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红红火火“食人鱼”-- 瑞士轮式装甲车(组图)

(2009-10-30 07:50:37) 下一个




干 戈 《坦克装甲车辆》 2004年第03期

红红火火“食人鱼” 上


  

(编者按) 在国际军火市场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瑞士莫瓦格公司的生意却红红火火。它所生产的各型“食人鱼”系列轮式装甲车,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热门产品,长盛不衰。让我们看一看各型“食人鱼”装甲车的风采吧!

  

从莫瓦格公司谈起

  

瑞士的莫瓦格(Mowag)公司是一家私营军工企业,位于瑞士北部的克罗伊茨林根。它创立于1950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业人员达到450人,厂房面积7.5万平方米,试验场地面积11万平方米,试验场设有完善的试验跑道以及车辆用试验和测试设备。公司的年营业额达到1亿瑞士法郎。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这家不起眼的“个体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小有名气的军火制造商。公司有四大产品系列:军用车辆、民用车辆、筑路机械和其他机械产品,所生产的装甲车辆包括:“食人鱼”系列轮式装甲车、“鲨鱼”装甲战车、“旋风”步兵战车和“鹰”式轻型装甲侦察车等。其中,“食人鱼”系列是莫瓦格公司的拳头产品,成为许多国家军队的采购对象,是当今世界上卖得最火的一种轮式装甲车辆。

  

1999年7月,莫瓦格公司被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公司收购。但这次兼并没有对莫瓦格公司的业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为莫瓦格公司仍负责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性任务,而生产事宜将更多地交给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况且莫瓦格公司仍将负责对欧洲、非洲和中东的销售业务。

  

译名探源

  

“食人鱼”的英文名称为Piranha,至于它的中文译名却相当混乱,据笔者所知不下六七种,什么剪刀鱼、比拉鱼、水虎鱼、食人鱼、锯脂鲤、食人鯧、皮兰哈等等,不一而足。到底哪一个译名正确呢?应当说都没有错,只不过其中的一些译名不够规范罢了。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Piranha(锯脂鲤)是脂鲤科一类肉食性鱼类的统称,以凶残贪吃闻名,盛产于南美东部和中部的江河中,成群游动,掠食其他鱼类和动物,在短时间内可把一只大型动物啃剩一副骨架。其凶残程度可见一斑。

  

美国有一部电影,片名就叫《PIRANHA》。影片开头讲的是一个女孩无意间到一个河段去游泳,不一会儿就被吃得只剩一个骨架,十分恐怖。前两年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水族馆”中,常常可以见到这个不起眼的Piranha,标牌上写的是“食人鲳”。由于一些学者担心“外来物种入侵”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性,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围剿食人鲳的“热潮”,水族馆中的Piranha(“食人鲳”)纷纷被施以“安乐死”。可见这个Piranha还是相当厉害的。以这样凶残的鱼类来命名一种装甲战车,自然令人畏惧。

  

按照“装备名称意译为先”的原则,Piranha应该译为“锯脂鲤”(意译)装甲车。在前些年的《坦克装甲车辆》杂志中,多数情况下译作“皮兰哈”(音译)。港台的军事媒体中,往往称之为“食人鱼”。综合上面的分析,规范的译名应该是“锯脂鲤”,但比较生僻。“食人鱼”的译名虽不规范,而且Piranha主要也不是吃人的,但比较形象。笔者建议读者都能掌握这几个译名。在这篇通俗文章中,笔者采用“食人鱼”这一译名。

  

三十年业绩辉煌

  

20世纪70年代初期,莫瓦格公司就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开始研制“食人鱼”装甲车。1972年生产出第一辆“食人鱼”样车,为6×6车型。1976年,莫瓦格公司开始为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生产4×4、6×6、8×8车型,共计190辆。


4×4“食人鱼”Ⅰ轮式装甲车

6×6“食人鱼”Ⅰ轮式装甲车

8×8“食人鱼”Ⅳ装甲车

  

莫瓦格公司的第一次巨大成功是在1977年。当年2月,加拿大武装部队在经过充分对比后,选择了“食人鱼”装甲车,签署了350辆6×6车型的大订单,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公司特许生产。不久,又增加到491辆。

