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zt

(2007-11-07 19:31:49) 下一个
毛泽东: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
今天的一切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毛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对事物的预见多么准确!如果,我们当时还看不清这一点的话,那么,现在已经非常的清楚了。
分田到户了,农业机械化不搞了,牛没有了,要靠人力拉犁了,还有其它种种事情,农民觉得怎么生产倒退到原始社会里去了。农村教育、医疗、农技推广等行业全面退化,只有官僚组织全面进化了,以前才几个干部,现在则七站八所。
既然人民公社办得不好是干部队伍问题,那么就应该努力解决干部队伍状况。可是七十年代后期的分田到户,对于干部队伍一点不准动,光分田到户。如果分田后,农民只要交国家的税,社队干部一律解散,只建立一支很小的乡村干部队伍,开销很少,那倒也是真正回到了五十年代初,农民也真的成了个体农民。可是现在乡村干部队伍不组织生产,已经失去了以前社队干部的社会职能,什么都不干,或不干好事却还保留着,他们的收入还必须保证,生活上要比农民好得多,对农民可以为所欲为,而且队伍十分庞大,那样的分田到户算什么呢?
镇干部和县干部常常到农村来,冠冕堂皇的叫“视察、劳动、种树、访贫问苦”乃至赤裸裸的前来打麻将、钓鱼,每次都是吃喝玩乐,甚至还要“小姐”三陪。既使所谓的“视察、劳动、种树、访贫问苦”,打麻将和钓鱼也是免不了的,而且不管如何总得他们赢上几百元钱,钓得到钓不到鱼总得拿几十斤鱼回去,他们还有庞大的随从也得分占好处。农民实在不要他们来,不来“视察、劳动、种树、访贫问苦”还好点。又如,大哥大刚兴起时,每年要负一万多元,有的地方乡干部也用上了大哥大,甚至人手一个。这些归根结底都得分摊到农民身上。农民的负担怎么会不重呢?这就是所谓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凭什么理由要农民去养活那庞大的乡村干部呢?农民得到了一小块地却要负起如此沉重的负担和,那和地主租土地给农民收取租税没有什么两样。实际上,包产到户的问题不在于使农民变成了小农,而是使农民变成了农奴。
结果农村出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现象,城里生产的工业品则大量积压。然后精英就说国企效益不好,卖的卖了,分的分了。现在大家都看得明白了:这就是一个连环套,连环忽悠(风之谷)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