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雪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正文

之三:将军传奇

(2007-05-17 07:21:14) 下一个

上回说到小溪自云南乡下来到北京,按下他风尘仆仆、自寻笔会住处不提。单说那笔会上相遇这位独一无二的将军。

在下榻宾馆的大会议室,第一天的欢迎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六十人纷纷寻找座位,一片忙碌,各自坐定。人民文学编辑主任致笔会开幕词,然后是副社长代表杂志发表冗长的讲话,自然是索然寡味。人们的目光开始游离,交头接耳,四处寻索感兴趣的面孔。

隔着中间过道,在我左手边,发现一老者与别人甚为不同。年纪约摸七十上下,脑门上半寸灰白头发,眉毛已成银色,唇上无须,紫红色脸庞透着光亮,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十分可亲。穿一身绿色半旧军装,正襟危坐,挺挺板板,目不转睛,认真地听着发言,丝毫没有不耐的样子,与周围众笔友迥然。

因公务繁忙,副社长发完言后,即退场驱车离去,留下主任主持大局。主任顿时放松,开始对笔友们作热情地介绍,语言颇为风趣且简明得当。

很快,主任灿烂的笑容望着这位老者,声音洪亮地对大家说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军人,在五十年代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后来因战功调任北京军区,拥有少将军衔,退休前在总参谋部工作……”

众人立刻肃然起敬,目光齐刷刷地望向这位老先生,刹时掌声雷动,声震屋宇。将军赶紧站起,向左右前后颔首示意,同时笑着摆了摆手,待掌声渐落,缓缓坐下。

此后几日,在餐厅十人围成一圈的大餐桌上,有幸听老将军叙说当年战场风云,慷慨悲歌,无数战士裹马革以尸还,金戈铁马入梦来:“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将军后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写军旅小说,曾写得一部<抗美援朝战史>获正式出版。还有些温情的战友追忆、部队感怀、生活小文等等作品也常有发表。

将军此时已是淡看荣辱,气定神闲,一杯浊酒,浪花淘尽,均付笑谈。与将军的促膝长谈,受益匪浅。

笔会如何演绎,下回再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