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大规模轰炸德国本土

(2009-11-13 14:07:12) 下一个


英国的军事理论家们提出 “ 轰炸机制胜论 ” 。 …… 丘吉尔决定出动飞机大规模轰炸德国本土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速度没有太大的提高,但飞行里程却大大提高了,这使得战略轰炸成为可能。空军理论家们普遍认为,只要用轰炸机袭击敌国纵深的战略目标体系,单靠战略轰炸就可以赢得战争。意大利的战略家杜黑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36 年到 1939 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国战机对马德里和格尔尼卡进行了多次轰炸。

1938 年 5 月 19 日,中国空军的两架马丁 B-10 型轰炸机从宁波出发,飞越东海,在日本撒下了 100 多万张警告传单。这次 “ 人道远征 ” 行动是日本本土遭受的第一次外国军队的空袭,也是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 “ 纸片轰炸 ” 。

人们预测轰炸机在未来的大规模战争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轰炸将不可避免地对无辜百姓造成伤害,最让人恐惧的是战机携带的毒气炸弹。二战前夕,欧洲各国纷纷为自己的国民配备防毒面具。

1939 年 9 月, 2000 架飞机突袭波兰。在随后的 3 周内,德国空军一直在轰炸华沙,德国人的理由是波兰拒绝投降,所以德军不得不把波兰首都华沙作为军事打击的目标。


1940 年 5 月,德军以同样的理由空袭了荷兰鹿特丹。

不列颠空战的初期和中期,德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机场、雷达站、码头和飞机制造厂,而不是城市和居民区。不列颠空战的后期,德军主要轰炸了伦敦。不列颠空战让英国元气大伤。英国陆军没有能力横渡海峡直接进攻德国,英国的军事理论家们提出 “ 轰炸机制胜论 ” 。 “ 轰炸机制胜论 ” 认为持续的战略轰炸能摧毁德国的意志,迫使其战争机器停止运转。丘吉尔决定出动飞机大规模轰炸德国本土。

防守的错误


1940 年不列颠空战结束后,德国把 80% 的兵力用在了苏德战场,对英国的空中进攻采取了绝对的防守姿态。

二战初期,德国空军只装备了中型轰炸机,因为德国只考虑到对邻国实施空中打击,认为没有必要发展远程重型轰炸机。二战后期,德国人改变了想法,但德国的亨克尔 177 重型轰炸机还停留在试验阶段。

二战前,英国空军也把精力放在发展中型轰炸机上,希望能够在数量上超过德国。但 30 年代后期,重型轰炸机的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42 年春,英国重型轰炸机 “ 兰开斯特 ” 问世,使皇家空军的持续战略轰炸成为可能。


1942 年 2 月,空军上将阿瑟 • 哈里斯出任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司令。哈里斯提出 “ 面积轰炸 ” 理论,主张集中使用大量轰炸机对德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实施大规模轰炸,摧毁德国的战争能力。哈里斯指挥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对德国进行了长达 3 年的城市轰炸。

1942 年 4 月 17 日, 12 架 “ 兰开斯特 ” 轰炸机从英国南安普顿机场起飞,去轰炸德国位于奥克斯堡的潜艇柴油发动机工厂。英国在不列颠空战期间空袭过德国本土,但那只是象征性的,这一次轰炸的目的是要彻底破坏德国的军事生产能力。


德国人没想到英国的轰炸机可以深入到德国腹地进行轰炸,但德国雷达很快做出了反应。 30 架 “ 梅塞施米特 ” 战机迅速起飞,拦截来袭的英国轰炸机。在离轰炸目标还有 800 多公里时,英国的轰炸机被击落了 4 架,一架重伤提前返航。 2 小时后, 7 架英国轰炸机进入空袭目标的上空,在机载雷达指引下进行了密集轰炸,数百枚炸弹摧毁了整个潜艇柴油发动机厂的地上建筑。英国轰炸机在返航时再次遭到了德国战机的截击,又有 2 架 “ 兰开斯特 ” 轰炸机被击落。这次空袭让英国空军损失惨重,但哈里斯仍然坚持对德国大规模的城市轰炸行动,在这年的春季英军共发动了 3 场空袭。

