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东洋俾斯麦:大久保利通(图)

(2008-09-05 07:16:19) 下一个

  


维基百科

大久保利通 (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8月10日1878年5月14日,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明治维新时成为政治家,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并称维新三杰

他出生于鹿儿岛城下高丽町,小西乡隆盛三岁。起初两人皆以萨摩藩士的身分为藩主效命,后来两人逐渐掌握实权,对推翻德川幕府以及明治维新做出巨大贡献。两人先后(曾同时)担任正院(内阁)参议,西乡并曾兼任陆军元帅兼近卫都督,大久保则在明治六年(1873年)兼任内务卿。

明治四年(1871年),大久保利通与木户孝允参加岩仓使节团,出使欧洲美国。这次使节团出访,对日本政局有极大的影响。随团成员见识到欧美各国的文明开化与强大国力,深感日本封闭落后,咸认日本应该暂时停止对外扩张的野心,全力发展内政。他们被归类为内治派,而使节团出访期间担任留守的西乡隆盛等人,则因主张立即出兵海外,被归类为武断派

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结构重整,众多旧武士失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西乡隆盛对士族(旧武士改称)抱以深刻的同情,提倡征韩论,意图用对外战争解决内政压力。西乡同时是士族菁英论者,认为日本应该以士族为中心建立政府及军队;然而大久保认为日本应该朝向文官体制的政体发展,并以征兵制度破除军队的封建性,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

明治六年(1873年),正院阁议针对征韩论进行辩论,结果演变成为政争,史称“明治六年政变”。最后天皇支持内治派,西乡隆盛江藤新平武断派参议全数辞职下野。西乡隆盛返回萨摩后设立私学校,传扬士道(旧武士精神)。当时士族问题越来越大,各地陆续出现士族叛乱事件,西乡隆盛均不为所动。

明治七年(1874年),江藤新平九州佐贺县发动佐贺之乱。大久保利通受命前往平乱,仅花十一日便顺利镇压叛军。日本政府为安抚士族,尤其是反抗意识最强的萨摩士族,在大久保的策画推动下,于同年(清同治十三年)借口琉球难民在台湾被原住民杀害,发动台湾出兵(中方称为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特意将西乡隆盛之弟西乡从道升为中将,并任命为台湾蕃地事务局都督,领兵三千余名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部落。

日本出兵台湾,遭到中国抗议。两国并未宣战,皆图以外交手段解决,但谈判很快陷入僵局。于是日本政府任命大久保利通出任全权大臣,前往中国交涉。大久保拉拢英国驻北京公使威妥玛出面调停,中国遂让步签下北京专约,承认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同时给付难民抚慰金与日军建筑物购买金共五十万两。后来日本片面解释“保民义举”系中国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地的证明,于明治十一年(1878年)遂行琉球处分,强迫琉球国王退位,将琉球置为日本一县。大久保利通的此次外交在日本获得极高评价。

然而士族问题并未因此获得解决。明治十年(1877年),萨摩不平士族攻击鹿儿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西南战争序幕。当时西乡隆盛并不在鹿儿岛,闻讯之后慨然长叹,但依然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们,以“质问政府”为名挥军北上,并在熊本城与政府军爆发激战。最后政府军击败萨摩军,西乡隆盛撤退回到鹿儿岛,在负伤的情况下由部下介错(砍下头颅。按:西乡隆盛并未切腹),结束日本最后一场内战。因为西乡为士族而战,各地士族同情西乡者甚多,不少人甚至认为大久保是害死西乡的元凶,更是败坏日本的国贼。

明治十一年(1878年)五月十四日清晨,福岛县令山吉盛典到大久保利通在东京的宅邸拜访。大久保对他说:“明治维新需要三十年才能完成。从明治元年到十年是创业期,有许多兵事。第二个十年最为重要,是整理内政、兴殖民产的时期,利通不肖,愿竭尽心力为之。以后的第三期,就要靠你们后进诸君了!”然而就在当天早上八点,大久保于上班途中在纪尾井町清水坂(纪尾井坂)遭到石川县士族岛田一郎等六名刺客暗杀(纪尾井坂之变)。岛田等人深为鹿儿岛私学校的思想共鸣,欲附和西南战争举兵不成,遂改而刺杀大久保。

大久保死后,日本政府追赠为右大臣、正二位。并且为他举行维新以来第一场国葬,葬于东京青山墓地。






百度百科

大久保利通
((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9.29—1878.5.14),明治三元勋之一,政治家。
座右铭:「为政清明」 自称:「东洋俾斯麦」

天保元年(1830)9月29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下加治屋町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幼名正袈裟,后改名为利通。父亲大久保利世是个开明藩士,他擅长阳明学,禅学,通晓历史,闲暇时常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他的外祖父皆吉凤德是个医生,精通洋学,在当地名望极高。大久保利通16岁时(1845)担任藩记录所的助理。1849年因藩主的继承人问题造成两派——拥立藩主岛津齐兴侧室生的久光的一派和拥立正妻生的齐彬的一派对立。因其父所参加的齐彬派失势被流放,大久保利通也被免职。此时他和西乡隆盛有马新七小松带刀等志士往来,组成“精忠帮”,共论国家大事。

后来岛津齐彬为藩主,大久保也复职。由于他在藩政改革中有成绩,被任命为藩记录所书记,后升为步兵总督。齐彬死后其弟久光任藩主,大久保受到久光的信任,被任命为勘定方小头,后升为小纳户,和小松带刀等人掌握萨摩藩政大权,并跟从久光进京,积极过问中央政局。

