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译皇帝的茶学著作《大观茶论》(上)

(2009-08-08 16:59:23) 下一个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对宋代茶叶的种植、采摘、制造、品赏、饮用、收藏作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详细描述了宋人饮茶方法:点茶法,是现代人确切知道宋人是怎样饮茶的。这是茶学上很出色也很有名的专著,全文近3000字,传世仅有《说郛》本。《说郛》是元代陶宗仪编的一部类书,现在容易找到的比较好的版本大概是1986年中国书店据涵芬楼1927年版的影印版(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的藏书楼,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日本侵略军的战火)。手头没有,只能求助于网络。网上有几种原文和注释,差强人意,但没有完整的全文今译。书坛有的是古文高手,不揣冒昧以粗浅的译文请大侠们指点修订,如能校正原文更好,不胜感激。一次贴完恐怕太长,分三次可能更合适些。

《大观茶论》(上)

原文: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①,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③,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④。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⑤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注释:   
①丝枲之干寒:枲,音xi第一声,麻。《玉篇》:“麻,有籽曰苴,无籽曰枲。”  ②岁修建溪之贡:建溪,原为河名,其源在浙江,流入福瓯县境内。所产的茶气味香美,五代闽国王审知在此设专用茶园。宋初,朝廷更派专使在此焙制贡茶。   
③垂拱密勿: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形容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密勿,勤劳谨慎。颜师古《五经定本》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   
④时之汗窿:汗隆,即隆污,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⑤世既累洽:累洽,世代相承太平无事。
译文:
经常听人们说,地里生中的东西,供应人类需求的不止一种。稻谷小米用于免除饥饿,丝麻之类用于抵御寒冷,普通百姓都知道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管丰收歉收总是少不了的。至于特有瓯闽秀气,山川灵光的茶,能够除去胸中烦燥,洗涤心里郁闷,导致神志清爽,心境平和,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饮茶中间能使人思维淡泊雅洁,气韵高远静谧,但匆忙奔波的时候是培养不起这种爱好时尚的。本朝兴起以后,每年在建溪一带督造贡茶,其中尤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地方的产品,也由此而旺盛。到了今天,百业兴旺,天下太平,管理国家,可以无为而治。官绅百姓,如沐春风,蒙受道德教化,风尚日益高雅,普遍从事饮茶活动。所以,近年来,采摘选择的精细,加工制造的优良,品茶斗茶的盛行,烹茶点茶的讲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事物的发展和没落,固然自有规律,但也和国家的兴衰有莫大关系。世事窘迫,百姓劳碌,整天为基本生活需求奔波,唯恐得不到保证,怎麽会有时间想到饮茶呢?太平的日子长久了,人们有了空闲,物品十分富庶,日常生活已经不用担心,于是就有了休闲的要求,有足够的钱追求享受,比较各自藏品的精妙,争论鉴定裁决的方法。即使地位不高的人家,也要收藏一些好茶,真是盛世的时尚。啊!这麽美好的时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于是在空闲的时间,对茶进行研究,颇有心得,后人不了解其中奥妙,还要暗中摸索,所以写了这二十篇文章,命名为“茶论”。

原文:   
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①,其味疏以薄②,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③,其叶疏以暴④,其味强以肆⑤,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注释:   
①其叶抑以瘠:抑,受抑制;瘠,瘦小。   
②其味疏以薄:疏,稀、少。《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③土之性敷:敷,肥沃,敷腴。   
④其叶疏以暴:疏,疏展、充分展开。暴,旺盛。
⑤其味强以肆:肆,放纵无节制。
译文:
种植茶树的地方,在山崖处要向阳,在园圃里要背阴。因为石缝里生长,土壤贫瘠,叶子受抑制长得瘦小,茶味淡薄,要靠阳光帮助茶树生长。园圃里土质肥沃,枝叶充分展开,就会导致疯长,必须背阴节制茶树生长。阴阳相济,茶树才会长得好。

原文:  
天时:茶工作于惊蛰①,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时旸郁燠②,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注释:   
①茶工作于惊蛰:惊蛰,二十四节气之广。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   
②时旸郁燠:旸,读音yang第四声,日出。燠,读音yu第四声 ,闷热。  
译文:
茶工在惊蛰节气开始工作,好的天时条件尤为重要。天气略偏寒冷,芽叶逐渐生长,茶工从容采摘制造,得到色味俱佳的茶。如果阳光过强,天气闷热,芽叶暴长、因为时间限制,茶工来不及,蒸好了来不及压,压好了来不及研,研好了来不及制,茶叶留滞积压,色味失去一半。所以茶的生产者常为得到好天气而庆祝。

原文:
采择: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①,一枪一旗为拣芽②,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鸟带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鸟带不去害茶色。
注释:
①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雀舌谷粒,茶芽刚刚萌生随即采摘,精制成茶后形似雀舌谷粒细小嫩香。后世“雀舌”成一种优质茶名。斗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②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一旗,即一芽一叶,芽未展尖细如枪,叶已展有如旗帜。又称“中芽”。下文一枪二旗即一芽二叶。
③白合、乌带:白合,指两叶抱生的茶芽。乌带,当为“乌蒂”,茶芽的蒂头。
译文:
黎明时开始采茶,太阳出来就停止。用指甲不用手指采撷,怕接触汗气使茶不新鲜,不清洁,所以茶工都随身带着新打上来的水,采下茶芽就放在水里。像雀舌谷粒品位的茶芽为最上等,一芽一叶的叫做拣芽,稍差的是一芽二叶,其余的就等而下之了。茶刚开始萌发时会有两叶抱生的茶芽叫做白合,不去掉白合会影响茶的味道;采的时候,会带着茶芽的蒂头,叫做乌蒂,不去掉乌蒂会影响茶的颜色。

原文:
蒸压: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①。压久则气竭昧漓②,不及则色暗昧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急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注释:
①茶色赤而不胶:胶,牢固。《诗经 隰桑》:“既具君子,德音孔胶。”
②气竭味漓,漓,薄。〈司马光赋〉:“弃漓而归厚。”
译文:
茶的好坏和蒸芽压黄得当与否很有关系。蒸太生,压的时候茶芽滑动,茶色青,有一股生腥气。蒸过熟,压的时候会把茶芽压烂,茶色红而不坚实。压太久则气昧跑光,压不够则色暗昧涩。蒸茶蒸到茶芽刚熟透出香味,压的时候压到汁水尽马上停止。这样,则制造之诀窍,已经得到十之七、八了。

原文:
制造:涤芽惟洁,濯器惟净①,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②,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注释:
①濯器惟净:濯,读音zhuo2,洗涤。《孟子 离娄上》:“清所濯缨。浊斯濯足矣”。
②日晷:晷,读音gui第三声,日影,引申为时光。
译文:
制茶时,茶芽和制茶用具一定要洗干净,蒸压必须得当,趁热做成茶饼,焙干茶饼要掌握好火候。饮的时候有少量砂粒是因为洗的时候不够仔细;茶饼干枯发红是焙的火候过头了。制茶的时候,要看看这一天有多少工作时间,根据人力的多少,会采下多少茶叶,一天之内加工完毕。茶叶过夜就会影响色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水巷人家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
“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③,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
这段被宋徽宗写出来,真是搞笑啊。
他自我感觉还不是一般的好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