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游,环境
个人资料
GoBuck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第一次去海南

(2023-02-02 09:40:15) 下一个

前些日子读到新闻,说开车去海南,遇到了“世纪大堵车”。这让我想起了80年代,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海南。那时岛上人不多,椰树集团和女郎还没诞生,海南不是旅游热点。很难想象,现在的琼州海峡居然没有海底隧道,否则大堵车就不会存在了。 琼州海峡的宽度是大约30公里,比英吉利海峡短一些,远比台湾海峡短。没有隧道,高铁也无法到达海南。据说跨海隧道目前还在论证阶段,已经验证了好几十年了,谁说中国政府办事效率高了?难道有钉子户?似乎不大可能。 轮渡和桥梁都有受天气的影响。跟台湾一样,海南目前还是个孤岛,进出只能靠海或空。

对祖国的宝岛海南岛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中学的时候上课没意思,从家里拿了本中国地图,上课的时候就在研究祖国各地,精神上神游。平时在街上认各省的车牌号,每个省都有自己数字编号,跟现在不一样(比如现在的广东车牌是粤打头的)。不过,一些边远的省份还没见过。

不可思议的是,上大学前,我居然没有见过海,甚至没有离开过小县城,只有一次跟着妈妈回出生的广州探亲。那个年代,外出非常不容易,买票住宿需要单位的介绍信,出省要全国粮票。政府不想你到处乱动,乱跑。关于海南岛的知识主要还是从电影上得到的。 记得有部插青的电影,说的是广州青年到海南插队,开荒种地,好像非常浪漫。感觉那里还是比较荒凉的,椰子树也不多。椰子树在大陆南方不大常见,只有在公园里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棕榈树比较多,还有华侨带回来的树。 海南的椰子糖给我的印象很深。它比一般的糖要大,是圆柱型的,有浓厚的椰子味。

后来回广州后,我知道一亲戚也去了海南插队,成了赤脚医生。其实那部纪录片并不真实。很多插青是不愿意去那些没开发,条件艰苦的地方,尤其是没有前途,很可能要呆上一辈子。你说谁会开心?真正像白求恩那样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很少的。 不少人都想方设法回广州。可惜那位亲戚没有关系,只能靠知识了。有一段时间,队友发现,她经常一个人在铁轨上来回走动,认为她不正常。后来她办理了病休手续,回到了广州。海南给我的印象是比较偏僻,椰子树比较多的热带海岛。

因工作的需要,我需要跟同事去海南做调查。那时海南还没有建省,变化很小。我们三人先去湛江,然后是海口和三亚。从广州老火车站的广场坐空调大巴。当时这种大巴是刚从日本进口的,跟国产的长途车相比,很舒服,尤其是在夏天,空调很重要。这种大巴当然要比普通大巴要贵不少,但单位可以报销。我曾经坐过长途(500公里)大巴。一天下来,人都散架了。 我们是傍晚离开的,早上5点就到了湛江。 80年代的湛江并不大,印象就是几条街吧。我班有些同学被分到那里,单位都在一条街上,见面很方便。那个时候的出差都是在单位解决就餐的问题,基本不到外面吃饭,所以出差吃饭的费用极低,可以说要在外面吃根本吃不饱,要自己倒贴才行。

在湛江呆了几天后,另一个女同事去广西北海,也是一个好地方。我跟另一个男同事去海南。 早上从湛江出发,中午就到了琼州海峡的徐闻渡口。这时看到巨大的渡轮在等待,还要等好几个小时。 其它选择有气垫船。我们不想等那么久,就坐了气垫船过海峡。这是我第一次坐气垫船。平时在广州,看到从香港到广州的气垫船,开得极快,挺好奇的,但没有机会坐。

气垫船很快,很平稳,不一会就到了海峡对面的秀英港。这个港离海口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乘公共汽车才行。 记得车上非常拥挤,毕竟都是刚下船的。快到市中心的时候,突然前面有位妇女大喊,钱包不见了,这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平时在广州很少坐公交车,都是用自行车,当时的城并不大,机动车也远比现在少。司机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比如把车开到公安局。钱包被偷可真是倒霉。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钱怎么办?

到了单位大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办理招待所和吃饭。在那个年代,不少单位都有大院,里面有食堂,一些甚至还有小卖部,理发店,电影院之类的。职工绝大多数都住在大院里。可以说大院是一种特殊环境。现在不少小区也成为了大院,需要证件才能进出。在美国,这样的居民大院似乎跟本地治安不好有关,毕竟进出还会毕竟麻烦。

海口给我的印象很一般,感觉跟普通的南方城市并没有什么差别,比如老街都有过去的骑楼。城市里也没有什么高大建筑。其实广州也差不多,只有广州宾馆,白云宾馆,人民桥比较新一些。 海口的椰子树也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多,偶然见到几棵。有趣的是,在大院附近有一个古建筑。我的同事居然在那里遇到了他的同学。出差的晚上是比较无聊的。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电影院,结果遇到了跑片中断。过去的电影拷贝不多。如果几个电影院要同时放映,必须得岔开跑片。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电影就会连接不上。还好,大家还耐心,没有叫骂。

离开海口的时候,得到了特殊待遇,毕竟是从省城来的。单位用专车吉普把我们送到了巴士站。去三亚的巴士是跟广州的一样,豪华巴。这种巴士的减震很好,跟睡席梦思差不多,而普通巴士跟硬床边没区别。下午到了三亚,不感觉有什么疲劳。一路上没看到什么特殊的风景,跟普通的南方没啥区别。大部分路都是平的,只有经过五指山的时候有些坡度。

那时的三亚不大发达,也只有几条街。我们拖着行李去单位报道。人家对我们冷冷清清的,也没有招待所给我们住,这我比较清楚,因为我也去过类似的单位。看到这样的条件,我们赶快结束调查活动,到另一个调查单位,海军榆林港基地。三亚没有的士,只有济南造的,改装后的三轮的,里面可以坐两个人。好像驾驶员后面还可以坐一个人。摩的出现在70年代。我的一个同学老爸就是开摩的的。中学的时候,他爸爸突然去世,该同学只好辍学顶替他爸。小县城不大,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他上班开车的影子。我们那时也刚学会骑自行车,而人家能骑摩托车,能不羡慕吗?