  

1982年,对于莫瓦格公司来说,是取得第二次巨大成功的一年。这一年9月,8×8的“食人鱼”在美国轻型装甲车辆(LAV)的竞标中一举中的,加拿大的通用汽车公司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生产了各型LAV战车758辆,其中著名的LAV-25轮式装甲车达422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LAV-25战车大显威风,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把利剑”。

  

1986年,莫瓦格公司接到了瑞士陆军的310辆6×6“食人鱼”装甲车的订单。

  

1989年,加拿大陆军也订购了203辆8×8和6×6“食人鱼”装甲输送车,到1997年底交货完成,取名为“野牛”装甲输送车。

  

1990年,莫瓦格公司又接到了沙特的订单。不过,由于军火贸易上的一些限制,改由英国的GKN防务公司特许生产。到1993年,完成了300辆订货的交付任务。


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

  

2000年11月,美国陆军坦克机动车与武器司令部宣布,瑞士莫瓦格公司和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生产的LAVⅢ型8×8装甲输送车,被选中为美国陆军中型旅的主战装备。2002年2月被命名为“斯特赖克”装甲车,其间还签订了总数达2 131辆的供货合同,采购经费高达40亿美元。这一骄人的业绩,令这两家公司乐不可支,也令众多的军火商羡慕不已,成为新世纪初的军火市场上的重大新闻。

  

订购和装备“食人鱼”系列装甲车的国家还有智利、澳大利亚、阿曼、丹麦、以色列、瑞典、新西兰、卡塔尔等,加一起共十五六个国家。莫瓦格公司宣称,到2002年底,该公司共生产了5 600辆“食人鱼”系列装甲车,另有950辆正在按订单组织生产。该车的生产分别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智利FAMAE公司、英国GKN防务公司和瑞士的莫瓦格公司进行。

  

要知道,“食人鱼”系列轮式装甲车,是除了苏联/俄罗斯的轮式装甲战车外,出口数量最多的轮式装甲战车。而莫瓦格公司不过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私营军火企业,能取得这样的骄人业绩,靠的不是“打广告”和“卖招牌”,而是货真价实的好产品,这令一些响当当的大牌军火商汗颜。Piranha和瑞士钟表、瑞士军刀一样,成了瑞士的名牌产品。瑞士人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长盛不衰的诀窍

  

莫瓦格公司生产的“食人鱼”轮式战车已形成系列,包括4×4、6×6、8×8、10×10四大系列。其中,以6×6和8×8系列为主。30多年来,“食人鱼”系列从Ⅰ型发展到Ⅳ型,设计的基型车以装甲输送车为主,但也包括步兵战车、自行迫击炮、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指挥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自行高炮、防空导弹发射车等,型号十分繁杂。在这里,我们将选取主要的车型和共同的特点来加以介绍,以介绍生产数量较多的Ⅱ型和Ⅲ型为主。


10×10“食人鱼”Ⅱ装甲侦察车

8×8“食人鱼”装甲车动力和推进系统示意图

  

各型“食人鱼”装甲车的共同点较多,包括采用独立悬挂装置、中央驱动系统、动力装置前置以及驾驶员和车长的位置布置在左前方、有足够大的载员室和一般都装有水上推进装置,等等。这种布置方案“能够在控制战斗全重和寻求最大载重量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一位莫瓦格公司的销售部副经理说得好:“我们的一些竞争者虽然能够制造较大的装甲车体,但其内部使用空间却比我们的小得多,‘食人鱼’能够为乘员提供更强的防护力。” “食人鱼”车族的成功在于“它能提供最佳的载重比和内外部体积比”,这恐怕就是“食人鱼”系列装甲车长盛不衰的诀窍。

  

以比较典型的8×8“食人鱼”轮式装甲车为例,战斗全重和乘载员人数分别为:Ⅰ型8.8吨,15人;Ⅱ型14吨,16人;Ⅲ型16.5吨,16人。载重量的比较上,Ⅱ型比Ⅰ型多了半吨,Ⅲ型的载重量达到了6吨,几乎是Ⅰ型的1倍。车内的可用空间也相应增大,Ⅱ型的为8.5米3,而Ⅲ型的增大到11.5米3。车内空间的增大,为安装更大口径的武器和增加载员数提供了条件。