1942 年 5 月 30 日午夜,哈里斯组织了第一次 “ 千机轰炸 ” ,英军出动 1046 架轰炸机空袭德国重镇科隆,投下了 1455 吨炸弹, 469 人被炸死, 400 人重伤, 14 万人无家可归,科隆全城的通讯中断了 9 天。

哈里斯想通过空前规模的轰炸对德国的重要港口汉堡实施毁灭性的打击。哈里斯动用了 3000 多架次飞机,发动了 “ 罪恶城之战 ” 。 10 天内英军组织了 4 次大规模轰炸,投下了 9000 多吨炸弹,汉堡市区变成了一片火海,火焰形成的炽热气柱高达 4000 米。 “ 汉堡大火 ” 让德军大为震惊,不得不从苏德战场撤回空军兵力,用于本土防卫。


亡羊补牢

德国加强了空中防御系统,雷达、探照灯、高射炮和夜间战斗机严密地部署在各重点城市和敌方轰炸机的必经要道,这些防御措施让英军轰炸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国还在在战斗机上装备机载雷达,在英国轰炸机飞向目标和撤离目标时渗透到轰炸机编队中,对轰炸机进行截击。这种新战术给英国皇家空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两线作战

德国在英国没有战败的情况下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虽然造成了突然性让斯大林猝不及防,但是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国为了进攻苏联,不得不对英国空军采取了绝对的防守姿态。德军取得了闪击波兰和闪击法国的胜利,但是在法国战役中希特勒在敦刻尔克犯下了第一个错误。在不列颠空战中,希特勒犯下了第二个错误 —— 停止鹰式攻击,轰炸伦敦。不列颠空战无果而终是希特勒犯下的第三个错误。德军没有全力以赴去对付英国,只是警告了一下英国之后就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至少要在德国空军对英国空军保持攻势,对英国持续轰炸的情况下,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德军对坦克和飞机的联合作战 —— 闪电战颇有心得,但对战略轰炸认识不足。德军没有对英国进行战略轰炸,也没有防止盟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在科隆和汉堡遭到大规模战略轰炸后,德国才开始亡羊补牢。德军从苏德战场撤回空军兵力用于本土防卫标志着德军正式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英军的轰炸牵制了德国空军,干扰了德国的战时生产,缓解了苏联的压力。

在未来的战争中,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的条件下明目张胆地实施轰炸不如直接用导弹进行轰炸。用战略轰炸机实施战略轰炸不如用导弹实施战略轰炸。在取得制空权或敌人防空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轰炸机才能在战斗机的保护下实施轰炸。无论是否取得制空权,无论敌人的防空力量如何,无论敌人的导弹拦截系统如何,都可以直接用导弹实施轰炸。任何导弹拦截系统都是被动而昂贵的。拦截一枚火箭弹也需要先进的拦截导弹,即使拦截的对象全部是火箭弹,导弹拦截系统的拦截率也达不到 100% 。

先进导弹和落后导弹过饱和式混合突防可以突破任何导弹拦截系统。如果敌人的导弹拦截系统拥有 1000 枚先进的拦截导弹,那么就用 1000 枚先进导弹和 1000 枚落后导弹去发动进攻。当然,先进轰炸机、落后轰炸机、先进战斗机和落后战斗机过饱和式混合突击也可以突破任何防空系统。但是,导弹总比飞机便宜。先进导弹比先进飞机便宜,落后导弹比落后飞机便宜。而且,拦截导弹总比进攻导弹昂贵。生产导弹也比生产飞机更加迅速。导弹产量一般是飞机产量的十倍左右。因此,飞机可以远远地发射导弹去攻击目标,不用以身犯险飞到目标上空去丢炸弹。虽然炸弹比导弹便宜,但是总的来说用导弹比用炸弹合算。轰炸机和战斗机同时以身犯险的情况下才能丢炸弹。飞机不起飞也可以用导弹。


新浪读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