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青帮历史

(2008-11-07 13:15:07) 下一个

青帮历史

   

     青帮是上海滩势力较大的帮会,青帮势力仅次于洪门,是上海滩的第二大帮会,相传有300余年。青帮起源有许多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在清朝雍正初年为承运漕粮而形成的。然而,帮中人却把历史渊源推向明朝,以明永乐朝的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为第一代祖师。第二代祖师是罗传。罗传曾收徒三人:翁、潘、钱。乾隆年间,此三人为清廷运粮,奉准钦命,准备招徒1326名,带粮船1990只半,因名义上系帮助清廷,故称青帮。

  运粮之后,翁、潘、钱照军功例,被授予武职,于是公开奉罗传为祖师,立下3堂6部24辈,制定10大帮规,使青帮发展为严密帮会组织。3堂是:翁佑堂、潘安堂、钱保堂。6部为:引见部、传道部、掌印部、用印部、司礼部、监察部。24辈按:“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排列,一字一辈。10大帮规为:一、不准欺师灭祖,二、不准扰乱帮规,三、不准蔑视前人,四、不准江湖乱道,五、不准扒灰放笼,六、不准引水带跳,七、不准奸盗邪淫,八、不准以卑为尊,九、不准开闸放水,十、不准欺软凌弱。

                             上海青帮

    青帮是清初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在其早期、以及某种特殊情况下,他也曾起到过进步作用外。一般地说来,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在解放前,各种反动势力、帝国主义者,都与之有着相互依存、狼狈为奸的暧昧关系。有的地方,他就是反动、凶残的象征。只要提起青帮,善良的老百姓都会不寒而栗。有的城市简直就是青帮会党们的世界。上海滩的第一号流氓大亨黄金荣就曾恬不知耻的称自己为“天”字辈的青帮大亨。由此,青帮的势力可见一斑。

    青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到了嘉庆年间,由安庆府的粮帮水手们在原来的粮帮组织之外,独立的建立了一种秘密结社,名叫“安庆道友会”。为区别先后长幼,遂分出了“清静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元明兴理大通悟学”等24字辈分。

    青帮字辈的头一辈之所以是“清”而非“青”那是有点讲究的。因为,他们认为,青帮是源于大清朝,又都是吃水路饭的,所以起“清”为头辈,是最妥帖,最最有道理的。

    上海青帮字辈,是在1919年时,青帮在沪召开恳谈会时才是有记载的。当时最高的辈份为“大”字辈。那时,上海仅存“大”字辈人物17人。他们是:步章五、吴省三、高士奎、荣华亭、张蔚斋、李春利、龚谨成、梁绍棠、刘登阶、张树声、赵德成、曹幼珊、袁克文、周荩臣、李琴、阮慕白、程孝周等。上海黑社会的“三大亨”在青帮里的辈份不算高。

    杜月笙:因拜过“通”字辈人物陈世昌为老头子,所以只能算是“悟”字辈。

    张啸林:曾投在“通”字辈人物龚谨丞为师,所以也只能算是“悟”字辈。

    这两个人在青帮里的“历史”比较清楚。唯有另一个大亨黄金荣,却是青帮子辈里的“不二不三”的人。黄金荣一生没有正式投过贴子,开过香堂、拜过老头子。他在青帮里没有名份,当然也就没有辈份。他是个货真价实的“空子”。照青帮里的“家规”,没有名分、字辈的认识不能收徒弟的。但黄金荣自恃权势,目空一切,照样广受门徒。只要有人送他一只红包,上首写黄金荣老师,下脚写某某门生敬拜,即可成为师徒。因此,它的徒弟不下二三千之众。就是这么一个“空子”,他居然与青帮“大”字辈人物曹幼珊、高士奎等称兄倒弟。他公开宣称:“老子要横在大字辈头上一笔,是天字辈。”由此可见,黄金荣狂妄到了何种地步。后来,曹幼珊曾劝他向做过通海镇守使的青帮“大”字辈的人物张镜湖拜为老头子,以正帮规。但黄金荣只是嘴上应了一声,实际上也没有去办。

 

    另外,上海滩上还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大亨的是顾竹轩,人称“江北大亨”。此人倒是正统的青帮字辈中人。因为,他拜的老头子是青帮“大”字辈的人物刘登阶。而有人传说,顾竹轩曾是黄金荣的门生,那就有点滑稽了。

    从黄金荣的无视帮规的做法,以及青帮对其奈何不得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帮会也好、会党也好,实际上在那个黑社会里,谁的势力大,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旧上海青帮三巨头:左起张啸林、杜月笙、黄金荣

 

  我于1928年投拜于黄金荣门下。由于我发迹后仍忠于黄门,老头子更是对我另眼看待,为了表示对我的信任和显示他自己的威风,和我谈了不少“私房话”,其中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蒋介石拜师在他的门下。

  1916年5月陈其美被刺死于上海,蒋介石在政界上失去了靠山,在经济上也开始拮据。他需要另辟门路,寻找庇护者,乃开始与张人杰、戴季陶、陈果夫等关系密切,并跟随他们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活动,因投机失败,背了一身债,处境十分狼狈。在被债权人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决定离开上海,避债到广州去投奔孙中山先生。

  因为债务所缠又缺乏盘费,就去找虞洽卿老板商量办法。虞治卿当时在上海商界虽有地位,却是一个卖空买空的“空壳老板、负债大王”,不肯做这种赔本钱的事情,就代蒋介石出主意,介绍他去投帖拜黄金荣为老头子,一可以利用黄金荣牌子,去对付债权人,二可以向黄商借盘费。两人商量定当,先由虞洽卿与黄金荣谈妥并约好日期,并陪同蒋介石前去举行拜帖仪式。

  这里先得来一个说明:按照安清帮投师拜祖的常规,普通一般的压帖贽敬自几十元至几百元,最起码的亦需5元至10元。若照当时黄金荣、杜月笙的身价,压帖贽敬,至少是几百元,甚至有几千元的。贽敬越多,越受老头子的看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