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年、中年、老年词人的悼亡词(二)

(2008-03-10 17:12:18) 下一个
中年词人苏轼的悼亡词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岷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进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表面上,除了池水较深较冷之外,并无任何独特之处。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游鱼就会循声游到岸边。当年进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名。正在山中读书的少年苏轼以“唤鱼池” 这个如此贴切而富有灵性的名字中选,并即席挥毫写下这三个潇洒的大字。现在池边石壁上的“唤鱼池”三个大字正是苏轼所题。苏轼的才华赢得了王方的喜爱,皇佑六年 (至和元年,1054)苏轼19岁, 是年王方将年轻貌美,知书达礼的十六岁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仙山清池,佳人才子,这个美丽的故事为本来就美丽的山川增色不少,让壁上的清泉至今每每低语不止。
天才的少年苏轼,开始并不欣赏王弗的,而王弗性格“敏而静”,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开始也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知书。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边终日不去默默坐在旁边做针线活,有几次苏轼背书背不下,王弗突然在一旁提示。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苏轼少有城府,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每次有客来访,苏轼都热情接待,视个个如知己,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提醒苏轼谁可交谁要防,结果无不言中,留下了“幕后听言”的故事。能阅人也是一种智慧,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然而好景不长,情深不寿,治平二年(1065) 五月,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于京师,让苏轼悲痛万分。此时苏轼母亲程氏已经去世。苏洵对苏轼说:“王弗跟着你很不容易,将来要将她安葬于她婆婆的墓边。”谁知未及一年,苏洵又卒于京师。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将王弗也葬于其翁姑墓侧,苏轼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就是说在埋葬王弗的山头苏轼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种树很多的缘故,这一片山林中的苏家墓地到了后来竟怎么也找不到了。明代广东人许仁到眉州做太守,多次率人按图索骥去山里寻找苏洵墓,却一次次徒劳而返,让他慨叹:“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眉州太守金一凤也带着士绅遍寻山野,最后进入一片寸步难行的荆棘林,当他们斩去杂草丛荆时,苏洵等人的坟墓终于显现在眼前,只是早已碑志剥蚀苔封叶积。金一凤感伤世间博学闻达之人,身后却落得如此光景。于是他捐囊封土,筑墓建祠,即今所存的“苏坟山”,也就是词中所写的“短松冈”的所在地。
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夜里,苏轼梦见了逝世十年的妻子王弗,醒来异常伤心,便写下了这首凄美绝艳的悼念词。全词哀情外显而激烈,泼墨如水,大开大合,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夫妻间的深情厚意。仅从词的上片便可明显地看出这一特色。词作“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开头就营造出一种凄惨悲凉的哀痛气氛,将感情的琴弦拉到极度哀伤之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既感慨夫妻生离死别之日久,又直抒追思亡妻之情深。在时间长河里,十年不过是弹指一瞬,对词人来说,却恍若隔世。词人日思夜梦,不知有多少心事要向情侣倾诉!“不思量,自难忘”,正是极度相思痛苦之情的强烈爆发。接着,词人大笔挥洒,从死者与生者两方面将这种相思痛苦之情加以淋漓尽致的抒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凄凉冷漠尚可忍,最难耐苦楚无人说!唠叨死者孤坟的寂寞凄凉,既是疲于奔波他乡,疏于祭扫妻坟的自责,更是伤惋怀妻痛情的流露。“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从生者处境的险恶坦露对亡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甜蜜的夫妻情爱令词人对死别十年的妻子依然痴情灼烈,深陷于仅在梦中相见的无奈里;另一方面,生活际遇的飘泊不定,生活处境的凶险恶劣,令词人心身疲倦,鬓发过早地变得霜白。这样,即使能与妻子相见,词人也不希望妻子认出自己,以避免妻子伤感难过。词人极希望与妻子相见却又害怕被妻子认出的矛盾心里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昭示,它精细地写出了词人对妻子的无限关心体贴的挚爱之情。这是一首饱经风霜中年词人得悼亡词,成熟而现实,虽然感情也是那末真挚,思念也是那末深切,但在内容和风格上和青年词人的悼亡词截然不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