庆应二年(1868)4月第二次征讨长州藩时,萨摩藩拒绝出兵。为推进倒幕工作,大久保和西乡隆盛一起在朝廷、幕府、诸藩之间进行活动。1868年1月3日“王政复古”政变成功,大久保担任新政府参与。

明治四年(1871)6月任大藏卿。11月随从岩仓具视全权大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5月回国就任参议,11月兼任内务卿,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建立起大久保利通政权。

1874年2月出京镇压佐贺之乱,4月平定回京。8月担任全权辩理大臣,到中国和清政府谈判台湾问题,逼迫清政府交付50万两赔款。

1876年镇压熊本敬神党之乱、秋月和获之乱。1877年镇压西乡隆盛的叛乱。同年授予勋一等旭大授章,叙正三位,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合称“明治维新三杰”。

明治维新以后,大久保利通挤身于政权中枢。他为了巩固新政府,决定削除地方势力。1869年至1871年,新政府实行了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两大政策,基本上铲除了封建诸侯割据势力。与此同时,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自己为副使赴欧美考察。在德国,大久保对德国首相俾斯麦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回国按照德国模式经营国家。

正当大久保在欧美访问的时候,国内以西乡隆盛为首的留守政府主张侵略朝鲜,以转移士族对政府的不满。大久保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回国,主张积极改革内政,暂缓侵略朝鲜。于是以大久保为首的内治优先派与以西乡为首的征韩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结果征韩派彻底失败,内治优先派掌握了领导权。这场政治斗争,史称“明治六年的十月政变”。从此以后,以三条实美为太政大臣、岩仓具视为右大臣、大久保为内务卿的专制政治体制成立了。

在这个专制政权统治下,大久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便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对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一直心怀不满的岛律久光上书天皇,提出14条建议,反对各项资产阶级改革,并要求撤掉大久保的职务。当然大久保等改革派不能接受,对保守派进行反击,岛津久光被迫引退。

当岛津等旧藩势力在内部进行反政府活动的时候,对明治维新各项资产阶级改革强烈不满的反动土族公开发动了反政府的武装叛乱。最先发动的是1874年2月由江藤新乎和岛义勇领导的“佐贺之乱”。结果被大久保镇压下去。

1875年9月,制造侵略朝鲜的江华岛事件。翌年迫使朝鲜订立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他镇压农民起义和一切反政府活动,以《诽谤律》、《报纸条例》等压制自由民权运动。

1876年3月政府发布了废刀令,8月又发行金禄公债,废除俸禄制,使失去利权的土族更为愤怒,在熊本爆发了“敬神党之乱”。在其影响下福冈县爆发了“秋月党之乱”,在山口县爆发了“获之乱”。这些叛乱都被大久保一一镇压下去。

1877年2月2日,鹿儿岛的反动士族拥立辞职回乡的西乡隆盛为首领发动了叛乱,即所谓西南战争,结果仍以失败告终。大久保的这一系列高压政策,必然遭到士族的痛恨,埋下了这位日本“铁血宰相”的死因。

明治十一年(1878)5月14日晨,来东京出席地方会议的福岛县令山吉盛典到大久保的邱宅。大久保很高兴地接见了山吉,听取了他关于福岛县形势的报告,还就福岛县的疏水工程交换了意见。后来山吉想走,大久保挽留他并说:“维新以来已经十年岁月;内外事件频发。不肖利通担任内务卿以来未见政绩,实在不胜惭愧。现在是内外安定,此时正欲努力贯彻维新的盛意。要达到此目的,不得不以30年为期。假如将它分为三期,明治元年至十年为第一期,还是创业期。明治十一年至二十年为第二期,确实这是最重要的时期,整顿内政、充实国力就在此时。利通虽然不肖,但欲排除万难完成此志。明治二十一年以后的十年为第三期,这是守成时期,等待后进的优秀分子继承大业。”以上的话想不到竞成了大久保的遗嘱。

山吉定后,大久保便到太政官(相当国务院)去办公,乘马车来到曲町清水谷。大久保在马车内还利用时间阅读了文件,不料8点左右,遭到石川县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袭击。大久保虽然身受白刃,还厉声呵斥,沉着将放在膝上的文件用绸巾包好,不久倒向前方断气了。时年49岁。

刺死大久保利通的凶手石川县士族岛田一郎是自由民权派壮士,曾于1875年2月出席爱国社创立大会。西南战争末期的1877年6月民权派内部出现了武装起义与西乡相呼应的主张。西南战争一结束,大久保以计划造反的罪名逮捕林有造、片冈健吉、大江卓、竹内纲等许多民权派领袖,将他们投入监狱,自由民权派在严厉的镇压下被迫转人地下。然而有“铁石之志”的岛田一郎,“为国家万万不忍坐视”,决定“义举”,行刺大久保。

大久保死后,日本政府追赠为右大臣、正二位。并且为他举行维新以来第一场国葬,葬于东京青山墓地。大久保利通虽然因为政敌的刺杀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后继者继续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迅速使日本成为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强国


史料

在行刺的三天前,岛田一即写了遗书对妻子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还写了一份除奸书,列举大久保利通的五条罪状:

一、杜绝公议,抑压民权,私议政事。
二、乱施法令,朝令暮改,而且贿赂勾结,随心施威。
三、兴不急之土木,专事无用之修饰,徒费国财。
四、排斥慷慨忠节之士,怀疑忧国敌忾之徒,酝成内乱。
五、误外交之道,丧失国权。

岛田一郎把大久保利通当作大“奸吏”,把一切失政都推在他的身上。大久保的专制统治遭到大家的痛恨,这是他没有人缘的缘故。但是他所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被伊藤博文等人继承和发展下去,完成了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这是无可否定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