  

“食人鱼”装甲车的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可保护乘载员免遭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伤害。其总体布置为,车体前部左侧为驾驶员席,发动机在驾驶员的右侧,中部是战斗室,后部是载员舱。


8×8“食人鱼”Ⅲ装甲车

8×8“食人鱼”Ⅲ装甲车乘载员座舱特写

“食人鱼”Ⅲ装甲车驾驶员和车长座椅可以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调整。当驾驶员头部探出车外驾驶时,方向盘和各控制踏板会自动升高

  

载员可通过车体后部的2扇车门上下车。载员舱的顶部一般还有2扇向外开启的舱门。载员舱的两侧有供载员乘车射击的球形射击孔,并配有观察潜望镜。

  

其标准动力装置为美国底特律公司的6V-53T柴油机,最大功率220千瓦。各型“食人鱼”装甲车的动力装置相同,但最大功率在205~257千瓦的范围内可调。传动装置为阿里逊公司的MT-653型自动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转向用方向盘,操纵性很好。可以说,只要会开汽车,稍加训练,便可以驾驶“食人鱼”装甲车。动力-传动装置可整体吊装,快速更换。

  

其行动装置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前桥采用螺旋弹簧式悬挂,后桥采用扭杆式悬挂。莫瓦格公司还研制出一种液气悬挂装置,为选用件,可以调节车底距地高。所有车轮处都安装了液压减震器。轮胎为低压防弹型,有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即使一个车轮被打坏,仍可继续行驶几百千米。最大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500~8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1度,攀垂直墙高0.6米,最小转向半径7~8米。水上行驶时,先要竖起车首的防浪板,利用车体后部的两个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可达到10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食人鱼”装甲车可用C-130“大力士”运输机空运。


6×6“食人鱼”Ⅲ装甲车

6×6“食人鱼”Ⅲ装甲车两向视图

  

“食人鱼”装甲车适于安装多种武器系统,包括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20毫米或30毫米机关炮以及反坦克导弹、105毫米火炮等。具体安装的武器,在各个车型中加以介绍。

  

其防护系统的主体为均质钢装甲,车体内有高强度纤维内衬。车体外壳可安装附加钢装甲或陶瓷装甲。车体底部采取了防地雷措施,有防雷冲击波偏转板。加拿大陆军的LAVⅡ型装甲车在索马里曾不止一次碾压过TM46型地雷,而车上的乘载员均安然无恙。

  

关于“食人鱼”各型装甲车的具体情况,下一讲再详细加以介绍。(作者:干 戈)


“食人鱼”Ⅲ三种车型传动对比示意图



红红火火“食人鱼” 下

三十多年来,瑞士莫瓦格公司先后发展了四代、四种类型的二三十种“食人鱼’轮式装甲车辆,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红红火火。四代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类型为4×4、6×6、8×8和10×10。“食人鱼”轮式装甲车辆基型车为装甲输送车,变型车有:步兵战车、自行突击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防空导弹发射车、自行迫击炮、装甲侦察车和装甲指挥车等。本文将按代的先后顺序介绍 “食人鱼”轮式装甲战车。
  
  
  “食人鱼”Ⅰ型装甲输送车
  
  “食人鱼”Ⅰ型,可以说是“食人鱼”系列装甲车的基础。Ⅱ型、Ⅲ型和Ⅳ型,都可以看作是Ⅰ型的改进型。上篇文章介绍的“食人鱼”装甲车的结构特点,主要指的是Ⅰ型装甲车。Ⅰ型从1972年生产出首辆样车,1972年开始批量生产,直到1998年9月最后一辆“食人鱼”Ⅰ型装甲车(加拿大生产的8×8防空导弹发射车)下线,其间经历了22年的光景。Ⅰ型的生产数量最多,也为莫瓦格公司创出了牌子。不过,国外一些资料在统计各国装备的“食人鱼”装甲车的数量时,往往将Ⅰ型和Ⅱ型放到一起加以统计,有时甚至将川型也包括进去。这一点要引起我们注意。各型“食人鱼”Ⅰ型装甲输送车的主要性能数据,如表所示。