摩的没开多久就到了基地大门口。看到有海军战士在站岗,觉得有点新鲜,过去看多了陆军军服。跟门岗说明了目的,人家让我们进去,到招待所报到。这个招待所不小,有两个院子。里面的那个被常青树围住,跟外面的不一样,像个别墅。后来听说是给江青用的。

基地是跟附近的大东海海滩连在一起的,中间有道墙隔开。这墙跟川普的美墨边界的墙差不多,有很多水泥柱子,能够看到对面。墙顶有些玻璃渣,是为了阻止翻墙。我们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翻墙几乎是天天都有的。这墙虽然比较高一些,但也不是很难。

大东海海滩很长,有好几公里,但设施还是不错的,有冲水和更衣室,附近有不少南方的松树,还有几棵椰子树。其它的海滩基本没树,有些仙人掌。沙滩的沙子很白,仔细看去,里面有不少碎珊瑚。原来细白沙基本都是碎珊瑚。海滩上还有不少贝壳,不很漂亮,但还是没见过。

这是是秋季,大东海几乎没人,只有几个业余摄影师还在坚守阵地。我们上去翻了一下‘作品’,也没看到什么亮点。相本里面女人比较多。那个年代还比较保守,没人穿三点式的。男泳衣其实比较小,容易暴露性器官的轮廓,给人有想象的空间。而女泳衣总是把身体给包得严严实实的。由于不兴刮体毛,在不少照片里,那个地方总是黑乎乎的,抓人眼球。其实刮不刮体毛是很有争议的。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女人腋下的毛肯定是要刮的。在平权的浪潮下,似乎女人刮毛也成了多余。理由是,为什么男人不刮毛?您怎么看?我个人看法是,人还是自然比较好。

在三亚还遇到了台风过境。因为不是正面登陆,但能在大东海看到巨浪。我跟同事只能在岸边玩水,但好几次给巨浪把泳裤给趴下了,好在周围没人。台风过后,贝壳特别多,我们捡了一大堆。拿回旅馆,在澡盆里洗干净,不少贝壳里面有沙子。

三亚城看上去有点乱,但在基地大院里还是很安全的。 傍晚吃过饭后,大院的人有到海边散步的习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大帮人。大院虽然在海边,但还有围墙。饭后有人把门打开,自由进出。我们也跟着去。记得有很多礁石,小路修的很好。不少人天黑了才回家。

离开的前一天,我们走到了大东海的最西边。这里叫鹿回头,有个招待所,椰子树很多,里面还有一个小沙滩。可能因为台风的问题,海滩不大干净,有很多漂浮物,也许跟附近有海水养殖场有关。我们最后走到三亚城里,买了第二天回广州的船票。

告别了三亚,回去的路程也不平静。开始海面还算平静,但没有多久,涌浪开始加大,整条船一上一下,很多人都回到自己的床位,甲板上几乎无人。我还算运气,不晕船。吃饭的时候,就几个人,冷冷清清的。 涌浪一直持续到船快进了珠江口,能看到澳门的灯火。那个时候,能去港澳,出国的人极少。大家看到灯火通明的澳门都很兴奋。几个小时后,船到了白鹅潭码头。海南调查结束了。

整个海南行只有三亚,尤其是大东海印象比较深。

谷歌三亚卫星照片。大东海在左上角。谁能看到榆林港里的航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对,现在应该改善不少。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海南我曾经去玩过两次,都是冬天,海滩特别美,但一般的饭店卫生条件差点,估计现在好多了。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你哥还没润?现在的三亚恐怕没啥好玩的。我是不打算再去了。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我也一直还没去呢。我哥一家原来每年都是在海南过年,一年要去几次。:)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阪书生' 的评论 : 谢谢补充。我没插过队,只是从电影中看到的。后来,有经历学农拍电影的,全都是假的。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我的记忆力远不如我爸,但他不愿意说过去的事,偶尔蹦出一些。
大阪书生 回复 悄悄话 感觉作者对细节不太在意。广州知青到海南是落户在广州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农垦部管辖国营农场的户口,不同于插队农村。84年三亚出现了第一间广州人开的音乐茶室,叫美丽华,带来了夜生活的概念。另外,长途汽车站办有国营旅社,提供住宿。其实,当时去三亚途中都会经过兴隆,可以泡温泉,还是有一些看点的。榆林军港早期由占领海南的日本海军开发而成,甚至开辟了小型机场,有关基地图纸和施工记录都可以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馆的网页里查找到。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很震惊这对细节的记忆力。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对。不少东北人去海南。不少四川人到广东沿海过冬。本地人不大买。比起美国的海景房,基本是白菜价。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我最早去海南是1990年,感觉那时比内地还是贫穷一些。现在三亚变化太大了。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目前海南房间还是偏贵,不如在广东沿海,广西北部湾一带,价格非常便宜,还有讨价的空间。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Guck兄好文,我还一直没去过海南,国内有不少亲戚朋友在那里置业,有些还鼓动我也去买一套放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主意 :)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那是二十年后的三亚。现在的感觉是开发过度,跟迈阿密差不多了。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三亚零8年春天去过,城里和亚龙湾都住过,当时游人不多,感觉很好,房价也才三千多一平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