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军为什么不进攻陕西?

(2007-06-18 09:07:55) 下一个
1    日军为什么不进攻陕西?
倭寇是要打败国府的,因为国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日本目的是重庆政府妥协,和满清要统治中国是两码事情。
进攻西安是没必要,在华陆军(除针对苏联的关东军以外)都是非主力部队,人员也不多,主要目标是重庆政府和维持现状,更不用说绝大部分的海、空军都在东北、东南亚和本土。
夺取陕西不成问题,问题是没这个必要,战略重心都已转移到太平洋,再扩大与力量不相称的地方实无必要。节省点吧!!东北的抗联曾经何等“强大”,但当时那里根本不是共产党呆的地方,数10万关东军在精心准备对苏作战的时候顺便把“匪”给 剿了。 抗战意义的重要性只是国产的,历史有目共睹,汪精卫的路或许更正确。汪精卫的路或许更正确   汪的做法,在西方可行,有生存的土壤,在东方,尤其在信奉杀身成仁的中国不可行,中国人不认可,况且咱们面对的是失去理智的日本的军人政府,还是不可行!

有多种原因.日军留下共军总部,可以在全国牵制国军力量;日军面前的陕西有共军国军数十万,山西河南还有相当的国军共军,后方不稳,不敢拉长补给线;日军主攻方向也是政府军控制下的中部南部.相对而言,陕西不是最重要的军事目标,日军兵力有限,只能用于打击最重要的敌人——重庆政府及其军队,然后是占领战略要地,打通战略交通线。日军进攻陕西不知道能得到什么,甚至连兵马俑也未必能发现。
日军不进攻陕西是因为兵力不足,日本在华已投入100多万军队占其当时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有点力不从心的意思,此其一;其二是陕西比较贫穷,对日本以战养战的策略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日本当时把有限的机动部队都投在了一些中国比较富庶的地方。
“擒贼先擒王”,此种在中国自古家喻户晓的道理对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焉能不知。翻阅《中国抗日战争史》便知日军占领山西后就多次渡河偷袭(毕竟兵力极其有限),一度还占领陕西境内的渡口。但陕甘宁边区对此早已戒备,在八路军主力渡河东征之初就把2个团及各师直属部队,如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8000余人留驻后方,编为留守处。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莫文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1938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陕甘宁边区各部队由留守兵团指挥。此时留守兵团辖三八五旅、警备第一至八团、绥德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部。至1940年,留守兵团直辖三八五旅、三五九旅、警备一旅、关中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共13个团,31000余人。这支“御林军”多次粉碎日军偷袭作战,捍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和边区人民的安定。
1944年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会战,首攻河南,直逼潼关。胡宗南恐西安危机,在陕西与河南交界爆发灵宝之战,终击退已强弩之末的日军。
从1938年3月至1939年底,日军以数千至万余兵力,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向边区河防频繁发动23次进攻,付出重大伤亡,却屡遭失败。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使千里河防始终未被日军突破,开创了抗战的江河防御作战中绝无仅有的辉煌战绩。下面列举两次经典的战斗:
1938年2 月日军开始攻取军渡,和边区仅一河之隔,开始直接威胁陕北边区。
1神府河防战斗:3 月13日,日军26师团一部2000人,炮20门开始向神府河防轰击,同时出动飞机10余架助战,并尝试第一次渡河,半渡之际被迂回至侧后的警备第6团(由留守的120师工兵营编成)一部袭击,毙40余人,伤百余。我军仅伤6人。
2第一次宋家川战斗:5 月109师团一个旅团附炮30门企图渡河,10日夜,东渡的警八团主力在离石城西北王老婆山伏击了西进日军1个大队,歼敌200余人,我军伤亡80余人。
1939年6月,侵入山西的日军在从军渡进犯吴堡县宋家川渡口的同时,向附近的绥德县枣林坪一带河防区猛烈炮击,
此外战事不断,日军数目不断增加,高峰期达到两个师团的,一次性出动兵力达15000 人,并四次进占军渡,大的战事有1939年1 月、6 月、9 月、11月、 12月,使中共于1938年8 月调回前线作战的359 旅。
1939年12月至1940年1 月,120 师转战冀中,为巩固后方,回师晋西北,攻 取方山等地,把日军隔离在同蒲线一带,从此边区不再是直接抗日的区域了。
同时,1938年11月20日,日机开始轰炸延安。20、21日两天,多次轰炸,投 弹159 枚,炸伤炸死我军民152 人,炸毁房屋380 门,抗大校舍被毁,毛泽东被 迫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迁至延安城外杨家岭。12月12日,日机第三次轰炸延安。 此后,日机不断轰炸长安。1938年9 月8 日,日机43架次,投弹200 余枚,炸死 炸伤58人,延安城内房屋150 间被毁。10月15日,日机71架次,分四批轮番轰炸,延安城内房屋大部被毁。这是日机轰炸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 至1941年10月26日,日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前后三年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



2    八路军如果真如自己所说的是在敌后抗日,为什么不在东北发展根据地?
关东军的实力比整个在华陆军实力还强,你以为抗联和八路军个个是超人,况且也不符合我党发展实力的目的,连正规日军小部队都不敢去碰,还东北去挑逗关东军。