  “食人鱼”4×4装甲输送车4×4驱动型式的“食人鱼”装甲输送车生产数量较少,主要是为加纳和利比里亚军队生产的。车上可安装各种武器,包括:1挺或2挺7.62毫米遥控机枪,1挺12.7毫米机枪,1门2 0毫米机关炮。其中,后两种武器装在炮塔或机枪塔上。由于载重量及越野能力上的限制,到了川型和~型时,已不再发展4×4驱动型式的装甲输送车了。

  “食人鱼”6×6装甲输送车 这种驱动型式的装甲输送车的生产数量较多,其结构特点是:一般有炮塔或机枪塔,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之间的间距较大。可以选装12.7毫米机枪、30毫米机关炮或双管20毫米机关炮,改装的火力支援车上可以装9 0毫米火炮或装在车尾部的81毫米迫击炮。改装的雷达车或装甲救护车上,装有空调设备。

  “食人鱼”6×6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在6×6的底盘上,装上“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制成,主要装备瑞士军队,1986年开始采购,以代替原装备的M40式1 06毫米无坐力炮。到1992年,瑞士军队共装备310辆。在炮塔的两侧装2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750米,除2枚待发导弹外,车上还有6枚导弹。采用人工装填,重新装2枚导弹需45秒钟。

  装“恩杰萨”炮塔的“食人鱼”6×6自行火炮“食人鱼”装甲车是名声在外,20世界80年代初,巴西恩杰萨公司就在“食人鱼”6×6装甲车的底盘上安装 “恩杰萨”炮塔和“克科里尔”90毫米加农炮,制成自行火炮。这种火炮是比利时柯克里尔公司的著名产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的许多轻型装甲战车上装了这种火炮,巴西恩杰萨公司特许生产的称为EC—90型90毫米火炮,是一种低后坐力型火炮。这种自行火炮是世界上较早在6×6底盘上装载了90毫米火炮的轮式战车之一。可惜,由于未能接到订单,该车只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食人鱼”8×8装甲输送车8×8驱动型式的是“食人鱼”系列的主流产品,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加拿大、沙特及瑞士军队装备的,主要是8×8驱动型式的。其结构特点是:4个车轴基本上等距分布,但第二、三轴的间距稍大;车体长度明显加长;车体前部呈楔形,棱角明显。瑞士军队装备的“食人鱼”8×8装甲输送车上还加装了外置燃油箱、外挂式储物吊篮,并在车体前部加装了附加装甲。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LAV-25系列装甲车,由于只采用“食人鱼”8×8的底盘,上部装备变化相当大,不难识别。
  
  “食人鱼”8×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在8×8装甲输送车的基础上,装上欧洲导弹公司制造的“霍特”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制成。其战斗全重达到12.6吨,整个发射架可以升降,除4枚待发的“霍特”反坦克导弹外,另有8枚导弹放在车体内。
  
  “食人鱼”Ⅱ型装甲输送车
  
  “食人鱼”Ⅱ型装甲输送车是1996年开始亮相的,有4×4、6×6、8×8三种车型。主要改进处包括:采用较大直径的12.5R20轮胎、效率更高的制动系统;车体略有加长,加上装甲防护的改进,使战斗全重增加较多,如6×6车型的由8吨增加到11.5吨,8×8车型的由8.8吨增加到14吨。此外,还安装了一种新型灭火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车上的电气系统有冗余功能,为驾驶员换装了新的仪表板。不过,在外观上,一般人很难将Ⅱ型和Ⅰ型区分开来。两者的机动性也相差无几。除了装甲输送车型外,还以Ⅱ型为基础发展了几款火力支援车辆,它们是:

90毫米自行火炮 在“食人鱼”Ⅱ8×8型的基础上,装上法国制造的TS-90炮塔制成,战斗全重增至13吨。其主要武器是1门90毫米火炮,弹药基数42发,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和烟幕弹等。辅助武器是1挺7.62毫米机枪。采用了大容量燃油箱后,使最大行程增大到1000千米。这种自行火炮主要装备沙特军队。

  “食人鱼”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也称为“食人鱼”防空导弹发射车。这是一种试验车型,莫瓦格公司在其“食人鱼”8×8装甲车的底盘上,装上法国的汤姆逊—CSF“传播者”防空炮塔制成。炮塔上装有25毫米机关炮、“发射后不用管”的防空导弹和汤姆逊公司的TRS2630型雷达。该车的性能相当不错,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将来能否会有买主,现在还很难说。

  “食人鱼”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在8×8底盘上装上法国制造的TDAM01202R 120毫米迫击炮制成,可发射迫击炮弹、榴弹、火箭增程弹、照明弹等,采用迫击或拉火两种方式击发。该车也可安装英国皇家军械厂生产的德尔克120毫米迫击炮系统。不过,这种自行迫击炮并没有批量生产。
  
  
  “食人鱼”Ⅲ型装甲输送车
  
  1996年,莫瓦格公司展出了“食人鱼”Ⅲ型装甲输送车。和Ⅰ型及Ⅱ型相比,Ⅲ型在结构上有许多改进,包括:增强了装甲防护,使战斗全重增加;增大了车内容积;采取了减少红外和雷达信号特征的措施;动力—传动装置有五六种选择方案,以适应不同国家、不同生产厂的具体需要;有多种选装部件,包括液气悬挂装置、反闭锁制动系统、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防地雷套件、三防系统、夜视装置、自救绞盘等。看得出来,灵活的选装,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改进后的Ⅲ型,比Ⅰ、Ⅱ型在机动性和防护性上有较大提高,有6×6、8×8、10×10三种类型,可选装多种武器系统。

  以生产数量较多的“食人鱼”Ⅲ型8×8装甲输送车为例,战斗全重为16.5吨,乘载员为16人,车长6.93米,车宽2.66米,车高(前部)1.985米,动力装置为257.4/294.2千瓦的柴油机,采用自动变速箱和独立悬挂装置,最大速度10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速10千米/小时,可选装的武器包括;机枪、20~30毫米机关炮、90~155毫米榴弹炮和反坦克导弹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陆军选中了“食人鱼”Ⅲ8×8型装甲输送车,作为美国陆军未来中型旅的主要装备,这使“食人鱼”Ⅲ的身价倍增。2000年11月7日,美国陆军坦克机动车与武器局宣布,瑞士和加拿大联合研制的LAVⅢ8×8型装甲输送车,即“食人鱼”Ⅲ8×8型装甲输送车最终被选中,它将作为美国陆军中型旅的主战装备。选择的原则是从防护性能和机动性能综合考虑,尤其是突出后勤保障性和快速部署能力。选择LAVⅢ8×8型的主要依据是,它是一种便于城市和沙漠地区作战的轮式车辆,机动性和防护性俱佳。美国陆军已和两家公司签订了为期6年的供货合同,订购总数高达2131辆,其中包括:714辆装甲输送车、204辆机动火炮系统、321辆装甲侦察车、252辆指挥控制车、241辆自行迫击炮以及399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火力支援车、工程支援车、装甲救护车和三防侦察车等。这实在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装备美军中型旅的轮式战车被命名为“斯特赖克”系列装甲车。有关“斯特赖克”装甲车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本刊2003年第1期。

  大胆创新的“食人鱼”10×10装甲车 在“食人鱼”Ⅲ系列装甲车里,最值得一提的是10×10装甲车。因为只有Ⅲ型才有10×10驱动型式的装甲车(也有人把它算为Ⅱ型的,Ⅳ型目前只有8×8的),而且它恐怕是世界上第一种10×10驱动型式的轮式装甲车,意义深远。

  “食人鱼”10×10装甲车于1994年首次亮相。1995年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更是出尽了风头,名声大噪。这次亮相的是火力支援车型,称为“食人鱼”10×10装甲战车,装有105毫米火炮。因为只有装上了“大炮”,才能尽显10×10驱动型式的优势。

