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的名义下

海外民运 中国民主运动 民运人士 异议人士 海外民运团体 民主政党 人权组织 中国反对派 维权运动 维权人士 持不同政见者 独立知识分子 中国问题专家 海外学者 民运领袖 学生领袖 工运领袖 劳工团体 独立工会 宗教活动家 宗教团体 自由撰稿人 作家 访问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民运分子远远躲在四条街外 彼此诋毁互揪特务 怕被李鹏车队听见...

(2007-05-26 22:10:54) 下一个



藏独声势壮 民运人马稀
民运抗议李鹏访美示威现场目击


下午三点,纽约市几辆豪华的黑色大礼车鱼贯开进联合国大厦正门,从阵势上猜测,李鹏应该就在里面。正对大门的西藏自由运动的示威群众跟着陷入狂热,“李鹏滚蛋”、“联合国丢脸”的口号夹杂在一片飞舞的西藏雪山狮子旗中飘出。远在四条街之外,由台湾资助的中国海外民运阵营也在慷慨陈词,但李鹏就算想听,也根本听不到。

出于种种协调的生涩,海外民运与美东台湾民进党联合组成的“声讨李鹏行动联盟”,一登场就已经辜负了多重自我期许,这包括:在李鹏入联合国大门时“一定要他听到抗议口号”的示威活动,不知为何故意摆错场面;原先魏京生向本报宣称已准备好的一百辆机动示威车队,也不知为何根本未见踪影。所有这一切让记者大为失望。最难堪的是,虽然组织者一再强调这次活动是民运、台湾人社团、藏人社团的首次“大团结”,可是,民运方面连自己的群众都号召不到,到场者不过五十人左右,只有几个“民运明星”自弹自唱。

在场的民运人士徐水良告诉《世界日报》:“来的人,三分之一是记者,四分之一是共产党的特务,剩下的人才讲讲话。”言语不免刻薄,却又入木三分。但现场也有民运人士提出反问:示威活动固然要依赖自动自发,纽约市别不说,拿“六四绿卡”的新移民何止上万,“请问那些人都到哪里去了?”

“六四”发生十一年后,好不容易等到让海外民运人士一致抗议李鹏访美的机会,但气氛却意外的冷清。场面甚至尴尬到每个演讲者上了台,都一定会提到“人多人少,不代表人民的声音大小”之类的话。记者注意到,有多位著名的民运人物未到场,其中包括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柴玲、王军涛、鲍戈、王希哲、王炳章、刘刚、张伯利、熊炎、王超华、苏晓康、远志明、苏绍智等,而且这些人目前都居住在美国。据台湾民进党海外顾问洪哲胜分析,相当一部分大陆异议人士仍避讳与台湾人、西藏人的社团以及公开进行合作,有的不愿与魏京生、倪育贤、刘青等同台,担心有损自己的形象。

“声讨李鹏行动联盟”发起人魏京生和倪育贤在初期的筹备阶段就破天荒请求台湾民进党给予资助。魏京生感念前不久应邀赴台湾参加陈水扁总统的“五二○”就职国宴,这一次的合作也有前迹可寻。

昨天民进党美东党部主委田台仁和顾问洪哲胜都到了,台湾人社团通过两枚升空的标语气球聊表心意。他们对昨天台湾人社团示威人数不如预期一事,解释说,仅管费力动员,但海外民运人士大多回避台独议题,再加上台人社团要为九月五日的千人示威养精蓄锐,双重因素影响了出席率。

至于民运与西藏社团的合作,从昨天的小动作观察起来也不及格。藏人从警察局申请到的“扩音器许可”只安排到下午两点,接下来由民运团体挂自己的扩音设备。可是民运方面却丝毫没有留人的意思,两点一到,竟然出现“换班”的滑稽场面。眼看着情绪激扬的藏人社团整队带往四十三街的小广场,“民运人士”得到的空位子一下子冷场了,讲好的“合作默契”也成空话。

结果是上午就到场、阵容最整齐、口号最激昂的五百多人藏人社团,在李鹏可能入场的三点钟,抢到了李鹏唯一无法规避的示威黄金地段,而在四条街外的民运人士们却一直远远观望,始终不肯接近李鹏车队行经的路线。一位西藏自由运动的老面孔说:“我们刚才要留在那里也可以,只要他们同我们一起喊‘中国滚出西藏’的口号就行。”


(世界日报 2000年9月3日 星期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