至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晋察冀及山西南部地区外,山东、苏北、河南等地原来就有国民党军队在敌后游击,并存在着地方政府。八路军、新四军一般是以支援抗战的旗号进入这些地区,然后取而代之,并非直接夺取日军占领下的地区(山东部分地区是从无政府状态由起义而获取的)。
东北早期有抗联,在遭受军事失败后,恰逢日苏条约签定,苏联承认满洲国,中共既不能支持,也不能公开反对,只好暂时放弃对这一地区的经营。
东北冬天气候严寒,生存极难,日寇兵力强大,交通方便,加之以满洲国的名义蒙蔽人民,抗联将领赵尚志、杨靖宇等先后牺牲,与日寇有国仇家恨的谢文东、李华堂等被迫投降,所以东北抗日活动逐渐衰落。东北有所谓的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实际是苏共(共产国际)领导
八路军当然是在敌后抗战,但主要集中在日本人兵力相对空虚的地方,比如华北战场,当时日军主力都被国民党军所牵制。东北没有八路军是历史的原因。


3     日本真想一口气灭亡中国吗?(是否有完整的作战计划)
日军的侵华步骤,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后就已制定了极为周密的称霸战略步骤,并环环紧扣。第一步,朝鲜;第二步,台湾;第三步,中国东北满蒙;第四步,全中国;第五步,全世界。
尽管日本有着战略意义上的 长期规划,但在7。7 之后, 有具体的侵略方案吗?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日本有吞并中国的计划,除了那“欲征服.....必先征服.........”的几句鬼话。实际上,在战争期间日本一直在谋求和平解决,但终于因为不肯放弃全部所得利益,主要是东北,一次次和谈都无果。其实日本如果肯退出东北,国民政府必会同意和平,国际也会承认,则现在台湾恐怕还被日本占领,联合国中国的地位也可能是日本的。
老蒋同日本讲和的条件是退出华北,恢复77事变以前的态势,东北是不敢奢望的,77以前他的如意算盘是想发展数年,攒点家本,尤其是整编部队(德械师?),而后同日本人开战,但倭人抢先挑起战端,老蒋无法实现整编计划,这是造成军事上的失败原因这一,这是弊,但从长远看,应该利大,如果日本人不打,而是占着东北不还(指望老蒋开战取胜,以中日实力对比还是悬点),那现在东北姓中还是姓日还难说啊!
这可能是宣传和心理战吧,日军7.7开战的时候都很仓促,哪来什么完整的计划  且是自做决定,未与最高层商量并得到允许!
参考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回忆录对于日本的战略问题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日本的大战略目的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从而迫使中国政府签定城下之盟,替日本代为统治中国。在开始时即使是最狂热的日本军阀也没有直接占领并统治中国的具体计划。因此表现在其军事战略上一直是企图寻找并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以及为了这个目的而进行的截断中国获取外援通道的军事行动。并不是简单的夺取土地来进行直接的统治,如德国之进攻苏联。由于其大战略完全错误估计了中国政府抗敌的决心,军事战略也就一错再错,本来就兵力不足还要四处分兵,散布在整个中国东部,力图截断所有的中外交通路线。结果造成军队呈点线分布,仅能控制几条重要的铁路线,广大的地区内则中国地方政府大多仍然存在(抗战之初的山西、河北、山东部分地区政权瓦解,以后各地贯彻持久抗战原则,政府不再轻易撤退)、军队大多保存,形成犬牙交错、环环相套的战略态势,战线曲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日军占领区如一个个表面积最大化的小气泡,需要更多的军队来设防。如此战线绵长,更难集中兵力来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


4    抗战真的是我们自己打赢的?
不是  
抗战是反法西斯战的一部分,反法是大家一起打赢的,不是谁独自的功劳,即使出力最大的美苏也不会说自己独立打赢了什么。


5    日军轰炸延安

1938年11月20日,日军开始轰炸延安。 

11月20、21日两天,日机对延安多次轰炸,投弹159枚,炸伤炸死我军民152人,炸毁房屋380间,抗大校舍被毁。毛泽东被迫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迁至延安城外杨家岭。 

12月12日,日机第三次轰炸延安。

此后,日机又多次轰炸延安。 

1939年9月8日,日机43架次猛烈轰炸延安,投弹200余枚,炸死炸伤58人,延安城内房屋150间被毁。 

10月15日,日机71架次,分四批轮番疯狂轰炸延安,延安城内房屋在这一天轰炸里大部被毁。 

至1941年10月26日,日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

前后三年,日机轰炸延安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县城竟达17次。

至1941年10月26日,日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 是啊, 怕影响换妻和地下合作了   由于延安的地形特点,轰炸的危害并不是很大,日军的轰炸对延安人民的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并且前期吃了亏后,延安进行了疏散,都不在城区了    继续轰炸没有任何意义了   46年延安在战前进行了疏散,结果据说1946年国军轰炸延安时最好战果是干掉了一头驴!

日军停止轰炸延安的同时,也停止轰炸重庆。为什么?日军航空兵(日军没有空军)主力投入南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