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

每个人都能让别人快乐,有些是在来的时候,有些是在走的时候
正文

(2008-06-09 14:05:36) 下一个
那么多孩子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么多的家庭从此残缺不全。面对铺天盖地的哀恸,我无话可说。忽然之间,盲人歌手周云蓬吟唱的《中国孩子》在我耳边响起,我的心灵被一种巨大的悲怆所击中,像要窒息一般,半天喘不过气来。那歌词堪称当代最有力量的汉语,那歌词让所有的锦绣文章都黯然失色: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的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爸爸变成了一筐煤,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饿极了他们会把你吃掉

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这首歌中讲述的全都是真实的事件: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克拉玛依一座礼堂发生大火,主持人让领导先走,造成二百八十八名学生被活活烧死,事后新疆的封疆大吏依然稳坐宝座;二零零五年六月十日,东北沙兰镇爆发洪水,由于领导的渎职,活活淹死学生八十八人,无人为之负责;二零零三年六月十日,成都三岁小女孩李思怡被母亲关在家中,母亲是吸毒女,外出觅食,被警察羁留,她向警察哭诉,家中有三岁小女无人照料,警察却置之不理,小女孩在家中被活活饿死。而河南农民为摆脱贫困被迫卖血,造成艾滋病泛滥,殃及孩童,有的家庭全家死绝;山西矿难频频发生,矿工死伤惨重,矿主封锁消息,抛尸远方,老家的孩子望眼欲穿,却等不到父亲的回家……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常态”。

当山西省洪洞县的黑窑童奴事件发生的时候,这首歌曲在网络上广为传播。黑窑奴隶童工事件,当然不是中国孩子的悲惨遭遇的空前绝后的“顶峰”。果然,此次汶川大地震,孩子们的命运更加凄惨。周云蓬应该在这首歌的末尾增添一句:不要做四川人的孩子,他们被豆腐渣工程埋葬……

古人说过,天地不仁,杀人如草不闻声。是的,孩子们全都死于谋杀。杀害这些孩子的,不仅是父母的怯懦,不仅是官僚的无耻,不仅是老板的贪婪,更是一种制度性的罪恶。学者丁学良用三个范畴来概括之:贫困、失职、腐败。他指出:“第一项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来补救,后两项必须经过法律来追究惩处。几千个孩子的生命,如果不能换来监督制度和公共政策方面显著的、实质性的进步,那我们还要付出什么样的更高‘学费’?”

也许,我们还会付出更高的学费。

至今没有一个人出面承担责任,至今没有人一个人公开地忏悔和认罪。没有一个官僚,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在学校建筑的验收报告上签过字的人,感到恐惧战兢并去投案自首。

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员们的神情一个比一个庄严,官员们的措辞一个比一个巧妙。“可能”、“也许”、“不排除”……这些模棱两可的词语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巧舌如簧的官员们都可以改行去当作家了,他们都是遣词造句的高手,经常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他们永远都不会犯错误。

这样的党国,这样的政府,不值得我们卑躬屈膝地“感谢”。他们已经做的,比他们应当做的少得多。建设部和教育部的部长们、厅长们、局长们,依然像豺狼一样盘踞在各自的太师椅上。是的,别人的孩子和别人的母亲,不会让他们心痛。陌生人的生命,怎么比可能撬动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乌纱帽呢?

同样无耻的是中国的媒体。在那些媒体上面,巨大的灾难正在变成更巨大的荣耀,地震居然成了刺激“民族精神”的兴奋剂。总理视察灾区的时候,在一所临时的课堂上题为孩子们写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固然可以“兴邦”,但其前提是对灾难的根源进行深切的反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