  10×10装甲战车的战斗全重为18吨,乘员4人,装有1个法国GIAT公司生产的TML105型炮塔,配有该公司制造的G2型105毫米线膛炮。与8×8车型相比,10×10装甲车提高了有效载荷,增大了车内容积,并增强了整车的弹道防护。原来的“食人鱼”8×8车型,车体只能防7.62毫米枪弹的攻击,而10×10车型在正面扇形防护区内可防14.5毫米机枪弹的攻击,防护上提高了一个档次。乘员舱内还加装了防崩落衬层。

整车的总体布置。可以看出,整体布置和主战坦克相差不多,俨然一辆“轮式坦克”!

  “食人鱼”10×10装甲车的主要武器为法国GIAT公司的G2型10 5毫米线膛炮。这是一种法国专供出口用的低后坐力105毫米线膛炮,适于安装到轻型装甲战车上,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火炮的稳定系统和辅助装弹装置正在研制中,装车后可使火炮的射速达到日发/分。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 000发。GALIX多功能烟幕弹发射器,除可发射烟幕弹外,还可发射榴弹。火炮的高低射界为-6.5~+20度,方向射界360度。火控系统包括:三合一炮长瞄准镜、弹道计算机、控制面板等。由于装上了105毫米火炮,使“食人鱼”10×10装甲战车具有同敌方的老式坦克和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的能力。
  
  其动力装置为底特律公司的6V53TA型柴油机,最大功率350马力(257千瓦)。传动装置为德国ZF公司制造的自动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悬挂装置很有特色,后面6个车轮采用扭杆式弹簧悬挂装置,前面4个车轮采用螺旋弹簧悬挂装置;后面6个车轮为驱动轮,前面4个车轮为转向轮,通过挂上前加力,可使前4轮也成为驱动轮,实现10×10驱动。战车的最大速度达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800千米,最大爬坡度达31度,最大越壕宽0.6米。整个看来,它的机动性相当不错。

  被选件包括: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附加装甲、液气弹簧悬挂装置、拉力为日吨的绞盘、超压式三防系统、空调系统等。

  “食人鱼”10×10装甲车的变型能力较强(见型谱图)。其中的一些变型车已制成样车,可以根据订单来组织生产。

  10×10系列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瑞典军队有少量订货,并装上了CV9040的炮塔,制成步兵战车型。它的发展前景还要看它和世界各国的8×8车型(如“半人马座”、“大山猫”等)相比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才行。
  
  面向新世纪的“食人鱼”Ⅳ
  
  莫瓦格公司的最新尝试是研制出“食人鱼”Ⅳ型装甲输送车。1999年9月,莫瓦格公司对外公布了研制“食人鱼”Ⅳ型装甲输送车的消息。2001年9月,莫瓦格公司在英国DSEi防务展上展出了“食人鱼”Ⅳ8×8型装甲输送车。从此,“食人鱼”Ⅳ型装甲输送车才为世人所知。据悉,Ⅳ型已经进入英国和南非的市场。无疑,“食人鱼”Ⅳ是一款面向新世纪的新型装甲输送车。
  
  8×8车型的“食人鱼”Ⅳ型装甲输送车,挂装标准装甲的车型自重为15吨,载重量为10吨,战斗全重为25吨,内部可用空间为12立方米,乘员3人,载员8人。可以安装不同等级的附加装甲和多种武器,如机枪、25毫米或30毫米机关炮、105毫米火炮等。最高一级的防护水平为5级,车体正面可以抵御25毫米脱壳穿甲弹的攻击。车底具有防地雷结构,可抗8千克地雷的爆炸。动力装置为德国MTU公司的400千瓦的柴油机,配用ZF公司的自动变速箱,并采用半自动液气悬挂装置。最大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50千米。该车不具备两栖能力,但可以用C-130运输机空运。

  “食人鱼”Ⅲ型尚在发展的初期,今后将出现更多的变型车,6×6和10×10车型也将得到发展。可以预料,在2010年之前,“食人鱼”Ⅳ型也将保持旺销的势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