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母,为人师

用我的爱心,耐心,细心,关心和真心换你的信心!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式自由---老公到达美国的第一天

(2007-09-16 01:46:30) 下一个

老公去日本时举目无亲,来美国时也是孤身一人。

他是我们家的开路先锋,连我妈在送别的时候,都免不了流泪,想想他又要去陌生的国度,想想他从此要在别人的地盘上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多了些许担忧和不安。

来接老公的,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来自意大利,越南和澳大利亚,二男一女,有博士后有学生。一想有三个人接机,我们暗自作比,老美可真够热情,居然派个联合国来!可谓声势浩大啊!之前,他们已经联络过,订好了接头暗号:他们手中会拿一本专业杂志。所以,根据这些特点,老公一出来就马上找到了组织。见面简单寒暄后,就推车入停车场开车回来。他们开的车子是教授的一辆老伏特,因为是接教授的人嘛。车子刚驶入高速,澳州人就问老公:“你会不会开车?”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居然口出狂言:“开车太简单啦,你现在就可以坐上来开,闭着眼睛也能开!”天哪,如此大胆随性的作风还是头一回见识。接着,他们又开始介绍起加州的旅游风景区,在他们眼里,加州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好地方,来这儿的目的就是享受阳光海滩,想上山滑雪就滑雪,想下海冲浪就冲浪,什么学术,文章,那都是次要的。当车子驶过洛杉矶市中心,老公看到那一簇电影电视中常出现的高楼时,就赞叹了一句,没想美籍越南人却极其不屑:“哦,就是那些而已。” 车子慢慢开近学校,风景变得好看起来,多了绿色,少了高楼。老公这下聪明了,夸这儿空气好,沿路绿化优美。没想这回引起了意大利人更大的抱怨:“飞机场太吵了,飞机天天从头顶飞过,破坏了自然生态美,我不喜欢这儿。” 这一路上,他们海阔天空地聊,聊一些有的没的。你的生活,爱怎么过就怎么过!

车子到了学校,他们一行的任务也算大功告成。把老公的行李先留在车里,也不锁门,人带上去再说。到了实验室,教授出来相迎。教授是第三代匈牙利人,很年轻,40岁上下。只见他装模作样地拿着一些器具,又故意问老公:“你打哪儿来?”这不废话嘛,你早知道的。他要老公等两分钟,等他忙完。再次出来时,他见到了老公一身西装,惊讶地说:“太正式了,太正式了。。。” 老公接得好:“这不是表示对你的尊重嘛。”“嗯,可是我不想看到你穿这个来上班!”OK,没问题。接着,教授又打电话给同样是教授的老婆,告知她不去接孩子了,他要带新人去住宿地。老公在一旁听了,暗自高兴,因为从他们的e-mail往来中,得知教授已经为老公找好了学生公寓,日本教授也很放心,以为一切安排妥当。结果,这车子一开就把老公开到了一家宾馆。老公傻了眼,也没办法。教授付了一星期费用,把老公带到了有微波炉的客房,刚把行李放下,就冒粗口:“hollyshit!” 因为他没想到他帮忙提的箱子居然这么重!“好了,那就bye-bye吧!” “啊?那。。。那晚饭呢?”老公壮起胆子问。 “晚饭?楼下都是餐馆,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呀!”O…OK, 老美真是给了你绝对的自由,你吃什么那是你的事,别人怎能管!这一晚,幸好有带来的方便面,才让老公对付过去了。

怎么样,朋友?比起你,我老公还算幸运的,至少有人接,没有露宿街头,是吗?想想看,当你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是否立刻闻到了“自由”的气息?是否顿时有了一种终于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sunnywindyrainy 回复 悄悄话 李老师写得真好!欣赏!期待下篇。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实!美国的处事方式比较直接,可以随便一些,开放一些,习惯了也就如此。我感觉可以接受。
jk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生动真实,美国就是这样,你老公还算是有一定地位的,换了个自个出来闯的,无亲无故的那才叫辛苦。请继续,等着欣赏了。
如水人生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式的接待和日本就是不一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各式各样的想法,自由在这里是至高无上的;而日本更接近中国人,爱直接干预别人的生活。

写得很生动,让人感觉像看了一个小电影,更使我能从侧面了解了今天的美国。谢谢了。期待着你的下一篇好文。
忍者东行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就是美国,无所谓好坏,就是这么回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