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19年定型7种枪械装备部队 '女枪王'获一等功

(2010-07-09 09:22:19) 下一个

19年定型7种枪械装备部队 "女枪王"获一等功
2010年07月   来源:新华网

她从名牌大学毕业,毅然踏上军旅,把草原"兵器城"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她是一名女性,却闯进枪林弹雨,在轻武器试验技术研究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香港回归前,她主持的某型枪族定型试验圆满完成,如期装备驻港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在方队中亮相的最新型枪支,全部由她鉴定定型。

    总装备部驻吉某基地轻武器试验所高级工程师黄雪鹰,入伍19年来,潜心轻武器试验技术研究,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做出突出贡献。7月7日,总装备部为黄雪鹰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举行,总装备部领导在会上宣读奖励通令,并为她颁发一等功奖章。

    黄雪鹰,蒙古族,入伍19年来,承担国家和军队级重点科研课题12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轻武器试验任务120余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46项,多项科研成果填补我军轻武器试验技术研究领域空白,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先后主持完成以某枪族系列和我军水下枪械系统为代表的11项重点试验任务,经她试验定型的7种型号的枪械现已全部装备部队,她主持编写的《枪械试验鉴定技术》作为我军第一部指导枪械系统试验的训练教材,荣获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19年军旅生涯、50余种枪械试验、300万发弹药实射,严重损坏了她的听力和呼吸器官,却丝毫没有动摇她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



茫茫科尔沁草原深处,坐落着一座现代化"兵器城",我军装备的各型常规武器几乎全部从这里诞生。

    "兵器城"里有一位"女枪王",她对18种不同型号国产枪支的设计原理和性能了如指掌,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亮相的新型枪械全部由她鉴定定型。

    "女枪王"名叫黄雪鹰,蒙古族,总装某基地轻武器试验所高级工程师,入伍19年来,她主持和参与了50余种枪械试验,实射弹药300万发,7种不同类型的枪械从她手中领到了"出生证明",6种存在严重问题的枪械在她手下"起死回生"。

    "女枪王"有一手真功夫。记者在射击场看到,试验人员随机据枪射击,她仅听声音就能准确判定枪械型号、介绍弹药性能:"这是新型大口径手枪,威力较大,寿命3000发","这是军用霰弹枪,每次击发可射出14颗弹丸,可对100米集群目标进行打击"……有一次枪械试验,十多支枪齐射,她从一连串的枪声中听到一声异响,果断叫停试验,经过检查,果然发现一枚弹头卡在枪膛内,她的及时叫停,避免了一起炸膛事故。某型手枪定型试验时,试验数据与设计指标差距较大,军工厂设计人员一筹莫展。黄雪鹰举枪实射,迅速判明病症:"准星过宽、缺口填充太满"。设计人员照方抓药,结果药到病除。

    "女枪王"有一副硬骨头。1994年,黄雪鹰主持某型狙击步枪设计定型试验,被试品在低温条件下出现"底火击穿"的重大故障,为解决问题,她在零下45摄氏度的低温室里,埋头检测 3个多小时,经过缜密分析,终于排除故障,从低温室出来,黄雪鹰冻得面部僵硬,半天说不出话来。2005年,黄雪鹰带领试验小组随军舰出海执行某型枪械水下试验任务。船一起锚,她就呕吐不止,7、8个小时的试验下来,人都快要散了架。后来,听老"水兵"说疼痛刺激可以减轻晕船反应,每当熬不过时,她就狠掐自己的胳膊,等到1个月的试验结束,她的两支手臂已满是淤青。

    "女枪王"有一股英雄气。某型水下枪械试验,射手在水下射击,黄雪鹰带领技术人员观察弹道,分析数据。突然,一阵海底涌浪让射手失去了瞄准方位,射击口令下达后,数十发子弹呼啸着窜出水面,直奔指挥台飞来,几颗弹头正打在黄雪鹰身边1米多处的礁石上。危急时刻,她一面招呼战友们赶紧隐蔽,自己却还没忘记标记弹着点位置,为弹道分析保存数据。扬尘试验,是枪械定型试验中的一道"火焰山"。不足10平方米的试验室,狂风乍起,细度极高的沙尘四处弥漫,即便戴上防毒面具,几个小时的试验下来,人的嗓子眼里也全是土,话都说不出来。参加扬尘试验,男同志都发怵,可每次试验黄雪鹰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第一个冲进试验室,最后一个撤出来。

    入伍19年,黄雪鹰与冰冷的枪械结下了不解之缘。香港回归前,她主持的某型枪族定型试验圆满完成,如期装备驻港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在方队中亮相的最新型枪支,全部由她鉴定定型……50余种枪械试验,300多万发弹药实射,让她耳膜塌陷,患上严重鼻炎,却丝毫没有动摇她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2009年,黄雪鹰被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前不久,总装备部领导又签发通令,为她记一等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