坚固要塞,就是靠这些战俘劳工以及其他从中国和马来亚征召的平民劳工,加上奴役当地土著及被监押的中国侨民,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及以极其残酷的方式,甚至不惜让他们冒着盟军飞机空袭的危险,而逐渐修建而成的。


1942
1月日军攻占亚包后,在Malaguna Road上列队举行入城式。(照片来源:http://www.pacificwrecks.com/provinces/png/enb/rabaul/wartime/malaguna-road-japanese.jpg)

 


[1]最典型的,比如说,程嘉文:《巴纽异域 国军荒冢千骨枯》,《联合报》20081222日;BBC 20090212新闻广播稿,链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880000/newsid_7884800/7884833.stm;新华社记者张汨汨(2009-03-26 22:40:49)所发的新闻稿《李宗远谈抗战时期巴新中国劳工》。

[2]余玮、吴志菲,前揭文。

[3]Peter Stanley, “Great in adversity”: Indian prisoners of war in New Guinea,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War Memorial,No.37 (October 2002)

[4]Horrors in Wrecked Rabaul,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October 1945.

[5]Hank Nelson, The Return to Rabaul 1945, The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Vol. 30, No. 2 (Dec., 1995), pp. 131-153

[6]参阅:Peter Stone, Hostages to Freedom: The Fall of Rabaul,Ocean Enterprises, 2000 (Chapter 10, particularly)

[7]Rabaulreport on civilians andprisoners of war, AWM 52, 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